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这些地名的传说和由来你知道几个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3497115202268129&wfr=spider&for=pc

?

大理,是一个古老的地域,是个充满着传奇色彩和神秘气息的历史圣地。每个地名来历背后都是一个故事,大理有很多奇特的地名,它们是怎么来的呢?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下关镇那些古老而又神秘的地方。听听那些久远的故事,探访古老地名的来历,发现大理那些尘封的历史……

龙尾关

古神话传说大理苍山为苍龙所化,苍龙因过头,天帝(玉皇)罚它降世化点苍山,头为龙首关(今上关),尾为龙尾关(又名天生关),今天生桥(又名石牛)。六十年前行人要从石牛背上走过或爬过。苍龙肋骨化十九峰,肋间化十八溪流。

龙首、龙尾两关为南诏王(皮罗阁)和儿子(阁罗凤)所修建,南诏因松明楼被烧而六诏统一,建都南诏太和城西(今大理太和村),为江山永古,而以太和城为内城,上、下两关为外城。

上关防吐蕃入侵,下关防汉人。而阁罗凤镇守下关。下关东起锁水阁(今大关邑龙王庙),西止天生桥城头,风雨师庙为南诏时烽火台。阁罗凤住龙尾城,城分三城,内城今阁楼豆糠坡(民国初改名寿康坡)。

豆糠坡(寿康坡)

上面提到了豆糠坡,那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地名的由来。走过下关黑龙桥,进入龙尾关内(后改名为龙尾街)有条街,这条街全长约米,是个大斜陡坡,称为“寿康坡”。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每天都要上坡下坡来回走动,再加上饮用大井、二井的优质泉水,空气清新,恬静而少噪声,因此有很多长寿者,故名“寿康坡”。

这里又名“豆糠坡”,豆糠坡一名来源于元、明、清三朝,据说这里一直是大理下关一带群众粮油交易市场,坡头交易粮食,坡脚出售豆糠、米糠、麦糠等饲料,故得名。解放后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这个市场才消失。

锁水阁

锁水阁民间呼叫为耍水阁。“锁”与“耍”音相近,文字有别却另有一层含义,“耍”为玩耍,端阳游西洱河到锁水阁,是玩耍、休闲。如按“锁水”的本义,是把洱海水锁起来,寓意为水是财富,不让大理的财富往外流。

锁水阁位于洱海出口,其对岸是沙子堆,在清初以前,下关金星河的流水是从(今下关一中旁)流出。绿野楼外(今州纺、苍山饭店)成了缺口后的沙河。乾隆年间,开挖下关金星河,修一丈二宽、一丈二高,河岸种红杨和垂杨,比岸种*桷、夜合树,为防牛马又种豆金娘、白荆花,水由今下关一号桥入西洱河,保全下关安全。

黑龙桥

又名清风桥,在下关西洱河上,原为石头桥,年改建为钢筋水泥桥。在南诏以前无桥,是木排、竹排过渡。南诏统一六诏后,修建炼子桥。到了阁罗凤守下关时,改为大型炼子桥,可容三战马同行。

相传,明洪武平滇,沐英下令,太和县和赵州(大理县和风仪县)各出白银三百两,共修大石桥。太和县人请了李保这位造桥大师,赵州请了弥波修西大桥的王大师,大理桥工用斜阳峰的青石修造大桥西段,风仪王大师修东段,他取玉案山(团山公园)的团山红砂石造桥,双方造桥为一年,洱海水由子河排出。

到期,沐英和周能等人都来踩桥,大桥按期完工。但是,大桥中心的合龙石各打了一红石和一青石,要西平侯沐英决定要哪一家的。这时有一位个头很大的黑姑娘,抬来一面红研石,一面青石到两位大师面前,二人一量尺寸一分不差。于是,那黑姑娘把石放进龙口,严丝合缝。她由桥头走到桥尾,口中念道,“行人过桥,此桥最牢,千年不坏,万年不倒。”口中吟毕,化为大黑龙飞向天生桥黑龙潭。于是,被人封大黑龙为踩桥龙王,取桥名为黑龙桥。

一号信箱

“一号信箱”这个地方,坐过17路公交车的人可能都听过,因为这里17路公交的终点站。

为什么叫“一号信箱”?这里面却蕴含着一个沧海桑田的故事。

“一号信箱”在大理经济开发区云瑞社区居委会,这里就像一个大社区,小卖部、幼儿园、各种厂房、老式的居民房都有。老年人在大树下打打扑克牌,这一切似乎在诉说着曾经这里发生的故事。

现在的下关一号信箱,原来是国营云南厂的代称,始建于年,是云南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局下的一个企业,是地方小三线*工企业。

一号信箱是这里的通讯地址,建厂后就一直喊这个名字,写信时候只需要写“一号信箱”即可。年以前,这个厂主要生产手榴弹木柄、*用包装箱、木质枪托等武器的木质配件,年工厂*转民后就生产胶合板、缝纫机台板、塑料铁面板、实木地板条还有太阳伞。当时这里生产出去的产品很有名,像胶合板最远出口到日本,太阳伞直销美国。

这些历史渐渐被人们遗忘,只有当地的老人还记得曾经的风雨,记得这个地名背后的辉煌。

下关这些地方,到底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吗?

下关有故事的地名其实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另外,下关一些地名经常更改,导致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改来改去,大家反而不知道这些地方的“真名”。

小编就整理了一些大家经常混淆的地方,讲讲他们的真实名字。

将*洞(苍山公园)

下关人没有不知道“将*洞”这个地方,这里又称“将*庙”,庙中塑有唐南诏天宝战争阵亡将*李宓塑像。下关人将之视为“本主庙”,善男信女为求学、求财、求清吉平安都到庙中供奉,香火很旺。将*洞现在已经成为下关人登高、郊游、野炊的好去处。前些年,有关部门将这里命名为“苍山公园”。但大家仍习惯叫这里“将*洞”或者“将*庙”。

团山(洱海公园)

说起团山和洱海公园,不知道的人以为是两个地方,其实他们是同一个地方。这里之前叫团山,后来改名为“洱海公园”。但当地人不买这个账,仍称为“团山”。

灯笼村还是登龙村?

登龙村是下关东郊开发区内的一个城中村,地处团山南侧。下关人习惯称这个村子为“灯笼村”。为了正视听,村里特意在村口的立石上刻“登龙村”,但新建的蔬菜批发市场仍为“灯笼菜场”,大理市公交公司11路车在这里设“灯笼菜场站”。

民族广场还是明珠广场?

大理开发区云岭大道据说刚建成时是省内最宽的城市道路,大道南端是火车站,北端建一市民休闲广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开始时这一广场称为“明珠广场”,后来改名为“民族广场”,并勒石刻上“民族广场”四个字。但是老百姓仍称之为“明珠广场”,周围还建起“明珠宾馆”、“明珠小区”、“明珠小吃”等等。

看完这些,大家就不会再傻傻分不清啦!

图文综合自网络(部分内容来源:大理文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chengshizx.com/bcszy/113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