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盒子的车票。
里面是我搜集的从小到大的车票,从小学到现在。
也是这个培养起了我的收集癖。
我娘喜欢集邮,我爹喜欢收集小众的书,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不培养出收集的爱好。
由于打小还算靠谱,自己一个人坐公交车出去玩我爹居然还放心,现在想起来我都有点后怕,动不动就做上最老的在蛇口瞎转。四年级的时候就在去书城的路上用学生证,和空闲的柜台小姐姐办下了第一代的深圳通学生卡,由于当初的深圳通是和银行联合发售,也随手办了建行的储蓄卡,现在第一代的深圳通不晓得遗忘在走过的那条路上了,建行的卡倒还留着,不过也从来没有用过,一直就在床下面的柜子里躺着,可能早就被注销了吧?
好玩的是,从办理第一张深圳通到我正式使用,期间间隔了大半年,理由是我常坐的公交车还没有支持深圳通的设备……为此,我爹还取笑我早了起码两年,但是交通局的普及力替我争了一口气。
深圳通还让我过上了一段“无现金社会”的日子,原因是我惊奇地发现,街边的7-11可以用深圳通消费,为了体验电视剧里成年人纸醉金迷的刷卡的感觉,我就用深圳通买咖喱鱼丸,小小的体验一把资本主义的享受。一个礼拜后,里面预存的50元花完,肉疼许久,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用人民币贴近生活,于是回归了学校门口5毛起步的小吃。
千禧年的深圳,公交公司多如牛毛,过二线关(梅林关,布吉关)偶尔还要查身份证,最大的企业富士康在龙华,最高的大厦地王大厦在书城旁边,第一家麦当劳在东门,小小的深圳有特色的地方星罗棋布,就靠一辆辆的公交把他们连接起来。
我的幼年,少年,青年,成年都有着不同的关于公交车的记忆。在公交上,见识过厉害的司机师傅,听过看过许多故事,也目睹过一些事故,看过一些情情爱爱,也知道勤勤恳恳。
学生当然是见过最多的,在手机不怎么多的时候,男生们会在车上分着喝一瓶汽水,讨论动漫的更新,课堂上的趣事,在欢声笑语中慢慢的下车,回家。偶有几个小情侣则会浪漫的分享着耳机,过着小世界。其次就是上班族了,单个的上班族能够有位置的话,大多会选择睡觉或者望着车窗外发呆,疲倦,累的标签就写在脸上;但是结伴乘车的话则会有很多的话题可以聊,但都好多都是工作与生活之间听得不明不白的总结,听的我云里雾里,索性不听就望着窗外发呆,偶有几个在公交上还打着电话办公的,有一次我被迫听了一路后,使我罕见的晕车了。还有就是用公交来运输货物的人了,在车厢中部坐着,小心的维护者货物的占地面积不让倾倒,时刻北京治疗白癜风疾病哪家好白癜风医院哈尔滨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