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大安微生活 汉书闸开闸向库内引水远眺。
千条江湖,九九归一,万事万物,日月轮回。古时,月亮泡西连洮儿河,东通嫩江、松花江,不仅鱼肥水美,更是船舳通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史载,月亮泡是辽金时代的古战场。相传,金人南下,金兀术曾以月亮泡为水路,旌旗漫卷,戈戟相交,战船列阵,号角连天。湖北岸的少力根曾是当年金人的兵马司,左盘青龙,右踞白虎,不仅藏风得水宜人居,更是能攻能退险要地。金人凭借月亮泡训练士卒,操练水军,演练战术,运输粮草,故后人把日月池称为“运粮泊”、“运粮泡”。
月亮泡,盛名享在辽代。辽圣宗耶律隆绪、兴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天祚帝耶律延禧四位皇帝将月亮泡选为“春捺钵”之地。捺钵是契丹语,其意为“行营”。辽代百姓曾见,每年从正月至三月间,寒迥连天雪,湖深彻底冰,辽皇帝率文武百官,经泰州(城四家子古城)浩浩荡荡来到此地,扎帐湖上,大网捕鱼,放鹰捕雁,追狐撵狍,摆起蜚声关外的头鱼宴、头鹅宴,设饕餮大餐,宴请文武百官和千里之内来朝拜的部落首领,大快朵颐,尽享珍馐。一时此地便成为辽朝东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之中枢,游乐、猎取、笙歌、休憩、节庆之圣地。
《史记》又记载,从圣宋耶律隆绪至末代皇帝耶律延禧的百余年间,每逢正月或解冻前,皇帝率后妃和文武百官来此“巡幸狩猎”、设“鱼头宴”,当钓到第一条鱼时,即在岸边设账置酒,宴请群臣。各国使臣和各部酋长都要为皇帝朝贡祝寿。还令千里之内的各族人民贡献珍奇万物,为他们尽情地挥霍享用。当时“皇帝一席宴,百姓血和汗”的民谣,就反映了这一史实。
明·洪武二十年(),明帝国平定了在东北的元太尉“纳哈出”为首的残余势力之后,设置卫所余个,其中著名的“塔尔河卫”,卫治设在腰新荒古城,管辖这一区城的军政事务。每当航运季节来临,航船、货物麋集于此,大宗粮食、物资从这里装船,放棹嫩江、松花江,甚至远航黑龙江口——明朝北疆重地、“奴儿干都司”所在地,支援守边将士和各族人民。辽金时代这里是战场,当时,金兵南下,金兀术为伐中原,以月亮泡为水路,在此开凿运河,借泡运输粮草。所以,月亮泡又称之为“运粮泡”。当时,这里舟楫穿梭,狼烟四起,为争夺给养而大战不休。
月亮湖,千载雄浑依旧,万物风韵犹存。民谚曰:“闸住月亮泡,银子没了腰”。其意是湖泡内物产丰盛,水货闻名。湖内盛产鲤鱼、鲫鱼、胖头、花鲢、草根、鳊花、团头鲂、武昌鱼、皇姑子、白鳔子、大白鱼、麻鲢、嘎牙子、鲶鱼、麦穗、鳌花、黑鱼等9科30多种。月亮湖的鱼不但种类多,产量也高。一般年产--万公斤。所以,民谣有“闸住月亮泡,银子没了腰”之说。
月亮湖美丽迷人。春天到来,这里万物复苏,波光百里。若乘上游艇逆江而上,可观赏沿途的“龙坑遗址”、“小烧锅珍禽鸟兽岛”、“鸭雁岗千年古榆”、“敖包山望月亭”等景观。船到月亮湖,登上哈尔金大闸门,极目远眺,天水一线,沙鸥翔集,使人倍感江山无限,心胸开阔。
夏日里的月亮湖,万顷碧波,鸟飞鱼跃,你可到榔头泡沙滩浴场去,那里的沙又细又软,水又清又静。仰在沙滩上,用热乎乎的细沙把自己埋上,仿佛千万双手在为你按摩,令人筋骨舒畅。然后,你再一跃而起,奔向清澈见底的湖水中,会有融化在大自然中的感觉。若有兴趣,还可以去“千米钓鱼台”,侧坐柳荫下,高擎钓鱼竿,充分体会一下垂钓的闲适,或悄声与钓友谈天说地话鱼经,或微闭双目,凝神静气炼身心,那才是真正地融入自然,体验自然,享受自然。
夏季夏日里的月亮湖,皓月当空、湖面如镜,一叶扁舟、点点渔火,鸢飞鱼跃,蛙声鸣唱。晨光四射,鳞波闪烁,珍禽结队,亦舞亦歌。碧苔三四点,雁鸭一两声,百分杏花千分柳,一声鸥鸣万鸟应。乳香飘过,天地氤氲,鬼斧神工好盛景。
若在秋天来到月亮湖,乘上旅游船,巡游全湖,碧波荡漾,天高气爽,定让人心旷神怡。夜宿蒙古包,还可品尝中外闻名的“嫩江酸辣生鱼”、喝羊汤、吃手把肉。此时,湖上渔火点点,蛙声起伏,玉兔东升……总之,在这秋爽之夜游人可尽情地泛舟,品酒,赏月。
月亮湖的秋季,碧水蓝天,各种鸟儿成群结队,载歌载舞,忽而飞上天空,忽而潜入水里,无数七彩谰的鸟儿们,给月亮湖描绘成立体画面儿。好大一帮鸟儿聚在一起唧唧喳喳地叫着,它们仿佛是在向游人倾诉它的欢愉的情绪吧!
月亮湖的秋天,亦是鱼肥稻香的季节,硕大的鲤鱼、鲢鱼,不时跃出水面,让游人惊叹不已。这个时节,来月亮湖游玩的客人,能够品尝到鱼香风味小吃,也别具一番特色风味,如果都能够有幸吃到一顿“全鱼宴”美味佳肴,那可是三生有幸呀!尤其是凉拌生鱼,据史料记载,凉拌生鱼这本是辽代宫廷的一道名菜佳肴。如今,已还之于民,凡夫俗子,过客游客,尽可品尝御宴的风味,领略一下月亮湖的古今、月亮湖的风情和月亮湖的神韵。
月亮湖的冬天,湖中冰面平明如镜,坦荡如砥,会使岸上,杨柳银条倒挂,恰似水晶世界。此时,你坐上雪爬犁、冰爬犁,听着马蹄“得、得”地响,爬犁“吱呀”地叫,你也许会寻到迷失的童年。特别是能够赶上——冰上捕鱼的蔚为壮观的场面,更是“不枉此行”啦!
特色冬捕,闻名遐迩,湖面冰封,恰似水晶世界,爬犁作响,在银色大道驰骋;凿开冰面,下去大网,冰下捕鱼,令人神往。马拉大网,鱼儿跃然冰上,头鱼挂红,众人购抢。湖有不言大美,人有真情似水。冰玉拟态,一个晶莹世界好清凉!
关于冰上捕鱼,“鱼把头”周彦峰告诉说:早晨7点,渔工们头戴狗皮帽子、身穿棉大衣,手戴棉手套,脚穿胶皮乌拉鞋,携带大网、冰上打钏、打眼,用传杆带绳,绳带网出发。渔把头的吆喝声,凿冰入网的清脆声,捕到大鱼的惊呼声不时在月亮泡水库飘荡,使这一块大自然的净土充满了极其诱人的魅力。虽然天气很冷,但大家都忙活的热火朝天。冰上捕鱼大都是采取了排网的捕捞方式,一网接一网往前排着打,排到是最后一了,这鱼都憋到这了,就把鱼一网打尽了。一趟网打个10万斤左右不成问题。打上来的有胖头鱼、草鱼、武昌鱼,等等。被拉上来了的各种鲜活肥胖的鱼儿打着滚,在江面上翻滚跳动,不一会便铺满了捕鱼现场。前来观看冬捕的游客,有从长春过来的,有从哈尔滨过来的,游客们在观赏这一壮观场面的同时,纷纷拍照留念,并将自己看中的鱼一一挑出,等待购买。每年冬捕期间,可捕鱼-万斤左右。
月亮湖美丽动人的传说,俯拾皆是。相传,在很早以前,贝加尔湖里有条孽蛟,时常兴风作浪,残害黎民百姓。玉皇大帝命太白金星,将它拘禁在一高山的天池里。一天,它趁看守疏忽,突然夺路东逃,一路翻卷巨浪,所经之处,人畜、房屋、庄稼荡然无存。在它即将进入难河(嫩江)的刹那间,被太白金星的爱女月光仙子发现,她急忙把“月光镇妖镜”向空中一抛,只见亮光万丈,顿时化作一泓池水,将孽蛟压在湖底。因月亮湖是月光镜的化身。从此,人们就叫它“月亮泡”了。
再有一个远古的传说。辽金时代,月亮湖北岸,有座少力古城,驻扎着金兀术(金国四太子)的妹妹一家。有一年农历七月十五这天,金国驸马正在用餐,忽然接到军令,让他火速运送粮草到前方。这位驸马立即率领本部0余人抢运粮草。粮队趁着月色,驾着多只粮船列队向南岸进发。当行至月亮泡中心时,天空骤变,乌云滚滚,雾气冲天,遮住了月亮,霎时间水面上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运粮船迷失了方向,互相撞击,许多船只下沉,船上人员落水而亡。这下可急坏了运粮官,如果不赶紧想办法,后果不堪设想,他忙同部下一起跪在船头,齐声高呼:“月亮、月亮啊,你快出来吧!救救我们,我们永远忘不了您呀!”哭喊声在夜里传得很高、很远……说也奇怪,他们祷告不久,天空忽然云开雾散,水面上风平浪静,不仅露出了月亮,而且格外明亮。有了这一转机,粮船顺利抵达前线。为了纪念这次运粮的胜利,感谢月亮的恩赐,从此,便把运粮泊改为月亮泡,而且一直流传至今。
还有“嘎老婆屯的传说”。相传,辽金时期,历代皇帝每年都要来此国游玩,狩猎捕鱼,观赏风景。皇帝浏览北国时,带来文武百官和无数宫娥彩女,在东山头以西设下行宫。
那一年,皇帝又来北国游玩,一位宫女和一个士卒偷偷相爱,被皇帝知道后,下令每个人打四十大板后,斩首示众。皇娘是个热心肠的人,念他们是初犯,启禀万岁免他们一死,临回宫时将他们二人仍在这荒郊野外。宫娥彩女们十分可怜他俩,临走时给他们留下了兵器、火种、刀剪、食物等物品。他二人结为夫妻后,十分勤劳,贪黑起早的开荒种地,打猎捕鱼,小日子过得丰衣足食。
有一年是龙虎之年,一位姓葛的喇嘛进京赶考时路过这里,想向这位宫女讨口饭吃。宫女问清他的去向时,想起了皇帝和一些达官贵人的黑心肠,就生气地说:“谁要当了官就是忘了穷百姓,你改个大门要饭吧,我有饭还留着喂狗呢”!这位喇嘛生气地骂道:“真是个嘎老婆。”
葛喇嘛进京赶考名落孙山,为争着口气,招来了不少穷人在东山头的西侧定居下来,盖房立屯,并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有人说这个屯就叫葛喇嘛屯吧,葛喇嘛说:“幸亏这位宫女当时没给我饭吃,我才争着口气,咱们就叫这屯嘎老婆屯吧。”
关于榔头泡,还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古时候有条黑龙,在这里危害百姓,它在天上呼风唤雨,闹了七七四十九天,淹没庄田,淹死无数黎民百姓。黑龙的暴行惹怒了上苍,派来神童捉拿它。一天,敖包山轰地一声裂开,跑出来一个戴红兜兜的小孩,他手拎一把木榔头,开始追赶黑龙。黑龙正在月亮泡里兴雨,一忽儿上天,一忽儿下水,搅成个上拄天下拄地的大水柱子,天地间白亮亮的一片,阴森森地,十分可怕。这小孩一跺脚冲向黑龙,黑龙一看神童追来,知道大事不妙,一摆尾飞上天空,想用尾巴扫死神童。不料,被神童骑在背上,用榔头很砸龙背,疼得黑龙“嗷嗷”直叫,小孩对黑龙喝道:“你这畜生,快随我回天庭认罪。”黑龙只好收起冰雹风雨,老老实实地随神童走了。临走时,神童将手中的榔头从天上仍在地上,镇守这方土地,从此这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后来,榔头不见了,上苍神童取走榔头后,出现了一个方圆几十里的大水泡,人们称为“榔头泡”。
在月亮湖还有一个·“鸭雁岗”的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这个孤岗上长的小草稀稀拉拉,一个飞禽走兽也没有、是个没人去过的地方。
那一年,是一龙治水、雨水很大,山洪暴发、淹得百里以内没有人烟。有个老汉福大命大,爬上一块木排、飘来飘去,不知飘了多少天、木排被浅在了这个孤岗土。他喝了喝湖水,饿了吃生鱼、困了就躺在竹筏上睡。过了几七二十一天,孤岛上才露出水面。从此,老汉就在这个孤岛上过着孤独的日子。
老汉很勤奋,从早到晚的忙活,天天去沟岔里往孤岛上运“塔头”草、“三楞”草、芦苇根等水草和水草籽、把他们一棵棵一粒粒地栽种到孤岗的水边上。又在孤岗上选了一块肥土地、种上五谷杂粮和各种蔬菜,用草围个窝铺,过上安静的日子。可是老汉总觉不随心,自己太孤单,总想让孤岗上有些“生灵”。有这么一天,老汉在另一个岛的草地上遇到一窝野鸭蛋和一窝大雁蛋,用木排运回家。白天用野兽皮包盖得严严实实,晚间搂在怀里。过了些日子,鸭患和雁患真的孵出来了,点头哈腰的围着老汉身前身后的直叫唤。老汉天天给他们捞鱼捉食吃。鸭子和雁长大后,难舍难分地飞进孤岗边水草棵里,筑巢垒窝、繁殖后代。
又有这么一年,还是一龙治水,洪水把孤岗上的鸭雁窝冲毁,又吞没了这个孤岗,狂风巨浪伤死了不少鸭雁,能飞的鸭雁无法搭救自己的儿女、逃命去了,最可怜的是刚出蛋壳的小鸭和小雁,还不会浮水,张巴嘴等死。平时连一个鸭雁蛋都舍不得祸害的老汉,不顾命地在水面搭救这些小生命,把他们一个个地放在木排上、搂在怀里,用肚子替他们取暖,正在这时,水里猛地钻出一个上柱天下柱地的大水怪、一头将木排拱翻、老汉被水淹死了。
转年春天,孤岗上长出一颗绿绿的小榆树,一天能长高半尺多,不几天就分支出权了。鸭雁们飞来一看,认出这棵树是那位老人的化身,就来孝敬他。有的衔水往树根上滴,有的叼土培根,经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精心培育,这棵独榆树长得根深叶茂,永不衰老。后来,人们为了颂扬鸭雁们的报恩情操,就把这个孤岗称做“鸭雁岗”。
近年来,月亮湖做大、做强旅游文章。月亮湖,是大安市乃至省内著名的旅游胜地,不仅是月亮湖,就连月亮湖延伸形成的浅滩——榔头泡,都富有盛名。榔头泡地势平坦,沙质的底儿,水清可见鱼,是理想的避暑胜地。目前,榔头泡天然浴场旅游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多年来吸引着白城、长春、黑龙江的大批游客。
在这宽阔无垠的湖面上,还开辟了大坨子、小白山等11个岛屿,与湖上的珍禽落岛景区,湖心鸭雁成群的大力甲景区相融合贯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旖旎自然风光。倘若乘船,在湖上游弋一番,可以领略不似江南胜似江南水乡的美丽风景。站在船头,翘首相望,远处烟波浩渺,碧水连天,有数只江鸥遨翔天空,时而腾空飞上天际,时而俯冲飞向游船,又盘旋着飞往远处;近瞧,两岸绿草如茵,山水相映,尤其游船拍打起的浪花,溅飞龙珠,掀起层层涟漪,在哗哗的涛声里消失。船在湖中游,人在观风景,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聆听着月亮湖远古的历史故事,欣赏着月亮湖的美丽风景,品味着月亮湖的鲜鱼,这是何等的惬意呀!
神奇、多彩的月亮湖,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
作者简介:江其田,吉林省白城市国土资源局干部;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白城市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主任;白城市政协文史专员。
创作体裁以散文为主,兼写杂文、随笔、诗歌。研究国学、史学。出版散文集《其田其文》。
-推荐阅读-
大安同城信息买房卖房招聘求职大安美食大安聊吧二手市场在线读报大安便民我要说说大安电话我是可以向上滑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