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都不知道的宁波人过端午习俗,五黄

今天是端午节,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一早,朋友圈就传上来许多过端午节吃粽子的图片,中国人过节都免不了吃,但吃是有讲究有文化滴。

特别是阿拉宁波人,

过端午节的讲究很多,甬派君给你一一道来。

端午怎么过才有宁波味儿?1.五月白糖揾粽子

裹粽子、吃粽子、互赠粽子一直是宁波最有代表性的端午习俗。

顺便教你一首粽子的“绕口令”:一只粽子四只角,解缚(音“婆”)脱壳,抲筷割角,白糖一沰(音“笃”),直哒咽落;两只粽子八只角,解缚脱壳,抲筷割角,白糖一沰,直哒咽落;三只粽子十二只角……然后呢~

2.宁波人挂菖蒲因为他!

据说,宁波人端午插艾叶挂菖蒲这一风俗是为了纪念唐代武官黄晟。

讲个故事给你听:相传,在三江口姚江桃花渡江面,潜藏着一条猪婆龙,出没无常,兴风作浪,吞食百姓,百姓们都不敢坐船渡江。每年端午前,百姓们要用童男童女、家禽猪羊等投入江中,以乞平安。这事被武官黄晟知道后,他发誓要除掉这条妖龙。

黄晟,鄞县人,唐朝末年武将。为保护黎民,他手持长剑,纵身跃入姚江,在江中与妖龙搏斗,血染江面,妖龙虽除,黄将军却因失血过多英勇牺牲,百姓无不失声痛哭。

宋太祖得知此事,追封黄晟为“江厦侯”。明州百姓为了纪念他,造了一座“佽飞庙”(旧址在今中山广场北侧)。每年端午,宁波城家家户户用菖蒲做剑,在菖蒲根雕成黄将军模样,染上雄黄,挂在门前,祈求黄将军神灵呵护。

宁波三江口“江厦街”的地名,就是源于宋太祖封黄晟的谥号“江厦侯”。

3.忙做忙,勿要忘记五月黄

过端午,宁波人作兴吃“五黄六白”。“五黄”指黄瓜、黄鱼、黄鳝、黄蛤、黄梅。“六白”指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条鱼、白斩鸡、白切肉(或白酒、白蒜头等),此菜单在各地稍有不同。民间认为,吃“五黄六白”能辟邪解毒。

4.去看“龙舟竞渡”

宁波是端午节龙舟竞渡发祥地之一,早在1976年在鄞县云龙镇甲村石秃山出土过一件战国时期羽人竞渡纹铜钺为证。?

以前,宁波还搞过夜间的龙舟比赛。夜龙船上,张灯结彩,往来穿梭,水上水下,别具情趣。

5.毛脚女婿:上不封顶!

端午到,有对象的男青年要在端午挑“端午担”送女方家。

菜单基本固定,乡下人:两条大黄鱼、一只戆大鹅。在城里,毛脚女婿礼单更考究:大黄鱼、大红袍(时鲜枇杷)、白酒、火腿之类。此礼名曰“垫矮凳脚”,意思是把未来的丈人丈母娘摆平。

记住,送鹅的意思是,表明对妻子一生忠贞,因为鹅一生一般只有一个配偶。送大黄鱼,象征财钱年年有余家庭富贵吉祥。

不过,现在行情又不一样了。据说,除了担中的“六色”雷打不动,有大白鹅、大黄鱼、蹄膀肉丶中华烟丶茅台酒及端午粽,其它可酌加到八色、十色,上不封顶……你准备好了吗?

6.邪点雄黄

端午节喝雄黄酒为了辟邪驱鬼。在宁波和其他很多城市,家长喜欢在端午节那天,用雄黄在自己孩子额头上画一个大大的王字,寓意孩子犹如“百兽之王”老虎一般勇敢向前,又意为辟邪驱鬼,保佑儿童吉祥如意。

吃粽子需要注意的细节

粽子不宜作为一餐当中的唯一食品,一定要配一些菜。因为消化快,血糖上升迅猛,下降也比较快。一旦饿了,会感觉饿得特别强烈。如果多吃些蔬菜来配合,吃粽子之后就不会有这么强的饥饿反应。糖尿病人更要注意,因为他们的血糖控制能力本来就差,特别容易大起大落。热糯米本身虽然好消化,但和油腻的配料混在一起,比如肥肉、蛋黄等,一部分消化能力差的人可能会感觉胃里胀满,或者感觉太腻食欲不振。所以消化不良的人吃粽子宜选清爽的北方小枣粽子,也不宜配太油腻的菜。对于容易长包暴痘的人来说,高血糖反应的糯米本身就不能多吃,更不宜配过多的红肉类、油炸食品和过辣的菜。蔬菜、豆制品和白肉最宜。胃酸过多的人吃甜粽子可能不舒服,有烧心感,这是因为糯米会刺激胃酸分泌。吃咸味的粽子略好一些,先吃较多的绿叶蔬菜再吃粽子,也会好一些。

来源:甬派网络综合等编辑:齐言

赞赏

长按







































北京有没有专业看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chengshizx.com/bcsqh/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