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之魂?魅力梅溪
梅溪镇位于资源县北部,地处湘桂之隅,两省三县四乡交界之处,距县城35公里。全镇行政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街、个自然村,总人口3.2万人。“梅花绽放、溪水长流”,是为梅溪。4亿年前的“加里东运动”为这里孕育出了一片鬼斧神工的丹霞绝色,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三顶桂冠的八角寨;贯通湘桂的资江水系诉说着自唐宋以来的兴盛,连接南北的资兴高速谱写着新时代的美好篇章。境内山清水秀,石奇林幽,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是湘桂交通枢纽和边贸重镇。
年1月
梅溪镇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乡建镇”
年初
梅溪镇被列为桂林市第三批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镇
年6月
梅溪镇被列入自治区第二批百镇建设示范镇
资源县委、政府按照市委提出的“实干就是能力,落实才是水平”的工作理念,以打造“丹霞旅游名镇”为目标,集全县之智、倾全县之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推进、高水平管理、高效率发展,扎实推进梅溪镇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的建设工作,使梅溪这座镇守广西北大门的丹霞古镇焕发出勃勃生机。
总体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梅溪镇围绕“绿色生态、历史文化、和谐人居、旅游兴镇”的建设目标,确定了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文化旅游和环境综合整治等6大类建设改造项目,实施了房屋立面改造、农贸市场、路面硬化、市民广场建设等项目27个。新增了资源游客集散中心、形象大门、老中学绿化节点、集镇绿化等项目27个,总投入资金1.5亿元。
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统筹分工协作
在自治区、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指导和支持下,资源县上下凝心聚力,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县委书记、县长和分管领导先后50多次深入梅溪镇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功能提升、风貌改造、产业集聚、环境整治、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工作部署和调研指导,并先后15次召集相关单位召开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明确各单位在推进示范镇建设中的职责及任务,同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二)科学定位,绘就发展蓝图
资源县委、县政府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桂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指导,坚持走“以人为本、优化布局、四化同步、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理念,依托梅溪镇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合自然环境、产业发展等元素,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型丹霞旅游名镇。一是完成了《资源县梅溪镇特色小镇专项规划》等规划,确定了“一轴、两区、两点”的规划布局,形成以点带线、以线辐面、全面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二是合理规划集镇商贸区、住宅区、教育医疗区、文化休闲区等功能区,使镇区的总体功能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三)群策群力,聚焦项目建设
资源县委、县政府明确责任要求和时间节点,落实具体措施,使乡镇跟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无缝对接,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保障了示范乡镇各项目的顺利推进。梅溪镇坚持把党建工作与示范乡镇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做到“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抓到底”,党员干部带头做表率,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项目建设。梅溪镇全体班子成员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带领工作小组的成员和梅溪街的党员、群众代表,以“5+2、白+黑、晴+雨”的工作干劲,采取“盯人员到位、盯工程进度、盯工程质量、盯安全保障”的有力措施,并及时做好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确保了项目顺利、迅速推进。
(四)夯实基础,提升服务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镇承接城市产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梅溪镇结合实际,严格按照市委赵乐秦书记提出的“城镇化建设要讲究‘里子’,重视内容”的指示精神,采取土地“生”一点、财政“挤”一点、上级“拨”一点、向外“引”一点、民间“聚”一点的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建设完善了一批道路交通、排水排污、垃圾处理、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完成了农行至开发区、鳌鱼庙至老街、林业站至车田屯、上庄塘道路、广场至新街等8条道路硬化与铺装,完成了集镇主街道人行步道和无障碍设施建设,配套完成交通道路标识及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设客运站、公共停车场、候车亭等交通服务设施,镇区路面宽敞明亮,行人车辆井然有序。修建占地面积达平方米、日处理污水量达吨的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管网米、雨水管网米以实现雨污分流;完善集镇区域生活供水设施。建设了集镇垃圾处理中心和大坨、胡家田等两个垃圾焚烧中心;新建5座公厕,其中,游客中心、咸水口加油站2座公厕达到2A级旅游公厕,文化广场公厕A级旅游公厕1座,汽车站、农贸市场等2座为标准公厕。对户农村危房进行改造;整治集镇区域危旧房40户;建设集镇新街防洪堤及护栏;修建占地平方米的农贸市场。新建一栋梅溪完小综合教学楼并对梅溪初中进行了修缮提升;建设了面积达平方米的梅溪文化广场;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大楼;建设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部,增配DR及彩超等医疗设备。全镇各村均建设了高标准卫生室,全镇新农合参保率达98%以上,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五)传承文化,全力助推旅游
梅溪镇结合资源县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工作,全力助推“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旅游服务提档升级,将丹霞元素融入到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中。一是按照“坡屋顶、马头墙、小青瓦、白粉墙、吊阳台、木格窗、骑楼廊”的桂北民居风格,融入喜上眉梢、花开富贵、福禄寿喜等传统文化,把丹山碧水与梅花融合,制作了梅溪镇的LOGO,对镇区主街道沿线多栋房屋进行立面改造,突出了浓郁的古镇特色。二是围绕突出功能性、景观性、公益性和门户性,在高速公路出口高标准建设了占地12亩的旅游集散中心,以千年古梅和丹霞山体为主体的形象大门融合了丹霞之魂——八角寨的雄奇与国花——梅花的坚贞高洁,成为了梅溪镇的新符号。建成后的旅游集散中心将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打造智慧旅游,有力推动资源县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更进一步完善资源县旅游基础设施、助推全域旅游。
(六)产城互动,推动经济发展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业支撑是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梅溪镇充分发挥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结合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逐步实现产业融合、产城互动发展。
一是特色农业助推城镇化。以精准扶贫为抓手,建立铜座、随滩两个农产品辐射中心点,辐射覆盖全镇13个行政村2万多农村群众。目前,全镇“三木”药材种植5.1万亩,金银花1.6万亩、白芨、玉冷水中药材1.2万亩、茶叶亩。创建茶叶、梅花鹿、虹鳟鱼、白芨等特色种植养殖示范基地13个,专业农业合作社58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以“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加快推进产业信息化建设,深化与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之间的校政合作,加快推进农村“互联网+”电商项目,进一步扩宽了金银花、菊花、资江雾尖、板鸭、豆腐乳等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
二是新型工业加速城镇化。以工业强镇为引擎,投资达1.2亿元的骊马石材厂占地亩,提供就业岗位个;投资达1亿元、装机1万千瓦的富源电站年发电量达2.5亿度,带动了全镇的30家中小水电站。
三是城镇化点亮生态旅游。与中铁建达成协议,一期投资7亿元推动八角寨创建5A级景区,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商、养、学”等旅游要素做好做足旅游文章。年,八角寨景区旅游接待人数达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万元。同时,依托银竹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天湖水库秀美山水风光,努力开发徒步体验、休闲养生等乡村旅游,全力将梅溪镇打造成湖南张家界—广西桂林精品旅游线上的明珠。
(七)建管并举,提升城镇形象
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承载能力的同时,梅溪镇强化城镇综合治理,优化镇区环境,提升镇区形象。聘请镇区城管中队特勤人员8名、环保工作人员20名,添置10台环卫三轮车、1台洒水车、3台垃圾清运车。组织开展集镇综合整治活动,清理垃圾余吨,拆除乱搭乱盖遮阳棚及违章建筑物35个。整理移动、电信等综合管线多米,新增果皮箱个,制定和完善了镇区和乡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目前全镇14个村(街)委聘请了名村级保洁员,修建垃圾收集点51座,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将城镇管理职责细化到个人。重点整治超门槛经营、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等;与镇区商户、居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逐步引导镇区商户、居民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逐步形成了镇区管理政府引导、专业队伍管理、居民配合,干群齐抓共管、共同维护的良好局面。通过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治理水平,营造了干净、整洁、美观的镇区环境。
取得成效
通过一年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建设,梅溪镇的生态环境、产业结构、文化建设、社会管理都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重塑镇貌——古镇更有“魅力”在示范镇带动作用下,越来越多周边村屯居民向镇区集聚。同时,桂北民居风格的立面改造,不仅让镇容镇貌焕然一新,也使整个城镇更加彰显文化底蕴。基础设施的强化,配套功能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承载能力。
产城互动——发展更具“活力”随着旅游业、工业、农业、商贸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和资兴高速公路的开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彰显,地处“两省三县四乡”中间地带的梅溪镇区域优势更加明显,到梅溪镇考察投资项目的客商日益增多,考察投资旅游观光服务产业的项目占比增大。
居民聚集——镇区更具“引力”随着镇区功能的优化和产业发展,人流、物流不断聚集,当地商贸活动也日益繁荣,越来越多的周边群众开始转向第三产业,由“农民”向“市民”转变。周末游、短途游民众和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大大促进了村民流入镇区定居意愿,镇区夜晚散步、跳广场舞的人群大量增加。
民生改善——保障更显“效力”交通道路、人畜安全饮水、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项目的优先实施,民政、新农合等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使梅溪镇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的持续改善,保证了广大群众共享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成果。
“实干就是能力,落实才是水平”。通过近一年来的努力建设,梅溪这座千年丹霞古镇焕发出了全新活力。“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今日的梅溪,正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沐浴下,迎着新时代的召唤,阔步前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