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白城燕麦种植效益,探索燕麦下茬复种有效途径,提高土壤肥力,寻找盐碱地生物修复有效办法,推进白城燕麦产业更快更好发展,10月10日,由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主办,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长春新牧科技公司承办的“农牧结合、修复盐碱地、培肥土壤”现场观摩研讨会在我市召开。
据了解,白城作为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土典型分布区之一,盐碱地面积达.4万亩,成为制约白城农牧业深度发展的主要根源。盐碱地作为潜在的、可开发利用的重要土地资源,其改良治理和综合利用对于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为突破吉林西部苏打盐碱地生物修复改良综合技术瓶颈,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领衔的油菜科研团队与白城市农业科学院任长忠研究员领衔的燕麦科研团队在前期科技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强强联合,共同成立了“油菜燕麦盐碱地修复改良联合研究中心”。
该中心的建立将更加密切我国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与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的联合,更有效地整合国内相关领域顶尖科技力量,共同探索油菜、燕麦生物修复改良盐碱地新品种优选与耕作制度,进行相关成果示范展示与推广开发,必将为吉林西部乃至国内类似生态区农牧业协同发展和盐碱地修复利用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
白城农科院多年探索的燕麦下茬复种燕麦“一粮两草”模式在通榆、镇赉等地已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并探索出多种利用模式。一是可以春季种植燕麦收获燕麦籽粒和黄干草后,下茬复种燕麦收获燕麦青干草,满足畜牧业优质饲草供应,实现饲草产业发展目标;二是苗期对燕麦进行收获,可以作为燕麦苗粉和燕麦化妆品的优势原料;三是抽穗初期收获燕麦穗,冷冻干燥超微粉碎后可以作为化妆品等产品加工原料,用燕麦青秸秆可以提取燕麦氨基酸口服液等。目前已有多款产品上市,销售前景看好。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将进一步推动白城市燕麦下茬复种高效模式建立,对落实国家、省委重大发展战略,推进盐碱化土地生物修复改良利用能力提高、拓展农牧业协同发展有效途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END
作者记者李晓明王野村/报道责编
李家慧复审
赵翠丽终审
刘长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