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作者: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周汉光张丽敏
播讲: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杜衍军
惠州风俗(16)
端午粽香扒龙船
惠州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裹粽子、挂艾点香、拜神祭祖、开餐庆节、探亲戚、洗“龙舟水”“扒龙船”等。
裹粽与“节餐”粽子是端午节的标志性食物,供食用、祭拜、送人和探亲等。
惠州的粽子分咸粽、碱水粽两种。咸粽以糯米、赤豆为主,配以猪肉、虾头、葱头做馅料,后来虾米取代虾头,并加上蛋黄、蚝干等充实馅料,用粽叶包成四个角的粽子,再用细竹篾条把粽子扎实扎好,凑成一簇一簇,放进大锅猛火煮熟。碱水粽也叫灰水粽、甜粽,即挑选上好的纯糯米,用烧制好的碱水(一般用蚊惊、鸭脚木等烧成灰掺水过滤而成)混合后,再用粽叶包裹,放到锅里煮透熬烂,不留饭粒,煮的时间比咸粽要久得多。这种粽呈金黄色,碱味醇香,沾红糖或蜜糖吃嫩滑可口,可存放较长时间。
摄影:朱如丹
在部分地区,端午节的午餐为“节餐”,此时开餐庆节,合家团圆,饱餐一顿。饭桌上的佳肴多为白切鸡、黄炆猪肉、鲜鱼和酿“三宝”等,也有人家炆狗肉和炆鹅。在经济困难时期,即使鸡肉、猪肉罕见稀少,境内人家也千方百计弄点肥猪肉,和葱仔一起剁碎作馅料,酿上几盘豆腐、苦瓜和茄子,好好的吃上一顿。
探亲,也是端午习俗之一。俗话有说:“五月初六年初四,欢欢喜喜走亲戚”。过去,端午节第二天,妇女一大早就携带子女,备上粽子、猪肉、鸡肉等礼物,高高兴兴地回娘家(转妹家)探亲。娘家也忙着劏鸡磨豆腐,为准备丰盛的饭菜张罗一番。现在,不少人家探亲时间较为随意,节前不少亲朋已相互送粽子,互致节日祝贺。
挂艾点香与祭祀我国古代有“善正月,恶五月”之说,视五月为“恶月”,尤其是岭南地方,雨多气温高,闷热潮湿,正处于“五毒”尽出、邪恶入侵的时节。五毒是指毒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也有说是蛇、蝎、蜘蛛、壁虎和癞蛤蟆。为了辟恶祛毒,拔除不祥,古人很早就以插用艾蒿和石菖蒲(石姜符)来辟邪。民间俗谚就有“菖蒲驱恶、艾叶避邪”之说。艾蒿和石菖蒲乃医家之草,具有抗菌消毒、除湿去浊、通窍理气、醒神健脑的功效,其中石菖蒲叶形似剑,有斩妖除魔之寓意。从此,走入民俗中的艾、蒲之草被赋予了“祛病驱瘟、辟邪却鬼”的神异功用。后来,惠州有的地方增加榕树叶、柏树叶、柳树叶,与艾蒿、菖蒲凑成五种,一起扎成小簇挂在家中的门楣、窗户和阳台上,沿习至今。“三叶”作用各有所长。榕叶有抗菌尤其是抗菌痢及肠炎的功效,民谚有“插榕健过龙”的说法。柏树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的作用,可祛病抗邪,培养人体正气,而且“柏树”与“百岁”谐音,取其吉利的含义。柳树枝民间亦有用之“驱邪”。此外,还有在五种之上加旺草或桃叶合为六种,取“六六大顺”之意。
摄影:吕继全
烧蚊香,或叫“点药香”。蚊(药)香是民间制作的一种大香,多用硫磺、艾叶、木糠(或米糠)混作原料,外面用粗纸包成条状,约与拜神祭祖烧的大香一般大。端午节当天午时在门口或室内燃烧,用以防五毒、避瘟疫,确保家宅平安。当天,小孩子还佩带用香料做成的香包,以辟邪保平安。过去,境内人家还常用雄黄酒杀五毒,将其洒在屋边墙角,以祛毒虫。
端午节的祭祀,时间在午餐前。祭拜场所主要在祠堂和家宅,祭拜对象为天地神祇和祖先,也自然包括古代神一般杰出人物屈原。端午节的祭品一般有三牲、素菜素果、粽子和茶酒等。祭拜顺序是先拜众位神祇,后拜列祖列宗,祈求风调雨顺,家宅平安。最后烧金银燃纸宝,鸣放鞭炮。
摄影:吕继全
洗龙舟水与扒龙船端午节前后,是洪水泛滥时期,惠州人称为“龙舟水”,端午节有洗“龙舟水”(也叫“午时水”)的传统习俗。境内沿海浴场、江河流涌、库塘湖潭乃至山村的溪泉和城市的泳池,都是洗龙舟水的好去处。是日,大人带着小孩,青年呼朋引伴,出外洗龙舟水,据说能洗走邪毒秽气,带来健康吉利。不洗龙舟水的,也有打午时水的习俗,即当天中午12时从井里或河里打水回来给小孩洗澡。
“五月节,扒龙船,龙鼓响,大江边。”惠州人称赛龙舟为“扒龙船”。早在明嘉靖二十一年(年),《惠州府志》已有五月初一至初六在西湖赛龙舟的记载。除了惠城区、博罗县石湾、园洲等沿江地区外,惠东县的平海、港口、盐洲、铁涌、稔山等沿海地区,端午赛龙舟也是场面壮观,桨飞浪溅,声势浩大。
摄影:陈烈
扒龙船的程式主要有:起龙(祭龙)——下海(游龙)——赛龙夺锦。龙船队由各街(村)自组而成,自五月初一起,先到水边“迎水神”。初五正午,即敲响锣鼓,扛起龙船到河岸。“五月五,龙船鼓,满街路”,沿途都有居民烧香礼拜,表示欢迎,称为“接龙船”。比赛日至,凌晨5时龙船队便要出动,抬着龙船在暮色茫茫中赶赴江边,先驳烛焚香燃鞭炮,以烧全猪祭祀龙和河神。祭祀毕,全体人员分食烧全猪。食毕放舟入水,进行“抢青”活动。水中抢青,是以竹竿将一束青枝叶伸出江中,龙船下水后,一阵急桨冲撞至树枝叶,即抢青在手。这种风俗和舞狮的“抢青”一样,都是一种求吉祥的仪式。仪式完后,比赛开始,参赛龙船擂鼓划桨,你追我赶,先是顺水而下,而后逆水而上,最后冲刺决出输赢。赛完,抬船上岸,择日深藏沙滩之中,待来年再用。初十,“送水神”,并举行“谢江”的仪式。
摄影:张小明
而今,惠州端午赛龙舟规模更大,寓意更新,已成为一种群众性的竞赛活动。年以来,在惠州连年举办全国顶级的龙舟比赛---中华龙舟大赛,吸引了国内各路高手竞相参赛。年中华龙舟大赛(广东·惠州站)暨第六届惠州龙舟邀请赛,全国各地和美、英、法等国共多名运动员参赛。
作者简介
周汉光:广东省惠东县人。曾任惠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对岭南地方历史、民俗风情、寺庙祠堂、古民居、客家方言、民间文学以及客家美食等作过系列调查研究,相应发表了几百篇文章。其中“宗教民俗”和“四大传统节俗”系列散文分别获评年和年度“惠州民间文化优秀成果奖”。著有《实用文书和诗文选编》《古郡风韵说梁化》等作品集,其中散文集《古郡风韵说梁化》分获“广东省第八届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三等奖和“年惠州市民间文化优秀成果新圆奖”。
张丽敏: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惠州民间文艺家协会诵唱惠州团副团长、惠城区作家协会会员。年至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惠州市优秀民间文艺家”。参与编写“惠州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的《惠州风物撷胜》。
朗读者简介
杜衍军: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本科毕业,国家文化部“群星奖”(小品类)获得者,广东省职工艺术家(音乐类)。现任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惠州市机关合唱团团长、惠州市老年大学合唱团团长、惠州市民间文艺家艺术团副团长、惠州市新马泰侨友艺术团永久名誉团长。经过多年来的学习和实践,在声乐(民族唱法为主)、朗诵、演讲、主持、小品、影视表演、话剧、歌舞剧、戏曲、曲艺、舞蹈等方面有所成就。
文字编辑:一心后期制作:李加盛
网络编辑:翟海生技术总监:林世鑫
长按下图,选择“识别图中北京看白癜风需要多少钱白癜风初期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