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之白城白城根据地创建

发展经济篇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没有经济实力做支撑,根据地建设各项任务难以完成。面对着接收后白城一穷二白面貌,群众缺衣少食困境,新生政权经费短缺困局。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经济、保证供给作为主要工作来抓。

一、财税政策助生产

1、整顿货币流通。在我党我军接收前后,白城地区货币流通混乱,市面上既有日伪政权滥发的伪满洲国币(民间俗称老头票、大绵羊票),也有苏军在东北发行的红军票,还有我民主政权发行的“东北地方流通券”、“吉江地方流通券”、“东北银行辽西地方流通券”、“嫩江省银行券”等。还有国民党敌特分子伪造的“东北地方流通券”,长岭胡匪伪造的货币,洮南胡匪印发的“洮南地方救急券”等,货币不统一,伪币、假币的流行,严重影响着经济发展,成为物价飞涨、物资短缺的重要因素。整顿货币流通秩序,成为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

年8、9月,大赉县公安局逮捕以“东北流通券”换取国民党特务伪造的“东北地方流通券”,运回大赉县余万元投入市场流通的董恩、徐乐群、王惠民等3人,并于10月将首犯董恩处决。

年3月8日,吉江行政主任公署扶余财经办事处转达吉江行政公署训令,为统一管理扶余境内接管之敌伪财产,统办扶余贸易公司公营商店及推行东北银行吉江流通券,特设吉江行署驻扶余财经办事处。年5月17日,扶余县政府通告转达吉江行署财字第14号通知:“东北银行地方流通券,原为我东北民主地区统一货币,自应与本区本地等价使用。今后在本区内,凡交易买卖及公私款项一律准予通用”。年6月3日,辽吉行署为整顿金融,活跃市场,决定辽吉区内一切公私交易,公款交纳,一律以东北银行辽西地方流通券为本位货币,其它货币除东北银行地方流通券、苏联红军票及伪满币外,一律禁止在本区流通。原辽北省第一专署兑换券及吉江流通券均由东北银行辽吉分行兑换收回。年8月中旬,辽吉行署电令各地登记已被停用的红军票,登记按百元、十元、五元等三种,以谋求救济。年1月25日,辽北省政府公布,一律禁用国民政府发行的九省流通券。

2、税收调节促生产。年夏季,辽吉行署发布减轻工商业营业税,鼓励纺织、畜牧业、兴建农村集市。决定本年秋季营业税减半征收。新建集市之工商业不论开设工厂、商店、作坊、摊贩,一律免收营业税一年。洮南县政府规定,凡从年11月份新开业的商品作坊,其营业税均减半征收,愿到乡下开设商店或贩卖货物的行商小贩,一律免税一年。同时规定,自年12月起,对一切营业税、产销税进行大幅度减免,将营业税减到最低限度,按规定洮南每月应征营业税40万元,减免后只征收20万元。而年上半年实际每月只征收16万元,下半年按物价指数应征万元,实际征收40万元,减少85.7%。年2月中旬,辽北省为节约粮食,保证军粮民食,支援战争胜利,决定凡是公营及半公营之烧锅,一律停烧。私营烧锅,也要照原产减半生产,并停止新开烧锅。增加酒税%。年3月21日,辽北省税务局长联席会议确定今后的税务政策:只收营业税、地方税、进出口税。并提出,外省来我省购买货物,我省应争取他们用实物来换,若用钞票,即征收定额的地方税。年4月2日,辽北省政府颁布布告,修订辽吉行署颁布的税目税率条例,新条例规定,凡东北解放区内各省进出本省之货物,一律不再纳税。但严禁物资流向敌占区。规定增加粮食、盐、迷信品税。营业税照旧。年1月21日,辽北省政府颁布《辽北省流动营业税暂行办法》。

3、贷款支持生产。年8月11日,长春国民党行营单方面宣布停止使用苏联红军票,使解放区工商业者遭受很大损失。辽吉行署一方面对国民党当局提出严厉抗议,另一方面拨款万元,解决苏军红军票停用后工商业困难。并制订红军票停用后,救济中小工商业贷款办法。年2月2日,在辽北省成立大会上,闫宝航阐述政府施政方针,第二条是解决农民春耕困难,计划发放农贷万元。同月辽北省政府无利贷给农民棉籽,鼓励农民种棉花,以解决急需。年3月15日,辽北省春耕运动委员会第一次常委会决定,将6万犁铧低价贷发农村,将1头牲口赠给农民。年5月上旬,辽北省实业厅公布分配给各专区的农贷数字:一专区万元,二专区万元,四专区万区,五专区万元。

4、节减行政支出。年2月6日,辽吉军区发出《关于年上半年军事工作方针与基本要求的训令》提出“健全后勤工作,实行生产节约,保证供给,反对贪污浪费”。同月10日,辽北省政府本着“节约粮食”的精神,对机关、部队、学校、团体等干部、工人、战士实行新的粮食供给标准中规定,除伤病员外,各级干部一律取消细粮供应。同月16日,辽北省第四专署召开的县长联席会议讨论财政节约、春耕生产问题。闫宝航到会讲话号召“发展生产,节衣缩食、艰苦奋斗、支援前线”。年3月15日,辽吉省委、辽北省政府召开省区机关干部大会,号召响应东北局及西满分局生产节约号召,干部要全体动员,争做模范。本月,四地委机关订出生产节约计划,自4月份起,要达到除粮食、被服外,其他费用全部自给。年3月20日,辽吉省委发表《通告》,经省委常委会决定,成立省财经委员会,省直属机关生产节约委员会。由陶铸任财经委主任委员,朱其文任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由高鹏任生产节约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思华任生产节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年7月12日,辽吉省委发出《为努力实现新的财政工作决定的指示》要求:各级机关今后要进一步“扩大发展自给程度,使之由部分自给迅速走上全部自给”。“下半年普遍做到经费完全自给,明年争取做到粮食、补助半自给或完全自给”。

二、开展农业大生产运动

辽吉省委在领导土地改革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扶持农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年6月上旬,辽吉行署号召各县雨后抢种,要求所有机关部队暂停运输,用牲口、车辆、人力帮助老百姓抢种三天。9月19日,辽吉省委从机关用畜中精减8头,交与洮南县政府,支援农业秋收。20日,辽吉省委发出指示,要求各级机关、部队尽量抽调机关用畜,无代价发给缺畜农民,解决生产急需。24日,辽吉行署、军区从各专署、军分区机关部队抽调1多头牲畜,无代价赠给农民,用于农业生产。秋季,洮安、洮北、瞻榆三县试种棉花获得较好收成。年元旦,辽吉省委明确提出,要把发展大生产,解决财政困难,坚持长期斗争作为全年的四项任务之一认真抓好。3月15日辽北省政府召集党、政、民三方联席会议,成立春耕生产委员会,省主席闫宝航任主任委员,副主席朱其文任副主任委员。王思华、魏兆麟、黎明、许立群为常委;邓华、高鹏、于文清、郭峰、徐公振、喻屏、高体乾、李更新为执行委员。随后,省政府颁布《农业生产条例》和《辽北省春耕动员委员会条例》。3月18日,闫宝航发布动员春耕生产的《告农民同胞书》,宣布:地权归分地者永远所有,减少农业税,“当年公粮减少十分之一”,“凡耕种无主之生荒者,除土地收获为其所有外,并取得土地所有权,政府免收公粮三年”;号召农民多种地、多打粮、勤劳致富,支援爱国自卫战争。地、县也分别成立春耕生产运动委员会,派出大批生产工作队到农村,推动大生产运动。各级领导干部纷纷下乡帮助群众出主意、想办法,组织春耕生产。4月初,闫宝航、于文清先后到洮安县三合区三合村和宝山区五家户村访问群众、检查春耕;王思华、徐公振等分别率工作组到乡间帮助群众组织生产。洮安、洮南、安广等县广泛开展开荒增产运动。为了减轻农民负担,辽吉四专区地直机关和军分区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每人种一亩地,开荒种地7亩。洮北县翻身农民为解决生产中的人力、畜力不足困难,自发组织起劳动互助、换工播种的组织形式,“忙工还忙工,闲工还闲工,人吃马喂合理负担”。辽吉省委及时总结其劳动互助经验,发出“换工搭犋,互助代耕”的号召,在洮安、洮南、开通、瞻榆等县推广,取得较好效果,为建国后全区农村生产互助合作运动,提供了经验。

年1月,辽吉省委机关迁往郑家屯,在白城成立辽吉后方工作委员会和辽北省后方委员会,代表省委、省政府领导洮安等11县(旗)工作。后工委成立后,提出“生产第一、种上第一”,“为完成增产20%的指标而奋斗”的号召,要求各地掀起生产高潮。4月11日,辽吉省后工委书记喻屏在洮安县召开的第三届农民代表大会上作题为《扫除顾虑、勤劳发家》讲话,号召农民群众积极生产,把根据地建设得繁荣富强。为响应省委发出的“突击开荒及时种地,超过耕地万亩,打粮万石”的号召,洮安县镇西村10天开荒2.1万亩;安广县一个月播种94.5万亩,开荒9万亩;洮南县黑水、向阳、大通三个区,平均每人增开一亩荒地;突泉县播种耕地63万亩后,又开荒30万亩。瞻榆县召开0人参加的农民代表大会,进行春耕生产总动员,全县耕地面积扩大90万亩。夏季,因洪涝、雹打部分农田受灾,铲趟不及时造成部分农田撂荒。省后工委及时发出《抢救撂荒,克服灾害》指示,广大干部群众和妇女、老人、小孩紧急行动,采取换工互助等措施,抓紧铲趟,补种秋季作物,抢救撂荒和受灾地,有效减轻损失程度,大灾之年获丰收,全区打粮万石。

三、大力发展城乡工商业

白城地区工业当时仅有烧锅、油坊、铧炉、木铺之类的手工业和零星修配业,几乎一切生产和生活必需品外进。商品流通不畅,农村想要一根针、一条线都要进城,想理发,剃头刀没有。为了发展商品经济,辽吉省委省政府(行署)强化措施促生产。

组织群众搞纺织。年11月11日,辽吉行署主任朱其文在专员县长联席会议提出,大力发展以纺织业为中心的各种日用必需品的合作经营,在全区城乡范围内开展全民纺织运动。白城子以三十户(洮东)为基地向瓦房、突泉推广;赉北县应先利用本地产棉在中心地区把纺织业刺激起来;洮南、大赉等县城区,利用现有的基础,把纺织业推向农村,成为农村群众的副业生产。辽吉行署及时拨款0万元作为投资贷款,调拨1.5万斤棉花扶持纺织业发展。洮南县城关区发动妇女1多人参加纺织,织布机达余台;大通区组织四海屯农村妇女多人,纺车台搞纺织。年10月,辽吉实业公司(公营)建立裕民纺织厂,扶持指导民办手工织布业的发展。大赉县城区发展到余台织布机,户纺织户,日产土布0余匹,除满足本地需求,还远销齐齐哈尔等地。乾安县半年时间,手工织布由18家增加到28家。到年上半年,白城各县基本解决布料短缺困难。

布建农村集市。为了沟通城乡商贸,繁荣农村,辽吉行署决定:“各县(旗)在农村的适当地点建立与发展集市”,“所有公营企业、特别是实业公司要有计划地用物资去支援,并用购买政策提高农民赶集的积极性”。从年冬到年春,白城各县(旗)在城镇和区乡建立集市。洮安县实业公司在三十户和六十户村开辟逢五、逢十为集日的集市,廉价出售火柴、豆油、棉花、布匹等大批生活品,满足农民需求。

创建实业公司。辽吉行署在法库时,曾利用没收的敌伪资财,创建西满实业公司。到洮南后改为辽吉实业公司。并在各县相继成立分公司,承担着开展贸易、组织货源、挖掘资源、沟通城乡、平抑物价、调剂金融、扶助私人工商业的职责和促进生产发展的任务。年冬,国民党飞机轰炸白城子,造成发电厂停电,榨油、碾米业受到影响,几种食品供应不足,物价上涨。洮安县实业公司开设的永信商行将控制的大量日用品以低价投放市场,缓解了市场紧张状况。

四、保护私人工商业

年7月土改运动进入“砍挖”阶段后,一些地方发生侵犯私人工商业现象。大赉县农民进城清算裕民公司等7家商店、3家皮铺、3家木匠铺、5家粮米铺、1家磨米房和1家鱼店,合计金额余万元。镇东县40家私营工商业遭到侵犯。一时造成工商业者恐慌。对此,辽吉省委立即向地、县委发出指示:“制止城市的清算斗争”。辽北省政府颁发布告规定:(一)地主兼私人工商业者,除农村中所有土地财产由农会负责接收分配外,其工商业部分,应予保留,不得接收;(二)所有城镇私营业者,除确有证据系大汉奸、大恶霸所经营者,得专署以上批准可以清算接收外,一律不得清算,并予以保护;(三)土改中,地主为逃避斗争,化形为工商业者,农会有权清算斗争,但不能直接进城逮捕,可要求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协助送回农村,交农会清算斗争,其已化形为工商业的部分,可酌予保留,使其今后能以此维护生活;(四)凡长期居住城镇的小地主,只接收其在乡村的土地财产,不得再进城逮捕与挖底产,在城市的自由职业者,更不能因其在乡村置有土地而加以侵犯。省政府要求,城镇不应运用农村的斗争方式,以农村阶级斗争的办法施之于城镇的应立即停止。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规定得到有效执行,被侵犯的工商业者得到经济补偿。各地还通过召开商民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保护工商业者的政策。前郭旗召开多人参加的工商业者会议,旗委书记南阶池在讲话中重申:“今后除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和买办资本的工商业外,只要遵守政府法令,保证不斗,并保证其人权财权,希望大家安心做买卖”。白城子不仅对侵犯的工商业者全部补偿,还将市中心海明大路边的原东北商店、胜利鞋店、明仁教育馆旧址、城防司令部四座房子转让商号,并于马路两旁全线设立个路灯,提供夜市照明。

明确政策,补偿损失,曾一度停滞的私人工商业积极性高涨起来,旧的复业、新的不断增加。洮南城原有南北市场找不到一个摊床的空隙,街基上找不到空隙的店铺,原有妓院被取缔改为豆腐坊、弹棉厂和饭店。开通城区新增38家工商业。镇赉(年8月,镇东县与赉北县合并而成)先后恢复增加多家商铺。

在保护私人工商业方面,辽吉行署提出:“在扶持与发展私人经济的方针下,必须照顾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保护私人财产,改善工人待遇。一面刺激私人资本的发展,一面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工人生活待遇要适当改善,也要适当保障”。要求注重调整劳资关系,规定工人工资标准以每人每年收入能养活二三口人为原则。白城多数县实行劳资双方分红制,劳资双方利益得到兼顾,激发经营、生产两个积极性。到年底,白城子商铺达0多家,洮南1多家。全区8个主要城镇(洮安、洮南、大赉、安广、前郭旗、开通、瞻榆、洮北),以年以前和私人工商业户数户为,其发展趋势指数: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1月,;2月,。8个月发展到%。其中粮油栈、皮坊、油坊、针织等民需加工制造业为最多、发展更快,发展指数由年7月的,到年2月达到;物品购买业由发展到;承揽业由发展到。全区工商业迅速发展,不仅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并为支持前线提供财物保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chengshizx.com/bcszy/5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