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个风雪弥漫的深夜,白城医学医院的心血管内科主任徐炯被一个电话惊醒,医院打来的,值班医生语气急迫:“医院来了一个心肌梗死病人,病情危重,必须马上抢救。”来不及多想,徐炯披上外套冲出家门,医院。
患者赵女士55岁,突发心肌梗死。当徐炯见到患者的时候,患者情况非常不妙,心跳缓慢,瞳孔放大,神志不清,已经处于濒死状态。在场的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气氛紧张而又压抑。赵女士的丈夫死死抓住徐炯的手,恳求徐炯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救救他的妻子。
“说实话,当时我心里也没底,毕竟患者的病情太重了!但作为医生,不管结果怎样,我都要全力以赴救治。”徐炯说。
随后,病人被推进了心脏导管室,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术前准备,植入临时起搏器,为患者做造影,给闭合的血管植入支架,术中患者反复室颤,给予紧急除颤十余次……一切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几个小时后,濒死状态的患者终于苏醒过来。当患者恢复意识的一刹那,徐炯长出了一口气:“人救回来了。”此时的他,才感到困倦和疲惫,从病房回办公室,短短的一段路,他歇了几次。
“手术成功了,患者家属喜极而泣,我也发自内心的高兴,患者几乎没有任何后遗症,当时要是稍微有点犹豫,这个人可能就走了。”徐炯平静地说。
从医16年,类似的手术,徐炯做过多例。
“患者求医是以性命相托,医生必须尽心尽职诊治,尽最大努力为患者解除病痛折磨。”徐炯一直以身作则践行着,正是凭借这样一颗“患者至上,真诚奉献”的医者仁心,他赢得了患者的深深信赖。
一位80岁的张姓患者说:“我在徐医生这儿看了10年的病,彼此之间都相互了解,他医术好,对我的病情也熟悉。我医院看病,我哪儿也不去,我就信得过徐医生。”
有一次,徐炯接收了一名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老年患者,患者病情危重,多次发生心脏停跳,急需植入起搏器。因患者年龄大,加之手术费用较高,子女们们想要放弃手术。徐炯多次与患者家属沟通,希望他们配合治疗。为了减少手术费用,徐炯多次组织会诊修改完善救治方案。在他的努力下,家属终于同意为老人实施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的生命保住了,但后续的治疗仍是一个漫长且花费不菲的过程,医院建议和申请,为患者减免了部分费用,维持了老人后期的治疗。
医者,诚于品德,也要精于专业。
为了提高技术水平,十多年来,徐炯潜心治学,从不满足、从不懈怠。他师从全国著名医学专家方全教授,医院进修学习心导管技术,填补了我市在这一技术上的空白,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
从医以来,徐炯坚持每天查房,几乎全年无休。他曾连续数年赶在除夕夜值班,大年初一刚下夜班,医院做紧急冠脉介入手术……术前辗转反侧,术中惊心动魄,术后牵肠挂肚,这样辛辛苦苦为了什么?
徐炯这样回答,唐代药王孙思邈对后世医者有过谆谆训诲:“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
徐炯说:“这是医者掷地有声的誓言,是躬行实践的准则,更是矢志不渝的初心,我始终铭记,不敢忘怀。”
“时刻砥砺自己,行大医精诚之路,用一片丹心济世救人。”徐炯用自己的行动,对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
来源: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汪伦陈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