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478875.html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面落实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若干举措的通知
各市(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长白山开发区、长春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梅河口、公主岭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面落实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明电[]5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く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办发[]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对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加强各方面支持保障,提出以下具体举措:
一、提高疫情防治人员薪酬待遇
1.对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诊病例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标本采集和病原检测等工作相关人员,按照每人每天元予以补助;对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参加疫情防控的其他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人员,按照每人每天元予以补助,自应急响应期内、承担一线防控相关工作之日起至相关工作任务结束之日止。
2.对政府选派到湖北定点救治医疗机构疫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天元,同时薪酬水平(档案工资)提高2倍,自出发之日起至返回之日止。
3.疫情结束后,对全省参与疫情防治的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参与疫情防控的一线医务人员人数,按每人每天元标准,核增不纳入基数的一次性绩效工资总量。
4.按照国家卫生防疫津贴发放范围,及时将国家卫生防疫津贴政策落实到位,确保覆盖全体一线医务人员。
5.援鄂一线医务人员和省内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机构一线医务人员及防疫人员一次性发放慰问金每人不少于元。
二、做好工伤认定和待遇保障
6.落实工伤(亡)认定及待遇支付工作,开辟工伤认定“绿色通道”,实现快认快结,第一时间为疫情防治医务及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工伤保险待遇保障。
三、实施职称评聘、科研立项等倾斜举措
7.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线医务人员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打破规定条件限制,经组织推荐审核,优先申报、优先评审、单独评定。
8.参加疫情防治的一线医务人员,在本单位组织职称或岗位等级晋升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聘任。其中,对援鄂医务人员,以及在我省疫情防控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务人员,经组织推荐审核,已通过现聘岗位上一级职称评审(含已取得现聘岗位上一级职称未聘人员),或符合晋升本单位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条件的,本单位如有相应岗位空缺,优先聘用;本单位没有相应岗位空缺的,可以超岗聘用,纳入特设岗位管理,不受本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逐步过渡消化。
9.对在疫情防控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务人员,经组织推荐审核,在晋升岗位等级时,可以打破最低聘任年限等规定条件限制,破格聘用。
10.岗位等级晋升工作,可在疫情防控期间或结束后统一进行,最迟不晚于疫情结束后一个月内完成;晋升职称聘任工作在本年度相关批次职称评审结束后一个月内完成。
11.参加疫情防治的一线医务人员在申报年度省科技发展计划中“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等类别项目时,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支持。
12.充分利用国家技术转移东北中心的供需对接功能,参加疫情防治的一线医务人员中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对接科技企业和金融资本提供优先服务。
四、落实一线医务人员生活保障
13.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漏的防护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重点改造医生办公室、值班室和休息室。
14.县级以上地方人医院周边有条件的宾馆、招待所等作为一线医务人员生活休息场所,满足一线医务人员单人单间休息条件。采用医院一线医务人员通勤问题。
15.将我省援鄂医疗队、防疫队和前线指挥部等人员的生活物资需求纳入保障范围,在保障基本需求的同时,适当考虑个性化需求。
16.疫情防控期间,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援鄂医务人员、防疫工作人员和前线指挥部工作人员的相关生活物资和服务的,以满足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首要目标,建立采购“绿色通道”,可不执行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方式和程序,采购进口物资无需审批。
五、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17.做好一线医务人员健康体检,发现医务人员感染及时隔离,全力救治受感染的医务人员。
18.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护物资的采购、保障和统筹调配,重点保障援鄂医务人员、医院、发热门诊、集中隔离观察点等一线医务人员疫情防护物资需求,最大限度减少医务人员感染。
六、确保轮换休整到位
19.及时排查轮换因身体、心理等原因不适合继续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科学合理储备调配医务人员,形成合理梯队,定期轮换。
20.做好轮休医务人员隔离保障,对长时间高负荷工作人员安排强制休息。疫情结束后,组织一线医务人员疗养修养补休,并适当增加休息和带薪休假时间。在援鄂一线医务人员返回后陆续组织为其提供省内疗休养服务。
七、及时做好心理调适疏导
21.一线医务人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要通过谈心谈话、关怀问候等方式,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