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红说旅游十三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

说旅游(十三)

韩晓红

刚才,在笔记本上记录了如下信息:年4月18日,周日游。天气晴,风大。6点15出发,12点10分到家,历时六小时。驱车往返公里。

今年,有个好习惯,每次出游归宅后,就做个简单记录,权当备忘录。

本来的周六游变成了周日游。因为周六参加了同学女儿的婚礼,分享到新人的幸福,也为新人送去了满满的祝福!

说实在的,不知该向哪里行。和我妹妹商议的结果,就是再顺着前期东乌旗的那条路游一游。计划游得远一些。

沿着那条向东乌旗方向的路行驶。曾经满目的洁白变成了一片金黄色,被大风吹成波浪,一浪一浪地奔向远方。感觉,也把我们带向那未知的远方。

一路上谈论着上次的雪中行,对这条公路生出了莫名的亲切感。天空中有了各种飞鸟,不待我们拍摄完,它们就鸣叫着飞走了,只把清脆的鸣叫声留给了我们。

风大,我们的落脚点不由我们把控,完全交给了大风。照片上的我们,真是“大风起兮头发飞扬”。

行至一个岔路口,路口处有个醒目的蓝底白字的大牌匾——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通航学院实训实习基地暨锡林郭勒巴彦宝力格机场在吸引着我们。我们说这是新的路线,不如前往。

沿着通往目标的水泥路前行,看到周边地表被荒草覆盖,也看到稀疏难以覆盖的地表跃入眼帘。感叹着,猜想远古时的这片草原是什么样的。

几峰黄色的和白色的骆驼在草地上吃草,被下车拍照的我们打扰了兴致,一路纵队地昂首挺胸地转移着阵地。看到它们这样,我们唱着“高高的骆驼从来不寂寞,茫茫的瀚海里也有你的脚窝……”,从它们的身边驶过。

“锡林浩特巴彦宝力格机场”几个烫金大字在一个锗红色的石碑上极其醒目。一条栓着的家犬使出了看家护院的本领,狂吠着将主人召唤出来。我们对两位和善的管理员说明了想进大院看一看飞机的来意,得到允许后,便进去履行先登记后看飞机的手续。

来自赤峰市林西县的孟女士和苏先生热情地接待着我们。负责人李语晨老师向我们简要介绍了这个机场的情况。

这是和锡林郭勒盟职业学院合作的单位,为学员提供飞机维修等服务项目。多年的合作,已培训了大量的学员,使热爱这项技能的学员们掌握了必要的技能。

我们看到在干净整洁的办公室里以及走廊墙壁上,悬挂着醒目的各类管理制度以及地图,其职能、职责令人一目了然,不仅使人感到这是一家制度严谨的机场。

李老师笑意融融地同意了我们想看飞机的提议。于是,在他忙碌着去做其他事的时候,我们走向大院,去看那绿色、白色和橙色的三架飞机。

占地一千平米的大院十分整洁,三架飞机在阳光下伫立着。

在那架橙色的飞机旁,三个年轻的身影忙碌着。

经我们和他们攀谈,知道了他们在做着巡航前的准备。来自河南省安阳的飞行员小张、吉林省吉林市的机械师小孙以及白城市的机务师小刘在做着起飞前的准备。他们说,三架飞机各有使命,分别担负着灭蝗、灭火的职能。

他们告诉我们说,每天要多次对草原进行安全巡航。他们说,在辽阔的蓝天里俯视草原是享受,也是工作职责,不能掉以轻心。

不久,橙色飞机逆风起飞了,蓝天里格外醒目。醒目的还有他们的责任心。

来自多伦县的李语晨老师说,开飞机、飞机维护以及对学生们的培训,让他乐在其中;能够用自身的知识、技能为草原建设服务,更加的快乐。

在李老师、苏先生以及孟女士的目送中,我们离开了他们……

这是不对外开放的地方。由于我们的“误打误撞”而有了一些小故事。在表示歉意的同时,也记录下来,草原有了他们而多了一安全屏障,向他们表示敬意!

作者简介:韩晓红,女,汉族,大专文化。籍贯为吉林省榆树县,土生土长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流动的记忆》;人民网年度十大魅力女博。年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工商局退休。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家庭教育促进会理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消费者协会副会长。

写作格言:用我的心,写美好的人、美好的事。心语:我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像小草一样平凡。

记忆中的往事

记忆中的往事——通过回顾往事,交流情感经历,分享人生感悟,展示生活优美,向往美好未来。讲述真实情感事,传递人生正能量……本平台不登广告,原创文章不打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chengshizx.com/bcsjj/8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