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自打入春以来,白城的天气任性的就一塌糊涂,这段时间可让咱真正的领受到了倒春寒的威力。
经历了两场大雪之后
折腾够了的冷空气就要走了
但气温一下子还没有缓过神
这个周末
天气逐渐回暖
升温也被提上了日程
特别是明天
气温已升至8℃左右
未来一周具体天气预报虽然下周气温会升高至8℃
但星期三又有一波降水袭来
如过山车般的乍冷乍热
切不可过早的脱去棉衣
我们经常会说
“春捂秋冻”
那么
“春捂”究竟要注意些什么?
又要捂到什么时候呢?
“春捂”穿衣应下厚上薄春天防寒要注意好两头,照顾好头颈和双脚。尤其是老人,若在乍暖还寒的气温下,过早摘掉帽子和围巾,易遭受风寒侵袭,导致伤风感冒加重颈椎病的症状。人体下半部血液循环比上半部差,易受风寒侵袭,故寒多自下而生,因此春季穿衣应注意“下厚上薄”。早春时节,有些人常早早地换上春装,把衣裤鞋袜穿得过于单薄。而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要比上不差,很容易遭到风寒侵袭。这时寒气与湿气就会悄悄地趁虚而入,尤其是裸露的膝关节,不知不觉间会感到酸胀不适,关节僵直等,从而引发关节炎。把握“春捂”时机: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
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最明显的就是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晚了则犹如雨后送伞。把握“春捂”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对儿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注意“春捂”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是春捂的信号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春天的气温,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花开又被风吹落”,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面对温度百变的春天,父母应得随天气变化为孩子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春捂”持续时间:7~14天恰到好处
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但是减衣不能太快,否则会出现没捂到位的现象。怎样才算到位?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适应。减衣过快有可能会让他们冻出病来。“春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捂过了头,同样对健康不利。“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要“递减”,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素质。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而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可适当减衣服。在增减衣物时,最好先听听天气预报。天气转热后,有些人还穿着很多衣服,甚至捂出了汗,冷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广告
(广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