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吉林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多,降水时段相对集中,日照明显偏多。吉林省年平均气温为6.℃,比常年(5.5℃)高0.8℃,居年以来高温的第4位;冬季(年12月至年2月)、春季、夏季、秋季气温分别比常年高1.0℃、0.5℃、0.9℃和0.8℃。吉林省年平均降水量为.6毫米,比常年(.6毫米)多近成;冬季、秋季降水明显偏多,春季、夏季降水略少。吉林省年平均日照时数为小时,比常年(小时)偏多62小时,突破历史极值;冬季、春季、夏季日照时数明显偏多,分别比常年多小时、87小时和小时,秋季日照时数略多。年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和台风、雨雪冰冻、干旱、冰雹、暴雪、倒春寒、大风、沙尘、寒潮、高温和大雾。夏末秋初个台风接连影响吉林省,11月出现严重雨雪冰冻,均为历史罕见。台风带来的大风、暴雨和严重雨雪冰冻给吉林省农业、林业、交通、居民生产生活等带来较大影响。总体来说,年气候条件基本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年吉林省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一、台风“三连击”,灾重范围广
8月26日-9月10日,半个月内8号台风“巴威”、9号台风“美莎克”和10号台风“海神”接连北上影响吉林省,为历史首次。吉林省累计平均降水量达27.9毫米,突破历史同期降雨记录,是常年的4倍多,除长白山外各地均突破历史记录。
另外台风导致吉林省大部分地方出现6~9级大风,局部达到10级以上。个台风中心贯穿吉林省,其中9、10号台风均具有影响范围广、风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强风雨区高度重叠,灾害叠加效应明显。
强降雨导致吉林省多条河流和水库超警戒水位,部分农田出现内涝和土壤过湿加重;大风造成大面积作物倒伏,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雨雪冰冻袭,城市覆“冰衣”11月17-20日,吉林省出现大范围雨雪冰冻和大风降温天气,雨雪量之大,降水相态之复杂,影响之严重历史罕见。吉林省过程平均降水量为9.6毫米,突破11月上中旬历史极值。
吉林省除白城外,其他地区平均降水量均超过0毫米,其中通化、吉林超过50毫米。松原、长春大部、吉林北部等地共12站出现暴雪或大暴雪,最大积雪深度出现在长岭,达8厘米。通化、吉林南部、白山等地共12站出现暴雨,暴雨、雪同日并存十分罕见。
同时中西部大部分地方出现6~8级大风,中部和南部累计降温幅度为8~1℃,个别地方降幅达15℃。长春、四平、吉林北部、延边北部等地出现长时间冻雨,造成严重冰冻灾害,大部分地方交通、电力、城市运行、林业、设施农业和居民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同时也出现了十分罕见的雨凇奇观。
三、仲夏雨水少,伏旱来袭扰6月28日-8月2日吉林省出现明显少雨时段,吉林省平均降水量为88.5毫米,较常年少5成,居历史同期少雨的第1位。7月9日-8月2日吉林省平均气温为24.1℃,较常年高1.4℃,居历史同期高温的第5位,期间出现了大范围高温天气,吉林省累计出现高温天气(≥2℃)站日,居历史同期多高温天气的第4位。高温少雨导致吉林省中西部部分地方出现伏旱,对玉米等旱田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四、全年降水多,植被长势好年吉林省平均降水量为.6毫米,比常年多25.5%,居年以来多降水年的第4位,其中西部降水量为.1毫米,比常年多64.2%,居历史同期多降水年的第1位,打破年记录。
年吉林省平均气温为6.℃,较常年高0.8℃,居历史同期高温年的第4位。据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监测分析,年吉林省植被覆盖度也是近十年来较高的年份,特别是西部植被覆盖度近五年呈现了较明显的上升趋势。
五、年初强降雪,多地破纪录2月15-17日,吉林省东南部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强降雪天气。吉林省22县市达暴雪以上量级,其中临江、东岗、珲春和龙井出现大暴雪,通化、通化县、集安和白山出现特大暴雪。白山等15县市突破历史同期多雪极值,其中白山降雪量最大,达42毫米。东南部普遍新增积雪10厘米以上,最大新增积雪出现在通化达7厘米。
同时14-15日吉林省多地出现强降温,大安等0站降温幅度达10℃以上,16-17日中西部和延边东部出现4~6级偏北风,局部最大瞬时风力达8级。此次暴雪天气过程为近十年来2月最强暴雪过程,对交通、设施农业等造成一定影响。
六、4月寒潮袭,谷雨降大雪4月19-2日,正逢谷雨节气,受强冷空气影响,吉林省大部地方出现明显雨转雪和寒潮天气。吉林省平均降水量达12.毫米,除延边、长白山外,其他地方降水量均超过10毫米,中西部出现雨转雪天气,白城雨雪量最多,达24.1毫米。雨雪强度为年以来同期最强,且4月中下旬出现大范围降雪天气为历史罕见,吉林省平均终雪日较常年晚5天,为近10年最晚。同时4月20日全省出现较大范围大风、寒潮天气,吉林省平均气温下降7℃,降温后气温明显低于常年同期水平。七、大风肆虐起,沙尘漫天舞4月日中午前后到夜间,吉林省自西向东出现长时间的大范围大风、沙尘天气。吉林省共4县市出现8级以上大风(瞬时最大风速≥17.2m/s)天气,10县市瞬时最大风速在20m/s以上,烟筒山最大为2.7m/s(9级)。白城、长春、四平、吉林等地出现了大范围的沙尘天气,吉林省共出现2站日扬沙,5站日浮尘。八、夏季风雹多,农业受影响夏季吉林省强对流天气多发,共出现站日冰雹,大范围(≥10县市)冰雹天气共4次。冰雹最大直径为50毫米,于6月20日出现在白城市。
夏季吉林省共出现80站日大风,年极大风速最大值达7.1米/秒(1级),于6月1日出现在农安。
受风雹灾害性天气影响,吉林省汪清、榆树等15县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灾,玉米、绿豆、水稻等农作物受灾,房屋、农业设施损毁。
九、隆冬降雪少,“干冷”唱主角12月吉林省平均降水量为0.7毫米,较常年少91.%,突破历史同期少雨雪极值,其中,中西部大部基本无降雪。吉林省各县市月降水量较常年少62.2%~%,28县市突破历史同期少雨雪极值,1县市居历史同期少雨雪第2~5位。
月内出现两次明显持续降温天气过程,10-16日和27-0日吉林省平均气温累计降温幅度分别为12.5℃和10.5℃。受强冷空气影响,年底吉林省气温处于较低状态,感觉十分干冷。
十、春节伴寒潮,全省气温降受冷空气影响,1月24日(除夕)吉林省出现明显降温天气,吉林省平均气温下降7.6℃。
榆树、永吉、辉南、靖宇、柳河等29县市出现寒潮(日最低气温下降8℃以上),其中公主岭、永吉、桦甸、通化县、白山市区、靖宇、临江、长白和二道等9县市最低气温下降幅度在12℃以上,通化县日最低气温下降幅度最大,达15.8℃。
记者:丛玉霞编辑:陈昕国崴图片来源:吉林省气象局吉林广播电视台吉林大喇叭
工匠精神|吉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制造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