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厅贯彻落实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大调研工作总体安排,年5月21日至5月23日,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刘培柱带领厅刑侦局政委兼法制总队总队长杨健、厅指挥中心政委王洪旭、厅情报中心主任郭经文、厅研究室综合科长王晓旭、厅法制总队主任科员李岳六人组成的调研组,在白城市副市长、公安局长林海峰,市局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张国梁陪同下赴通榆县就“推动吉林公安工作现代化及推进法治公安建设两个专题”采取实地走访、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开展调研。
5月21日开始连续三天,调研组早出晚归先后到通榆县拘看两所、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开明派出所、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大厅、警务合成作战室、电子数据检验鉴定中心、扫黑办公室、乌兰花派出所、乌兰花镇明德小学、镇内商户以及省厅包保的春阳村、乌兰花村、西新力村等单位和部门及开通镇内人员聚集较多的广场深入开展了调研。
在看守所,实地查看拘、看两所建设情况,深入监区查看了看守所各种功能用房的设置、运转与防护设施等现状,询问了监所警力配备、勤务模式、安防措施、信息化建设、武警协作等情况,听取了监所负责人对重点被监管人员分级管理、制度保障、医疗救治等工作汇报。刘培柱对通榆县公安监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在精细化管理等方面以规范、高效、实用的角度提出了具体要求。刘培柱指出,监所是国家机器、特殊学校、党风廉政教育基地。要以依法治监(所)为主线,突出抓好安全稳定、普法教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监所管理、执法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在交警大队车管所,查看了“互联网+公安”窗口服务、网上办理、一站式服务、身份查验,并和前来办事群众进行交流。刘培柱指出,车管所是窗口单位,要高标准、严要求、业务精,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文明规范、依法依规,真正做到一站式办理,最多跑一次;在事故中队,查看了办案区、询问了中队情况、警力配置、值班备勤、交通肇事、信息采集、罚没款等情况;刘培柱要求,要提高民警执法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公平、公正办好每一起案件,有效化解交通事故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在交警指挥中心,现场调取了车辆轨迹定位,询问了交通流量、路面管控、紧急事件处理等情况。刘培柱指出,要坚持信息主导勤务,全面多渠道汇聚信息,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提供支撑。要依托情报信息资源,全面创新勤务机制,全面提升路面管控、违法打击、应急处置、服务群众能力。
在开明派出所查看了软硬件建设,询问了民警在编人数,值班备勤、枪支配备、辖区人口和案发情况,并召开座谈会。针对座谈中发现的辖区面积大、警力严重不足、治安案件多、公用枪支少等问题。刘培柱指出,面对异地搬迁,辖区人口增多,管理难度加大,派出所警力匮乏,尤其又抽调一部分人投入到扫黑办突击队,可想而知,派出所民警的工作压力过大、身体严重透支。为此,要想办法少抽警力,充分利用好“一村一辅警”,缓解警力不足。刘培柱要求,必须将治安高发案件压下去,强化巡逻,从源头治理,遏案止源,强化思想教育,震慑违法犯罪;公用枪支必须保证双岗双枪,现场出警1支,值班留守1支。
在县局二楼大厅,查看了扫黑除恶展板,询问了扫恶除恶斗争中的典型案例;在指挥中心大厅,调研了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询问了三台合一接处警情况,调取了偏远乡镇监控画面,听取了视频系统建设性情况汇报;在警务合成作战研判室,详细了解了近期刑侦典型安全侦破工作;在电子数据检验鉴定中心,详细询问了高科技使用功能,在固定证据、手机数据恢复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在扫黑除恶办公室,查看了扫黑除恶台账及扫黑除恶线索核查情况。刘培柱对上述几项工作均表示满意,扫黑除恶办公室的同志工作辛苦、台账有序、认真到位,线索核查准确,典型案例突出;合成作战高效,警情研判及时,为案件侦破打下基础。尤其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电子数据检验鉴定中心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为案件及时侦破提供技术支撑。
5月22日,深入到的省厅包保的精准扶贫对象乌兰花镇调研。在乌兰花派出所,听取乌兰花派出所汇报乌兰花镇自然情况、治安状况、队伍情况。刘培柱与派出所长、民警、辅警开展谈心谈话。与民警一起开展警情研判,并到窗口调研户政业务。开展座谈研讨、征求意见,在派出所与有关领导面对面交换意见。刘厅长指出三点建议:一是一村一辅警管理。要充分发挥一村一辅警作用,全覆盖,延伸管理,全面管理,完善考核机制,分为合格、称职、不称职三个标准;二是做好重点人管控。要做到耳聪目明,实行跟踪管理,动态管控。细化重点人档案,做到详细清楚,一目了然;三是要加强防范。要动员养殖户开展好技防、物防、联防,养殖户要联网接入派出所视频室;四是加大破案力度,要有效结合各种办法,尽全力即发即破,做到破案和缴赃、返赃同步,决不能因盗致贫,提升老百姓安全感、幸福感。
随后,先后到春阳村、西新力村和乌兰花村调研。听取省厅驻村干部克服困难、脱贫攻坚工作等相关情况;参观了各村警务室,调阅了基础档案,积极与村干部、辅警、村民代表座谈,了解村治安状况、矛盾化解等情况;并到省厅援助的乌兰花明德小学“未来教室”和西新力村吉林天船淀粉厂建设现场参观调研;还在西新力村走访慰问了贫困户,重点查看了“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最后在乌兰花村召开座谈会,先后听取省厅驻乌兰花村、春阳村、西新力村的王学范、杜玉春等包村干部工作汇报,听取了乌兰花镇书记徐英伟和三个自然村村书记对包村干部的客观评价和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脱贫攻坚还存在的困难。
刘培柱做了重要讲话,并对扶贫工作队员下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牢四点:一是坚定信心,务必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用实际行动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克服克服,不折不扣完成任务,省厅支持项目尽快上马,让百姓长期受益;二是坚持务实,务必耐心细心换心。干部与农民思想存在一不致的地方,农民等要靠思想比较严重,要想法设法做通思想工作,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百姓心坎上;三是突出重点,在疑难问题上狠下功夫。要立足于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将工作重点摸准摸透,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四是扛起责任,扶贫干部要有担当精神。必须全部通过验收,希望各位扶贫干部克服困难,不负众望,迎难而上,砥砺前行,保质保量把工作做好。
5月23日,调研组一行在通榆县公安局七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白城地区参加座谈的同志有白城市副市长、公安局长林海峰,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张国梁及通榆、洮北、大安、洮南、镇赉、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公安局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洮北区政委纪国臣,洮南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张大伟,镇赉县副县长、公安局长李占伟,大安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钱孔亮,经开分局局长张永刚,工业园区分局局长刘强,通榆县副县长、公安局长徐铭宇针对当前阻碍公安工作的瓶颈问题开诚布公地进行发言,尤其副市长、公安局长林海峰的从14个方面对当前公安工作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与调研组进行了深入交流,常务副厅长刘培柱做了总结讲话。
刘培柱指出,我们用了两天多的时间,实地走访了通榆县公安局机关和几个基层所队,与大家进行面对面交流,收获很大。总体感到,通榆县公安机关队伍有精气神、工作扎实富有成效,从中反映出,白城市公安机关在以林海峰同志为班长的局党委带领下,奋力开创新局面、彰显新作为的蓬勃发展新气象。
最后,刘培柱结合本次调研的主题、调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大家的发言,就如何推进新时代白城公安工作,讲了几点意见。一是时刻不忘公安机关的政治属性。一要始终保持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二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三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二是时刻不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来自于人民、依靠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始终把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时刻不忘把创建全国最安全省份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今年是建国70周年,为建国70周年大庆安保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是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一要聚焦政治首责;二要突出以打促防;三要坚持大案小案并重理念;四要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五要严守公共安全底线。四是时刻不忘以改革创新推动解决公安工作体制机制性弊端。要从机制、职能、人才、科技化建设等方面,着力提升警种实战能力水平。五是时刻不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一价值取向。一要加强执法管理;二要提升执法素养;三要维护执法权威。六是时刻不忘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政治安全风险愈加突出;暴力恐怖风险现实存在;社会稳定风险不断聚集;经济金融风险聚集显现;公共安全风险量大面广。七是时刻不忘最大限度提升公安工作科技信息化水平。一要坚持目光长远;二要紧盯实战需求;三要注重务求实效。八是时刻不忘努力建设“四铁”吉林公安铁军。一要铸牢政治灵魂;二要激励担当作为;三要增强斗争本领;四要净化警营生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