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镇赉县非遗文化之旅一一杨百双根雕艺

根雕

根雕,是以树根的自生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想象、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等形象。

4月29日,白城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师生一行十人来到镇赉县,以杨百双老师的根雕工作室为教育基地,参观了杨老师的佳作,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杨百双老师从事根雕技艺十多年,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对他以后创作奠定基础。同时,他也受到了镇赉县文化馆老馆长的启蒙,再加上自己勤奋好学,使他的技艺达到了相当高的地步。

杨老师的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师生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件貔貅造型的作品,老师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经过选材、加工、防腐等步骤,使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紧接着,看到了是一件高大的龙形状的雕刻,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雕刻步骤复杂,技艺要求高,老师讲述了其中创作的艰辛。

还有很多精美的艺术品,有牛、弥勒佛、大象等造型的工艺品,这些有的目前收到了别人的订单,实现了其经价值。

杨老师讲解了自己选材的要求,以及材料的来源,“选材特别艰辛,好几天都找不到一件合适的材料,若是碰到一个,那就像见了宝贝似的”杨老师说道。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如锯、锉、电锯、刀等,有时候,在雕刻石头和核桃等微小物品时,还需用到特殊的放大镜设备。

谈话席间,师生们看到了一幅石雕作品,叫做老翁垂钓图,其中老翁的面部雕刻极为认真,底部还题写了老师的诗歌作品,其中的细小线条通过老师讲解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很多高档酒店也发来了购货单,如茶几、书架等等,把艺术品与实用结合起来。

杨老师怀着对根雕的热爱,创造了许多的艺术精品,这种匠人精神值得师生们学习。

杨老师也说出了自己的困难。首先,在传承这方面,缺少继承这门技术的学习者,年轻人也失去了对非遗文化的热忱。还有,在扩大公司规模这块,缺乏资金以及合适的经营者,在经济价值的转换方面,遇到了很大的瓶颈。最后,学校教学对传统技艺的不重视,很难让非遗走进课堂。

白城师院的师生,纷纷建言献策,提出在杨老师的工作室建立教学基地,邀请老师去高校讲课,和历史、美术、教育等院系保持友好联系,并且通过抖音、e直播等平台进行宣传。

这次实地参观考察既有美的收获,又有匠人精神的启迪。既开启了对地方非遗文化发现保护的思考,更打开了走出象牙塔做到知行结合的大门,使师生们受益匪浅,是一次校外育人的有益尝试。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部分素材来源改编自互联网或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的人获取需要的资讯。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春风十里我在等你

作者/何盼盼

排版/邱茵婷

总监/陈娜

审核/郭岩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最好偏方
白癜风有治好的可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chengshizx.com/bcsqh/42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