纪实山东司机陈金亮跨省送货,遭遇大雪阻路

年,一场大雪将陈金亮困在了运送物资的路上,又累又饿的他不得已下车寻找吃的,却凭借一碗面和记忆中的味道,意外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他为何会和母亲失散多年?这碗面究竟特别在哪里?他和母亲又是如何相认的?

不识字

年3月21日,乌兰图嘎镇突然下起了大雪,正行驶到在高速公路上的陈金亮暗道不好。他要前往长春运送物资,本来只需要四天就能到达,可看如今这情况,只能延后了。

陈金亮赶忙将自己遇到的情况汇报给自己的老板,老板担心陈金亮的安全,告诉他实在不行的话就等路况好些了再往前走。

可陈金亮深知这批物资的重要性,想到那些被疫情困住的人们,陈金亮咬咬牙,决定尽量快点到达。

他放缓速度,继续行驶,可没过多久,高速公路就被封了。

陈金亮无奈,只能沿着国道行驶,可他带来的干粮却渐渐减少,本来没想过会延后,所以就没带那么多干粮。

眼下下着大雪,又是特殊时期,没有几家饭店开门,陈金亮饥寒交迫,只能把车停在路边缓解一下。

突然,他看到远处又户人家家里亮着灯,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下车走向灯光的所在之处。

年迈的张英刚刚吃过晚饭,正准备收拾一下进入梦乡,却突然听到咚咚咚的敲门声。

这么晚了,会是谁呢?

张英带着疑惑来到门口,看到了站在门外的男人,她问道:“这么晚了,你有什么事吗?”

男人还算礼貌,他拿出自己的证件给张英看,证件上写着他的名字——陈金亮。

张英看了直摇头,并表示自己不认识字。

怎么不让开动

陈金亮无奈,拿手指指着不远处的大货车,随即便说:

“大娘,我是山东来的货车司机,要到长春去,但是这里突然下了大雪,路不能走了。我现在又累又饿,您家里有什么吃的吗?。”

想来应该也不是坏人,张英便让他进了房间。

“这么晚了你还没吃饭,等着我去帮你煮碗面。”张英说着便走进了厨房。

陈金亮跟在张英身后,打量着这间低矮的砖房,虽然不大,但却打理的井井有条。张英先起锅烧水,然后便转身前去为陈金亮寻找被褥。

“外面雪大,这间房子就我一个人住,你要是不嫌弃,今晚就在这住下吧。”张英将找好的被褥递给陈金亮。

陈金亮随即便向大娘表示感谢,便开始收拾。

没过多久,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就被端上了桌。在寒冷的冬天,能够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实在是再幸福不过了。

陈金亮道了声谢便准备开动。

“等一下,等一下。”张英匆忙着从凳子上站了起来,转而走向灶台附近,陈金亮听到刀和菜板碰撞的声音。

虽然不明白大娘究竟要做什么,但陈金亮还是静静的等着。

惊!突然哭了?

很快,张英便回到了饭桌前,她将手中的蒜丝放入碗中,随即开心了起来。

“加点蒜丝,这样才好吃呢!”

一般吃蒜,要么是剁成蒜泥,要么是切片或者整瓣,切成蒜丝到底还是少见。可不知为何,陈金亮觉得这吃“蒜丝”的习惯奇怪又熟悉。

可眼下正是饥肠辘辘的时候,哪有那么多心思多想,当务之急是干饭。

干饭人,干饭魂,干饭都是人上人。陈金亮没想到,有生之年,一碗普通的面条都能把自己感动到。

看着视野中的一切越来越模糊,豆大的眼泪一滴滴落下,陈金亮觉得很不可思议。

坐在一旁的张英也惊呆了。

“你…你怎么了?”张英不明所以,她可没在饭里放什么奇怪的东西。

“大娘,不瞒你说,我小时候曾经被人拐卖过,在拐卖之前,我妈做的那个面条,和这一碗的味道基本一模一样。”或许是被蒜的味道打通了“任督二脉”,陈金亮突然就想起了自己从前的故事。

张英听了他的话,表示十分同情。

她!就!是!我亲妈!

“孩子啊,大娘之前也有一个孩子,曾经被人拐走了,他要是还活着,应该也和你一般大了。”说到一半,张英突然停住了。

“和他一般大了?”张英被自己的思路吓到了,不会吧不会吧,这不会就是我那失散多年的亲生儿子吧,这是什么电视剧情节吗?

“你之前的小名是…小石头?”张英试探的问。

这下换做陈金亮震惊了,这个只有亲生父母才知道的名字,怎么会。

“我的小名是小石头。”陈金亮激动的说,他瞪大了眼睛。这个时候的他,几乎已经确定眼前这位大娘便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了。

可张英毕竟活得更久一些,人生经验更足一些,也更稳重,她继续问:“你的肚皮下面有没有一小块青色胎记?”

有的有的,她就是我亲妈啊。陈金亮想。

“有。”他回答。

“我的儿,你怎么会在这里?”张英几乎可以确定,眼前的男人就是自己被拐卖的儿子。

是不是上天的安排

“现在不是疫情嘛,口罩紧缺,所以我们公司就派我到长春去给一个厂家送货。本来应该还有一个人跟车的,但是现在人员紧缺,时间紧,我开车开了十几年了,老板就让我一个人出来送货了。”

“好好好,你是好样的。”张英直夸他。

但冷静下来,陈金亮还是觉得应该有个准信,于是他提议等路能走了,便和大娘一起去做一份亲子鉴定。

可张英却连连拒绝。

“你现在还有重要的任务呢,外面那辆大卡车上,还承载着很多人的希望,你得先把自己的使命完成,才能做自己的事。反正我也等了几十年了,不差这一会,等你从长春回来,我们再去做亲子鉴定。”

陈金亮听了之后,随即表示是自己太心急了。

于是在第二天早上,陈金亮便早早起床同张英道别,踏上了前往长春的路。

几天之后,张英再次听到咚咚咚的敲门声,这一次,她不再疑惑,带着喜悦开了门,看到了同样开心的陈金亮。

医院做了亲子鉴定,在拿到结果的时候,却都沉默着不敢打开。但无论是什么结果,他们始终都要面对。

好在,结果证实了他们的猜测。可是,陈金亮的父亲又到哪去了呢?

原来,自陈金亮走丢之后,张英和丈夫便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他们每日在各地奔波,却始终没有任何有关儿子的消息。

陈金亮的生父着急啊,没几年便因急火攻心离开了这个世界。

张英的世界里便好似只剩她自己,她原以为,自己这辈子都没办法再见到亲儿子,却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竟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了家门口。

那一刻,她十分庆幸自己在陈金亮的饭里加上了蒜丝,若非如此,恐怕她就要与自己的亲生儿子就这样错过了。

结语

陈金亮和张英的故事告诉我们,好人确实会有好报。

如果陈金亮没有责任心,等到路况好些再继续前行,必定不会行驶到张英门前,也就不能叩响张英的门。

如果张英没有一颗善良的心,将饥肠辘辘的陈金亮拒之门外,便会与自己的孩子失之交臂。而她不光为陈金亮煮了面,还精心为他加了代表自己特色的蒜丝。

因为两个都是善良的人,所以他们能够在命运的安排下再次相遇。可并不是所有被拐卖的儿童都像陈金亮这么好命。

有些孩子被人拐去诈骗,行乞,有时甚至吃不饱饭还要受尽毒打。惟愿世间再也没有人贩子,每个人都能和自己的父母一起,过最幸福快乐的日子。

来源:

人民资讯——一碗蒜丝面母子终相逢

白城日报——一碗蒜丝面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chengshizx.com/bcszy/130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