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LIN,JILIN
吉林省/吉林市
寒来暑往?北国江城
中国唯一一座省市同名的城市——吉B?吉林省吉林市
5月7日,舒兰的1例本地确诊病例,终结了吉林省连续73天无境内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的良好态势。
最近疫情的再次反弹蔓延,几度让#吉林#、#吉林市#、#舒兰市#这几个词上了微博热搜,也因为这几个词潜在的微妙性,引起了一些疑议。
身为一个从业多年的媒体人,看到家乡被误解甚至抹黑,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今夜,就给各位南来北往西走的朋友们做一些有必要的解释吧:
★
吉林省,省会在长春。
而吉林市,是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下辖4个行政区、1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2.71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万,车牌吉B,区号。
曾经,吉林市是吉林省的省会城市。
后迁移落在了长春,目前是中国唯一一座与省份同名的城市。
吉林市也叫“江城”。
吉林市满语名为“吉林乌拉”,意为“沿江的城池”,所以被称作“江城”,也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
舒兰。
舒兰,就是刚才提到吉林市4个县级市的其中一个。
疫情管控3个多月后,我们成了全国唯一的高风险区,瞬间走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让国人持续聚焦在可能本不太熟悉的“吉林”。上一次还是在五年前的第2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
这几天每次上热搜,多数都是#吉林#XXX,而不是#吉林市#XXX,首先让本省内其它城市的兄弟姐妹觉得无形中背了个锅,给精神颜面和生活出行都带来了不便,因此有了一些怨气。
为什么会这样?
就因为我们的名字特殊。
吉林本省人凡对省内称呼时,都是以城市为先——我是长春人、我是吉林人(习惯说“我是吉林市人”的不多)、我是通化人,或者我是四平的、我是白城的、我是松原的····
当吉林省九市州的手足走出省后,都会一致自然的自介一声:“我是吉林人”。
以省份名介绍自己地域来源的方式,换在任何一个其它省都正常,就因为我们特殊——吉林市人在这过程中,被大多数外人混淆或漏忘。
正因如此,在过去那些讯息并不发达的年代,大多数外省人尤其是南方,根本不知道有吉林市的存在(在东北上过大学的会强些),只知道吉林省。
外地友人:你哪人啊?
吉林市人:吉林的。
外地友人:哦,长春啊。
吉林市人:不对,我是吉林的。
外地友人:你是吉林哪的?
吉林市人:就是吉林的啊
外地友人:我知道你是吉林的,
我说的是吉林哪的?
吉林市人:啊,吉林市的。
外地友人:什么?你哪里的?
吉林市人:吉林市啊!
外地友人:没错吧?还有吉林市?
吉林市人:没错!吉林省吉林市。
到了西北和西南,更多人可能连听也没有听说过吉林市。
这就是多年来形成的缘根,导致很多人忽略混淆了很多吉林市的事,甚至很多媒体报道的新闻中,将吉林市的字幕打错也屡见不鲜。所以,我们真的不是有意的!我宁愿因这个最特殊的城市名字被人记住。
的确,这次我们拖了后腿。但我们的政府至始至终都在非常努力的防控,人民也在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让每一个吉林市人的身心都无比难过。我们不想以这样的方式上头条,更不是被有些人说成蹭热度。
不仅如此,起初疫情最艰难时刻,经济不发达的我们出了钱也捐了物资。更是有84名主动请愿的白衣战士奔赴前线为人民拼命,直至留下8名勇士在雷神山坚守到最后一刻。
如今我们自己病了,会积极的自救,希望大家能谅解并给予时间和帮助。
说来真巧,武汉和吉林市都叫江城!因为疫情让南北两江城情系“结缘”走的更近,共克时艰。但愿这次疫情是武汉市提酒,吉林市收杯;南江城雄起,北江城,继续加油!
没错,我就是来自那个名字最特殊的#吉林市#,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长大。这里的人热心又善良,地方不算大,却风景美如画。
待疫情散退,无论是明春梨花绽放时,还是今冬寒江雪柳赏雾淞季。如果你是远方来客,可以私信我,定会请你吃上一碗正宗可口的吉林大冷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