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一脉清流记住乡愁,八景重塑老家齐

点击进入,齐河老乡自己的小程序,免费入驻……

在这里看见齐河

今天给大家好好说一下,让老乡们提之骄傲的,老家的大清河。看看这美丽的景区是怎么炼成的?文章较长,请老乡慢慢细读……

风柔自觉轻衫便,

山近微嫌湿翠多。

日暮大清桥畔望,

一丛春树拥齐河。

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的一首七绝《大清桥》,道尽了当年大清河的风流美景。但随着历史变迁和地理气候变化,特别是年黄河改道夺大清河河道入海,周围景观被黄水黄沙覆盖,文化元素一片空白,不复昔日风采。

(齐河大清河风景区实景)

民国《齐河县志》记载:“大清河,济水也,在县城东半里,亦谓之盐河,以其为济南盐运河道也......”。大清河南北向穿城而过,引出了历史,带出了现代。如今,黄河支脉的这曲清流,正顺势待发......

(齐河大清河风景区实景)

年,齐河县决定启动大清河生态修复文化工程,重现“齐州八景”等积淀齐河历史文脉和时代特色的宝贵遗产。

(齐河大清河风景区实景)

(齐河县城实景)

(齐河马集黄河湾实景)

现在需要为这条河流做些什么

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民俗

人文与民生、旅游与文化

以何着笔,以何为重

我们只需回归

回归我们的乡野

回归我们的自然

回归我们的记忆

回归我们的情感

回归每个人心中的那曲清流乡愁

从历代关于济水的山水绘画中寻找设计载体,

再现“八景之齐”,展现齐河如国画般山水意境的秀美画卷

我们以何回归

太古无法,太樸不散

太樸一散而法立矣

法于何立,立于一画

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也

《齐河县志》记载的齐河八景的山水画卷

在这里看见齐河

八景之齐在召唤

一城八景,往往能将

四时之景、民风民俗、古事古迹

尽收其中,八景即是这一画

齐河老八景,初识于齐河县志,

八景即为:

泰山南峙、长岭东环、

济水左绕、文庙古槐、

官堤荫柳、渔舟唱晚、

寒沙栖雁、隐城蜃气。

大清河风景区规划效果图

咏齐河八景

泰山南峙傲苍松

长岭东环秀古城

济水左绕沿岸绿

文庙古槐寒蝉鸣

官堤阴柳飞花絮

渔舟唱晚夕阳红

寒沙栖雁思故乡

隐城蜃气生幻影

第一景为“泰山南峙”,大意是说,泰山雄踞于齐河县的南边(应是偏东南),从齐河可以眺望。只见泰山群峰飘渺,矗立在天边。特别是在天气晴朗的的时候,站在高处远望,更是一番雄伟壮丽的景象。

第二景为“长岭东环”。是说齐河县的东面,大清河(古济水)左岸,有一条长长的土岭,如巨龙迤逦绵延,望之如图画一般。这条长岭,后来有专家通过清华简(战国简)初步考证,很可能就是第一条齐长城的遗迹(见《齐河历史文化概览》)。

第三景为“济水左绕”,是说古济水绕着齐河县东面流淌,是齐河县的东部边界,其风光之美,可以和古时著名的的濠水、濮水一比。

第四景为“文庙古槐”,是说齐河城内的文庙中有数株古槐,是千年以上的古木,其状如虬龙一般,望之使人油然想起树木树人的道理。

第五景为“官堤荫柳”,是指当时在城南至城东大清河(古济水)边的大堤上(因官方出资修建的河堤,所以叫“官堤”),绿柳成荫,自成一景,甚至可以与皇城长安的灞河柳岸、辋川胜景相媲美。

第六景为“渔舟唱晚”,也是指城东的大清河风景。当时大清河还是一泓清波,水面宽阔而平静,打鱼的小船在清波上缓缓轻荡,每至傍晚,渔歌互答,船影绰绰,犹如使人恍惚间置身南方的湖泊之滨。

第七景为“寒沙栖雁”,亦是指城东面大清河景观,特指大清河岸边有许多小沙洲,每逢深秋,南飞的大雁常在沙洲上栖息露眠,成为齐河的又一风景。

第八景为“隐城蜃气”,此景并不在齐河城周边,而在距县城之北三十里之外的一个村庄。此村名为柳行店(今名柳杭店),当时每逢清早的时辰,站立村旁面西望去,曾看见掠地云雾之中出现过城市街市的奇幻景象,即我们所说的“海市蜃楼”。大海上和沙漠中常有海市蜃楼的奇景出现,在平原上出现海市蜃楼的景象,笔者仅见于齐河方志。

(八景所说县城均为齐河老县城)

在这里看见齐河

传承千年文脉,讲好本土故事

将大清河建成一座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化长廊与绿化生态博览馆

大清河风景区的恢复建造不同于以往的河流生态整治,更多的是对文化传承使命的探索。以中国传统自然山水世界观重塑“齐州八景”,营造都市山水田园,再现了古时齐河县城的旖旎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大清河风景区规划效果图

我国古代把四条有独立源头并能独流入海的大河(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合称四渎。济水发源于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历史上,齐河县曾因济水流经而称济河。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地貌的变迁,隋唐时期,河南段至巨野泽的济水河道被淤塞,仅存巨野泽东北至入海口的河道流畅,此后,该段济水亦称大清河。两宋之后,济水不再,大清河从此流经齐河县八百多年。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大清河景观带是历史与文化的连接点,是齐河‘乡愁’的凝结点。

建设好千年历史文化古县,充实旅游文化强县内涵,把齐河县历史上享有盛名的景观与建筑复建起来。齐河县重现大清河风貌,兼顾实用与美感,着重突出融入历史文化。

大清河风景区规划效果图

大清河景观总平面图

大清河景区,以齐州塔为构图中心,设置一系列组景:大清河山水画长卷墙、历史文化碑廊、百位名人雕像园,以及“五园八景”:梅园、兰园、竹园、菊园、牡丹园五大园林,泰山南峙、长岭东环、济水左绕等齐州八景,匠心打造济源桥、大清桥、烟波桥三座桥梁,设置五谷丰登主题戏楼广场、亲水沙滩、生态堤岛,并与城市环境改造相结合,整体形成“一塔五门、一河三桥、五园八景、二廊二广场”的城市滨河景观。

大清河景点分区标注图(纬十四路至纬十七路)

大清河景点分区标注图(纬十七路至纬十九路)

大清河景点分区标注图(纬十九路至纬二十一路)

大清河山水画卷中,文史相辅,景城相映,水网、路网、绿廊、新城融为一体,历史景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城市景观有机结合,齐河的历史、民俗、风情、文化,在源远流长的河水中静静的绽放。

在这里看见齐河

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在我们的城市中,水与城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水脉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基于几千年发展形成的城市传统水脉,是城市历史防洪、蓄涝、防卫体系的最合理规划。近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发展对中国城市历史水网破坏极其严重,由此已导致了城市水文化丧失、城市防洪蓄涝安全等诸多问题,齐河也不例外。因此针对大清河项目,如何结合先进的河道整治理念,挖掘这座城市的历史水脉、恢复河道的生态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清河风景区黄昏实景

展开齐河县城南新区地图,就可以发现大清河生态修复文化工程位于新区中心,按照规划,城南新区面积12平方公里,定位是以商务经济、文化体育、新兴居住等为主要功能的生态型城市新区,大清河项目建设已经投入超过4亿元,而且还要继续投入。在中央黄金地段,拿出大片“宝地”建文化、生态工程,齐河县为什么舍得?

大清河风景区河道局部规划效果图

“文化是最重要的根基,生态是最公平的福利,环境是最基本的民生。只要换来生态改善,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亏本也舍得。”齐河县最终还是决定通过市场运作,重现大清河风貌。

大清河风景区沙滩帆船局部规划效果图

按照规划,河道两侧修建了平方米的沙滩,工程尚未完工,就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游玩,人头攒动,超过了沙滩的容纳能力。“沙滩面积再大些就好了”,“人多地方不够大,影响游玩心情”……于是又增加一处面积平方米的沙滩,满足了市民需求。

于是,大清河的沙滩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大清河风景区沙滩实景

“环境变化太大了,原来的河沟,现在可以媲美旅游景区了。”晏城王家社区77岁的王汝轩老人,自大清河生态水系景观工程开工以来,几乎每天都要转一转,看一看。眼瞅着这里从昔日的小河沟,变成了高端大气的新景观,老人感慨万千。

大清河风景区实景

在这里看见齐河

昔日业已荒废的大清河,一朝惊天变。不见了明崇祯进士、齐河人王宫臻纪事诗《河决犯涨水没齐河桥》中“吼翻河伯倒山催,四绕齐混混城来”的河水泛滥、扑面而来景象,也结束了河道淤塞、美景全无的无奈,代之以一件融文化传承、生态惠民、防洪利民的精品工程。

大清河风景区实景

仅大清河两岸的景观绿化,就综合考虑南方与北方园林优势布置绿化苗木,共有多个品种、万余棵树木,随地形起伏变化,各个树种有机搭配,移步换景,绝不单调、重复。

大清河风景区实景

大清河生态文化修复工程一期长达2.7公里,河道宽度70-米,在雨季时,可最大程度分流城区降水,有效发挥城区防洪排涝功能。生态修复能够改善大清河自然水体的污染程度,减少COD污染负荷,使有毒有害物质被湿地植物吸收,而且,大清河临近区域空气湿度的增加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河道的周边绿化可以吸附灰尘、尾气等毒害气体,并降低噪音污染,滨水景观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县级“人居环境共建示范城市”,齐河把生态文明、水文特色、文化历史神韵融入齐河城市建设之中。

为更好传承历史文化,齐河借鉴杭州开放式经营模式,抛弃“门票经济”策略,采用市场运作手段,引入第三方开发相关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进入齐河,实现生态经济共赢、人文景观相融。

牡丹园规划效果图

牡丹园作为“五园”之一,位于大清河东岸,占地面积平方米,园内种植夜光白、蓝田玉等观赏品种,设有牡丹阁、静逸轩、玉堂轩三个景点。景点以牡丹为主题,寓意齐河齐心协力、和平奋斗的城市精神。目前,牡丹园已经建成,并成功吸引擅长牡丹工笔画的国家一级美术师曹明冉,在该园设立创作展示基地,这里将成为挖掘、展现齐河历史文化发展和现代城市文明一个平台,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大清桥日景与夜景规划效果图

在这里看见齐河

随着大清河生态修复文化工程的推进,城南新区建设快马加鞭、日新月异。齐河县城市发展空间迅速拉开,一座“经济开发区-主城区-城南新区-黄河国际生态城”开发建设连为一体、功能布局各具特色的现代化“省会北城”正在迅猛崛起。加之通过即将通车的齐河黄河大桥,济南西三环的建设,打通对接省会济南的“天堑”,济齐同城效应凸显。城市大发展,环境大改善,魅力大提升。

齐州塔日景与夜景规划效果图

连创县级城市生态环境改造与历史文化修复五个县级全国第一,荣获“中国营建设计金奖”,大清河景区建设结合城市环境改造创造了五个县级的全国第一:

?在全国县级城市,齐河对传统城市文化景观的“八景文化”,作为“乡愁”文化遗产加以规划实施,在城市规划中成为城市文脉的主题,以实际工程作品体现落实中央新型城镇化精神,这在全国是第一家;

?齐河城区东南西北中五个牌坊,参照古城门形态,其规模、跨度全国第一;

?大清河入口巨型弧面长卷轴彩瓷画墙,长30米,高6米,全景展示大清河风貌的表现手法和体量全国第一;

?主题广场地面6×6米铸铜齐河县全域图地标,标示全县地理风貌,其体量造型全国第一;民俗文化长廊廊道屋顶彩绘二十四孝和二十四节气,寓意天人合一,表现手法全国首创。

南城荷池规划效果图

教堂规划效果图

在这里看见齐河

匠心独创,齐河大清河

大清河风景区实景图

大清河风景区沙滩与齐州塔夜晚实景

        

▍图文编辑:暮鼓晨钟

(综合九地设计,齐河老乡会辛苦整理,转载请注明)

赞赏

长按







































关爱白癜风患者公益援助活动
北京治疗白癜风病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chengshizx.com/bcsqh/15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