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土地日专家视点之一白中科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隆重纪念第27个“全国土地日”,6月23日,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了“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绿色发展”专家座谈会。会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白中科教授做了题为“资源型城市土地生态整治与环境承载力的提升”的报告。经作者授权,中国土地学会订阅号对文稿进行发布,以飨大家!在此,向白中科教授表示衷心感谢!

白中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国务院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年)》的通知中明确了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包括地级市、地区等地级行政区和县级市、县等县级行政区),并首次将他们将作为维护能源资源安全的保障地。我国城镇化率由年的19%,提高到年的56.1%,其中,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的贡献占有相当比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城镇化的水平。但若对受损的生态不及时整治,超出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必然会拖我国城镇化的后腿、甚至已经城市化的城镇会“返贫”!

资源型城镇发展与非资源型城镇发展路径迥然不同,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生态环境恶化,人地矛盾尖锐,民生问题突出,矿地难以统筹,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压力较大等。如果在矿业发展的鼎盛期尚未做好以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景观资源、人居环境为核心的恢复与保护,资源型城镇的转型将失去内在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可持续发展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土地生态整治赋予了土地整治新的内涵,即系统性、低风险性和可持续性,是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承载力提升与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建设的关键。

一、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的资源主导型、高速低质性、发展脆弱性、生态风险性等四大特征,决定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土地生态整治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

一是资源主导性。资源型城市大部分是由于资源的开发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其城镇化过程也就是资源产业和资源产业人口集聚的过程。形成初期,成长型城市的建设及规划要配合资源的开发规划,顺利开展城镇化进展的基础便是资源开发所需要的人力、设备、资金等。当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开采发展成为成熟型时,随着资源产业管理人才和资源开采人员的生活需求增多,城市的基础建设设施和社会功能水平也会相对提高,成熟型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被资源开采规模、资源产品输出能力等因素直接影响。当资源型城市进入衰退及再生阶段,资源型城市会通过经济转型、产业转型等途径提升城镇化水平。

二是高速低质性。在国家战略的规划下,资源型城市初期都是随着资源开发的发展而形成的资源开采区和城区。资源型城市因资源开发的支撑,跳过非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经历的农村传统农业型村落、工商业市镇的阶段,直接跨入初步工业化阶段。基于资源开采来吸引财富,城市人口的集聚速度也远高于非资源型城市依靠水土条件、交通流通、商业圈等的发展速度。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另一面,资源型城市的城镇人口中大部分是从事资源开采的体力劳动者,缺乏高素质、高技术人才,会导致资源型城市的低质量城镇化发展。

三是发展脆弱性。无论资源型城市还是非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一般是依靠城市产业与人口的支撑。而资源型城市主要依靠以资源开采、加工及输出为主的资源型产业,城市人口的主体是相关资源企业职工及其家属。此外,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文化积淀、人才技术与资源及资源型产业紧密相连。因此,当资源型城市失去资源优势,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便是极其脆弱的,这些支撑要素会随着资源的开采而逐渐衰退,当难以接受新要素以适应社会动态,面对转型和城镇化的双重压力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水平便会难以更快提升。

四是生态风险性。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不同的是其城市发展及城镇化主要依靠城市资源,这些资源有矿产、石油和天然气等等,资源开采中,不仅会资源的开发往往因为地表植被毁坏、水土流失、地表沉降、资源废弃物占地而导致资源型城市地下水及空气的严重污染,影响了城市住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也会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造成一定的影响,因土地利用不合理导致的生态风险是极易发生的。

因此,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的资源主导型、高速低质性、发展脆弱性、生态风险性等四大特征,决定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土地生态整治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

二、我国的城市化是一种高能耗、高耗水和高耗地的城市化,亟待研究制定基于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下的我国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的标准

据方创琳等研究表明,从-年的25年间,我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所消耗的水量为17亿立方米,所占用的建设用地为平方公里,所耗费的能源为万吨标煤。-年的25年(包括已经过去的10年),我国城市化率每提高1%,所消耗的水量将达32亿立方米,所占用的建设用地将达平方公里,所消耗的能源将达到5万吨标准煤。也就是说,未来2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所消耗的水量、所占用的建设用地、所耗费的能源分别是过去25年的1.88倍、3.45倍和2.89倍。这表明了什么?表明全国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所消耗的水量、能量和所占用的建设用地也越来越大,未来城市化进程将面临日益严重的资源与能源环境压力。由此可见,我国的城市化是一种高能耗、高耗水和高耗第的城市化,这种高资源消耗的城市化在未来20年内仍将难以改变。生态文明背景下土地整治对国土健康供给侧的贡献不言而喻。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







































北京到医院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北京皮肤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chengshizx.com/bcsqh/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