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城乡接合部还是郊区农村,环境问题历来是一个顽疾。尤其是白城市区郊区农村的人居环境整治,更是难上加难。
如何治愈“顽疾”?就是对病灶“斩草除根”。白城经济开发区西郊街道全体党员干部在做好街道各项工作的同时,按照经开区管委会提出的“城乡治理一个标准、居民村民同样受益,逐步实现城乡一体”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要求,克服地域广、工作杂、任务重的实际困难,以“清洁城市·美丽家园”活动为契机,对14个行政村的村屯内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物料乱堆、棚舍乱搭、柴草乱囤、墙体乱涂的“六乱”现象进行集中治理,对河道及河道两岸卫生、乡间路及两侧树带、铁路沿线、主要干路两侧及所有的排水沟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理清运,特别对辖区内偏僻地点多年形成的陈旧性建筑垃圾、犄角旮旯、死角死面进行了集中彻底清运。
从5月7日开始,在20多天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中,西郊街道办事处14个行政村成为垃圾清理清运、环境集中整治的主战场。动用大小铲车35辆、钩机18台连续奋战,累计出动翻斗车辆次,出动人力近人次,清理各类垃圾立方米,清扫面积达平方米,规范柴草垛近余处。清运铲平多年形成的大型垃圾山7处,清理回填村屯附近自然形成恶臭难闻的中型垃圾坑11处,清除整治房前屋后习惯性形成蚊蝇扑面的小型垃圾堆放点近处。西郊街道在14个行政村合理划分出3处废弃沙坑作为建筑垃圾掩埋点,变堵为疏,从根本上解决垃圾乱埋、乱卸现象。
问题在逐步解决,效果在不断显现。丰产村村民张大力说:“如今,俺们这院里院外、屯前村后一天比一天干净,我们看着也舒服,今后得配合村上搞好卫生!”其实早在“清洁城市·美丽家园”活动开展之前,西郊街道就以治理脏乱差、绿化亮化净化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他们克服困难,对重点问题进行整改,制定措施,实现日常规范管理。
白城市第三水源地位于西郊街道于家村,共有12座井房,保护面积约6万平方米。水源地选址时原有坟地、养殖场、沙坑鱼塘及小型企业,为了将这些原有污染源清理出保护区,西郊街道想方设法,全力配合公安、城管、拆迁办等部门做好污染源清理、坟墓迁移及保护区内土地征收工作。
经过街村干部大量细致、耐心、有效的思想工作,劝说搬迁大型养殖场1个、中等规模养猪场2个,规范沙坑鱼塘3处、关闭小型企业2处、关停酿酒厂1个、迁坟座、完成保护区内土地征收面积.24平方米。
保胜村位于城乡接合部,是环境卫生重点整治区域。保胜村克服历史问题多、整治任务重、矛盾比较突出、村民结构复杂、村班子不齐的实际困难,累计拆除占道厕所个,临建小仓房小阳台个,迁移散落在村屯周边、耕地内的坟墓座,不分昼夜、连续奋战,终于将近3万立方米的多年形成的陈旧性垃圾彻底清除,使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村屯风气逐渐好转。同时,西郊街道办事处在经开区管委会的指导下,制定下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方案》,在全市率先实行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服务外包;争取资金在各村屯制作安装钢筋混凝土垃圾箱个,并投放垃圾车等保洁设备;实施街、村、社、物业四级监督联动工作机制;建立长期的环境卫生整治措施;持续不断地入村入社广泛宣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