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middot与你在一起的旧时光写在

白癜风治疗方案 http://m.39.net/pf/a_4450314.html

忘了是摩托罗拉还是iPhone4的渣像素拍的

不知道今年三家村路口那棵“剁椒鱼头”会不会如期盛放

都说凤凰花开两季?一季迎新一季送旧

记忆中毕业那年它迟迟未开?像是舍不得告别??

今年年是母校厦门大学建校周年

十年前90周年校庆还是忙着做志愿者的大三生

总以为百年校庆离得很遥远

没想到转身就在眼前

曾经约好要相聚的百年校庆

被突如而来的疫情打乱了节奏

四月初的校庆周无法回去

希望在这校庆年能见面??

看颜值入手的百年校庆文创产品发现上面的古建筑认不全???♀?

趁着很多记忆还未消褪整理以前博客空间断断续续写下的文?写下此文回忆与厦大一起的时光

我生命的前十多年从没想过往后的时光会跟这所海滨花园之城的学校联系在一起

从我有记忆开始爷爷常常给我说

以后大学要上清华北大复旦

可能在老人的认知中这三所是最最厉害的

(然而我没有达到他又寄托于表妹后来她的表妹以省文科状元身份进了北大爷爷还时不时念叨但跟他没啥关系哈哈)

父母认识的朋友里有很多别人家的孩子

掐指一数清北有四五个(学霸的世界真可怕)

so不管这几所学校是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我的学生时代清北复也是被提及频率最高的

高中时期的网络并没有如今发达

很少有机会提前了解大学的讯息

记得有一本月刊(名字忘了)会每期介绍一所学校让我对所谓的重点大学有了些许概念

但厦大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记忆里

是一本高考复习资料的封底照片

火红的凤凰花簇拥着的粉红色大南校门

记得某一次同桌指着它开玩笑地对我说:你去这所学校吧!

大南校门(实际上是西北门)

高考分数出来说不上很好或很坏

最高分的会接到清北的邀约电话

其他人都没有太多的选择权

高考填志愿三分靠分数七分靠运气

有几个场景还历历在目

一:楼上的邻居是教育局主任

他给了我一堆帝都大学的理工科报考建议

然而去不了清北人大我不想去北方

很喜欢的魔都三大只有同济够得到但给广西的专业和名额选择太少

我弱弱地问主任那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呢

伯伯说你不早说厦大估计没太大问题

二:妈妈朋友的女儿比我大几岁的小姐姐当年也是在中大和厦大中选择去了中大她说担心厦门离TW太近万一打起来…

三:我给厦大招生办打了个电话(还记得-),询问录取的可能性

接电话的是个温柔的小姐姐说应该可以的

于是厦门大学成了我的第一志愿

最后如愿以偿

录取了一个什么都要学的专业简称“药学”???♀?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的暑假

我开始混迹在学校贴吧以及新生QQ群

全面了解这个要去四年的地方

才知道它有两个校区隔海相望要从码头坐车船

我妈说我太兴奋了看多了到时没新鲜感了??

厦大的开学日尤其晚在9月中旬的深秋

(放假也短因为有小学期??)

出发那天正好是中秋节是第一次离开家的节日

经过海陆空一天的奔波终于在晚上抵达漳州校区

被热情的迎新学长学姐团安排得明明白白

其实有点懵整个过程跟没带脑子一样???♀?

第二天是我农历生日同学们还不熟

当时站在宿舍窗前给妈妈打电话哭得稀里哗啦

第一次后悔离家千里远

随后半个月的军训我们每天期待海风停训

学长姐们都是9月是台风季但那年只遇到了一场小雨晒黑了一大圈??

厦大漳州校区??

留下了本部十届学生的两年青葱岁月

开始无比嫌弃鸟不拉屎的漳校离开后是真香

我们为曾是大径村村民自豪??

每天刷牙能看海的宿舍凌云三

时不时因大雾通知推迟上课的广播

(老师们都在本部每天要坐船过来上课)

北区食堂香喷喷的大面包(过年回家脸圆一圈)

中区广场雨后的大蚯蚓?后山的荔枝林(真有乡村特色哈哈)

天气好能依稀看到对岸本部嘉庚楼的“艾利斯顿商学院”图书馆(貌似内地版“流星花园”班里好多同学参加了群演哈哈哈)

南区嘉庚学院的“高大上”餐厅

校外的阿福伯烧仙草凉皮瓦罐汤山东煎饼…

(可想死你们了!!)

虽然少了跟大三大四学长学姐的交流

无比感谢漳校给了我们一段安静念书的时光

也是在那里熬过了曾经一学期每周56节课(药学本专业含几个实验有40节法学双学位16节)??

我们毕业那年随着翔安校区的建立漳校几乎全给了嘉庚学院使用(大三小学期我们有几个专业学校给包船回去做实验)

厦大也不再实行按年级分校区(改为按学院)

漳校大径村是我们一部分厦大人的限定记忆

毕业前特意回漳校拍照??

大三大四回到本部思明校区

住在三家村建行楼上的芙蓉六

经常在走廊上看下面人来人往(我们这栋已经算本部很不错的老宿舍据说刚搬回来别的系有人因为宿舍的老旧彻夜不眠)

本部像个大公园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游客多如麻(当年还没有限制游客)

常年排在最美校园前两名的环境名不虚传

背靠五老峰?毗邻南普陀一年都有绿树繁花

校内有芙蓉湖?校外有白城海滩后山有情人谷

要拿出十个手指头数的校园咖啡厅

要避开正常的时间段跟游客抢吃饭的餐厅

学习只能找楼上的自习室或图书馆(要抢座)

一楼的教室太吵游客举着相机咔咔不停拍

涂鸦常被游客留言破坏的芙蓉隧道

以前时常希望学校对外封闭(偶有一两次)

留我们一个安静的环境(毕业后终于限客了)

大学期间除了本专业的课程

印象最深的是一门研究海峡两岸文化的选修课

老师是TW研究院的教授

教授说因为他们研究院不招本科生

她定期开选修来近距离接触本科生的想法

老师鼓励大家经常上去讲自己的看法

出乎意料的是有很多TW的学生选修

其中很多人ZZ上的看法是完全不一样

记得有几次他们上台介绍他们眼中的TW

下面有的大陆生听着气愤而离席

听到最后偌大的教室只剩三分之一的人

还蛮有趣的也是从这门课我更理解了文化上包容的意义

记得那年我们的毕业典礼开得很晚

6.1忙完答辩一直到6.30才是典礼

凤凰花开的路口的音乐一响起已泪流满面

哭得隐形眼镜丢了一只

半瞎半懵中上台接受拨穗

和同学们一起跨出毕业门走完毕业路

典礼结束后大家陆续离校

我因为订票晚了是宿舍最后一个走的

后面搬到隔壁宿舍住

第二天睡过头还完美错过????

典礼完满校园打卡盖章纪念

都说大学是人生三观养成的最重要的时期

其实这四年没有过得一帆风顺

遭遇了一些困境和变故

厦大就像是一个避风港湾如母亲怀抱般温暖

也许今后我还会选择其他的学校深造

本科母校永远是独一无二的

它是我离开熟悉环境独立面对社会的第一个窗口

感恩在厦大遇到的一切

药学院的老师们

本科生导师朱老师?毕设导师秀秀

最最最好的辅导员刘老湿

来自医学院化院不同院系给我们上过课的老师们

(药学系本来在医学院后面跟生物研究所合并成立药学院?大一基础课还有很多化院的老师)

还有我亲爱的同学们??

很庆幸在这样一个和而不同的集体

(好像每个人都有特殊昵称也是有趣)

喜欢一句形容团体的话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平时各自忙碌相对独立聚在一起又玩得很嗨

毕业这些年大家天南海北并不常见面联系

但回厦门或者去到同学多的城市都会约着聚聚

(我算是生性比较冷漠的人比较喜欢这种集体某些太耗费社交热情的群体会令我窒息???♀?)

“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

没有哪个港口是永远的停留

脑海之中有一个凤凰花开的路口

有我最珍惜的朋友

几度花开花落有时快乐有时落寞

很欣慰生命某段时刻曾一起度过”

群??乱舞我们毕业啦

大三大四毕业室友们

大一大二的室友们

芙蓉湖旁每天上课的必经之路

回忆了那么多好时光

其实在校的时候

我也经常嫌弃吐槽它???♀?

嫌弃它学术没有很牛

嫌弃它一些规章制度烦人

吐槽它整天只因环境美被提及

吐槽专业打分太严GPA很难拿

但是不是人的共性?自己的学校一天三百遍随便骂不容别人说一句它的不好

的确跟世界顶尖大学相比

一百年其实很年轻

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它在各个学科建设上都有很大发展空间

虽然我看不到它的两百年三百年…

希望母校愈来愈好成为南方之强

把厦大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延续下去

几年前的票圈怼回去啦哈哈哈

我??我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chengshizx.com/bcsjj/81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