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最近重大成绩不断!不仅入选年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更是持续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另外,GDP总量稳居省会城市“十强”;入选“超级大城市”;多条市郊快线将开建,1小时通达省内各市;肥东、肥西等三县撤县划区也将在年完成......众多利好纷至沓来~
合肥,正在以我们看不到却感受得到的速度在飞速发展,城市建设、交通、高校建设等全方位发力,未来3年,一个更全新的合肥将展示在我们面前!
点名合肥竞争力
霸都跻身省会及地级会展城市十强
11月10日,由商务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主办的“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发布会暨高端论坛”在成都市召开。
论坛权威发布了中国城市年会展业竞争力状况,以及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排名。其中,长沙、郑州、苏州、无锡、昆明、佛山、东莞、福州、中山、合肥十大(省会及地级)城市入选年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
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从城市整体环境竞争力、城市会展业专业竞争力、会展教育竞争力以及城市会展政府竞争力四个方面综合考量,本次合肥入选前十,也见证了合肥的会展业的发展成绩傲人!
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出炉
合肥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11月14日,中国文明网公布了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其中安徽共有7市、县入选;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中,安徽4市上榜。合肥更是连续蝉联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是极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和重要城市品牌。
骄傲
合肥入选“超级城市”
近日,中国权威民间大数据研究机构智谷趋势,曝光了全国“超级城市”候选名单,合肥在列,重点打造高端制造业,未来10年人口净增万+,将武汉、杭州甩在后面。
合肥作为中部五省会之一,从城市建成区面积、人口净增率以及新兴产业发展来看,合肥的发展是相当迅速,成为了中部的一匹黑马,发展速度也是非常快。
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在最新的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定位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也是有目共睹,入选实至名归~
凌市长北京招商
清华附中、中国化工集团都要来了
11月9日至10日,市长凌云赴北京开展招商考察活动,就深化务实合作、加快推进项目落地与高校、企业进行洽谈交流。
本次北京行除了清华附中合肥分校外,世界强企业中国化工集团等都有望落户合肥!!
凌云首先来到清华大学,参观了该校公共安全研究院、微纳电子所、纳米科技研究中心,与学校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姜胜耀会谈。
凌云表示,近年来,合肥与清华大学的合作不断深入,成果丰硕。希望在既有合作基础上,继续深化合作内容,为合肥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要加快推进基础教育合作,尽快开工建设清华附中合肥分校。
在中国化工集团,凌云与该集团总经理杨兴强深入交流。凌云说,合肥是一个锐意创新、不断进取的城市,非常重视与央企的交流合作,每年都会召开央企对接会。欢迎中国化工集团这样的世界强企业到合肥布局,设立研发中心。
杨兴强表示,将密切沟通联系,加快项目推进,力争尽快落户合肥。
合肥市GDP连续增长
稳居省会城市“十强”
年前三季度,合肥实现生产总值.7亿元,在省会城市中的位次由上年同期的第12位上升至第10位,超越石家庄市和沈阳市,保持了年水平,稳居省会城市“十强”。
上半年,安徽省GDP名义增速14.66%,达到了.4亿。其中合肥以.9亿元,名义增速12.5%位居全省第一。若下半年继续保持这样的速度,那么今年合肥的GDP总值又会有新的突破。
根据年第一季的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报告显示,石家庄、桂林、南昌、合肥和武汉成为今年一季度人口净流入量增速最快的五个城市。从年至今,合肥常住人口从万增长到万,增幅达21.6%。
按照这个速度,到年,合肥人口预计将突破万,也就是说,接下来合肥每年净增人口在18万左右!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净流入,给城市增加了丰富的人力和人才资源。同时人口的增长,也带动了消费的增加,促进了商业,加快了城市的经济发展的节奏。
纵观全国放眼世界,不论是国内的北上广一线城市,还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名列前茅的大都市,城市人口基本都是过千万级的。
规划15条地铁线路
定义为综合铁路枢纽
合肥自去年12月地铁1号线开通以后,轨道交通正式进入地铁时代。2号线也将于今年年底正式运营。地铁3、4、5号线工程也已开工建设,1号线三期工程也开工在即,据悉,合肥规划了15条地铁线,总长逾公里。
要想富,先修路!地铁对城市经济格局的改变显而易见,如果说公交车的辐射是算术级的,那么地铁的辐射则是几何级的。随着合肥地铁的逐步建设,也将逐步给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据了解,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安徽省皖江城市带城际铁路交通规划》等规划,合肥都市圈将重点打造以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为骨干的区域快速轨道运输系统。其中,高速铁路形成“米”字形总体布局。
合肥“米”字型高铁网络为:已建成的合肥-蚌埠(北京)、合肥-南京(上海)、合肥-福州、合肥-武汉(成都)4个方向,和正在建设的合肥-杭州、合肥-商丘、合肥-安庆、合肥-郑州共同组成。在全国城市枢纽性排名中,合肥位列全国第17。合肥未来将成为全国省会城市高铁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