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我校在文科教学中心厚德厅举办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白城分院揭牌仪式。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党组书记、院长邵汉明,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惠洲,白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红霞,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静波,我校副校长梅泽民,省社科院市州分院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于德偶,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丁晓燕,白城市宣传部副部长于鸿丽,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冯明臣,省社科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揭牌仪式。分院各基地负责人及其成员,我校师生百余人参加揭牌仪式。我校副校长梅泽民主持揭牌仪式。
会上,首先杨静波宣读了《关于成立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白城分院的决定》。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白城分院下设西部草原文化研究基地、西部生态文明研究基地、西部特色文化研究基地、西部精准扶贫研究基地。接着,邵汉明与刘惠洲共同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白城分院揭牌。接下来,于德偶宣布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白城分院院长、副院长、研究基地负责人名单》,杨静波和梅泽民为分院院长,于鸿丽和冯明臣为副院长。随后,与会领导分别为分院院长、副院长、研究基地负责人颁发了聘书,授予了牌匾。
邵汉明在仪式上讲话,他指出,市州社科院分院建设是省社科院特色型智库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白城分院及研究基地的建立是抓落实的具体体现,希望白城分院的领导和科研人员要高度重视,把分院的工作落到实处,富有成效地开展研究,为吉林省的振兴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刘惠洲在仪式上致辞,他说,省社科院白城分院设立在我校,对我校来说,是创立了一个新的院校合作发展模式,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性时刻。从今天开始,我校与省社科院将在学科建设、基地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这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刘惠洲指出,学校现有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平台24个,其中,省级研究平台7个,包括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特色文化研究基地2个,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1个。省社科院白城分院及四个基地设立在我校,不仅使学校的基地数量有所增加,而且基地类别也更加多样化,在合作方式上也是一个创新。每个基地的研究团队都由省社科院、我校和白城市专家学者组成,这是一个高级别、高质量的联合团队,对促进我校乃至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促进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刘惠洲强调,学校将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彰显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以省社科院白城分院及四个基地为依托,打造由省社科院、我校和白城市专家学者组成的高水平联合团队,立足白城,助力发展,使吉林省社科院白城分院尽快发展成为地方新型智库,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为白城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以及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刘红霞在仪式上讲话,她充分肯定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白城分院建立的意义,并对白城分院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紧跟导向,在明确职责上不断努力;二是准确切入,在发展大局上不断发力;三是自我强化,在建设一流队伍上不断聚力,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术生态。
梅泽民在主持时指出,为了更好地推进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决定由省社科院、我校、白城市联合建立白城分院,并把白城分院设立在我校,这充分体现了省社会科学院对白城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白城分院的成立,为白城市、我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对促进我校和白城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以及白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基地负责人代表周伟萍、赵光远和我校基地负责人代表邹义勐、康建强分别在仪式上作了表态发言。
揭牌仪式结束后,召开了白城分院各基地负责人及其组成人员项目对接会,我校副校长梅泽民主持会议,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静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丁晓燕先后发言。
揭牌仪式现场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邵汉明(右)和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惠洲(左)共同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白城分院揭牌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党组书记、院长邵汉明讲话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惠洲致辞
白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红霞讲话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静波宣读《关于成立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白城分院的决定》
我校副校长梅泽民主持揭牌仪式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市州分院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于德偶宣布《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白城分院院长、副院长、研究基地负责人名单》
审核:崔凤午
撰稿:卢明霞
摄影:学生记者邱睿
(科研处)
本期编辑:刘金岩、王欣蕊
白城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