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手暖心更暖李克强总理春节前夕考察

年2月24日,农历正月初九,随着外出打工的人们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可就在前不久,农历年腊月二十七,这个小县城因为李克强总理的到来而沸腾。

2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考察。这是2月12日,李克强在镇赉县英华村看望慰问贫困户,同村民亲切交谈的场景

一路白雪皑皑,一路暖意融融。

2月12日,李克强总理冒着零下21℃的严寒,来到了镇赉县建平乡英华村看望贫困群众,为贫困群众送去了年货,在火炕上与贫困群众盘腿唠家常,为村里的脱贫致富出谋划策。

2月23日,记者来到这个小村庄,沿着李克强总理的足迹,感受大国总理的人民情怀。

01“总理给我家送来了年货”

李有才是李克强总理来到英华村走访的第一户贫困户,记者到他家时不巧赶上李有才去县里补牙。他的老伴儿姜桂凤正在打扫院子,见到记者走进来,她赶紧扔下扫帚迎了上去。

“走,跟我进屋看看总理坐过的炕。”说着姜桂凤便热情地拉着记者进了屋。姜桂凤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家的炕成了村里的“景点”,不少村民专程跑到她家的炕上,在李克强总理当天坐过的位置坐一坐,照张相。

“总理一进来就跟我握手,他的手特别暖,握着他的手我心里暖和得很。”说起这些姜桂凤高兴地把手摆了又摆。她告诉记者,总理一到她家就查看她家的口粮,询问她家的取暖情况,她和老伴儿都一一做了回答。当掀开锅盖看到锅里冒着热气的粘豆包时总理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对了,总理还给我们送来了两条胖头鱼、两袋米、两袋柿子、两捆粉条,并祝我们年年有余、事事顺心。”虽然已经过去了许多天,但已经70多岁的姜桂凤却将当天的情景记得清清楚楚。

采访过程中,姜桂凤一直对记者说,政府的政策好,要不是政府对她家的帮助,他们的日子肯定没现在好过。

以前身体还算硬朗的李有才老两口,在三个生活同样不太富裕的孩子的帮衬下,生活勉强过得去。谁曾想,年李有才患上了脑血栓,尽管孩子们尽力帮,但高额的治疗费让李有才家仍陷入了困境。那一年,村中将李有才老两口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总理得知我家的致贫原因以后,问我现在看病贵不贵。我告诉他现在政府政策好,我们现在看病不花钱,总理听了以后点了点头,嘱咐我们俩要保重身体。”说起这些,姜桂凤高兴地笑了起来。

采访到最后,姜桂凤告诉记者,能见到总理,她感到非常荣幸。希望总理还能来她家,到那时她一定要做自己拿手的粘豆包给总理吃。

02

炕头上的座谈会

李有才夫妇坐在李克强总理召开过座谈会的炕头上接受记者采访

在李有才家的炕头上,李克强总理与村民代表们召开了一次生动的座谈会。

“开座谈会的时候我就坐在总理旁边,那感觉老激动了。”说完这些,英华村党支部书记石洪波笑了起来。

石洪波向记者介绍,当天总理就村内的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向他进行了详细询问。当听到目前村内成立了养鹅合作社、养羊合作社、光伏发电等项目之后,总理满意地点了点头,并鼓励村干部继续带领村民们在村内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今年57岁的杜仁喜也是当天参加座谈会的村民代表之一,他告诉记者,那天他是一路小跑去李有才家的。

在同村中人眼中,有两个乖巧又孝顺的女儿的杜仁喜是幸福的。但是杜仁喜却被两个孩子的学费压得喘不过气来,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杜仁喜一家祖祖辈辈都在英华村生活,全家的开销全靠家中十几亩低产玉米地和他打一些零工来维持,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年大女儿高考失利,老师们都劝她再复读一年,但面对即将升高中的妹妹和家中的微薄收入,她放弃了复读,选择了长春的一所大专就读。因为这件事,杜仁喜一直对大女儿心怀愧疚。“之前的那段日子太困难了,孩子打电话我都心里一紧,因为一打电话肯定就是到了学校要交钱的时候了。”说起这些杜仁喜红了眼圈。

年,村干部了解到杜仁喜家的情况后,将他家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了教育补贴,为他解决了最大的难题,并在年年底脱了贫。

对于村中让自己脱贫的评议决定,杜仁喜非常认可。“政府虽然让我脱了贫,但该享受的政策我还能享受到。政府拉了我一把,我也要自己努力把孩子供出来。”杜仁喜告诉记者,他的两个孩子在学校都非常努力,大女儿专升本考取了东北师范大学的本科,毕业后在长春一家公司做会计,一个月的工资能有元。小女儿在北华大学读书,马上也要毕业了。

“总理听我讲完后立马向我伸出了大拇指,说我在农村能供出两个大学生真是不容易。”杜仁喜告诉记者,总理还告诉他,现在国家困难的群众还有很多,脱贫致富还是要靠自己。

“现在国家政策好,我干得也有劲儿。”杜仁喜告诉记者,等他小女儿大学毕业之后,他不打算再外出打工了,他准备借着县里搞庭院经济的机会,在自家院中修两个大棚,种些蔬菜增加收入。“我在自己院子里盖大棚,政府还按照每平方米一元的标准给我补贴。”杜仁喜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

03脱贫摘帽有底气

作为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目前,镇赉县全县还有33个贫困村,贫困人口人。年是镇赉县的摘帽之年,时间紧、任务重,但镇赉干部们对于脱贫摘帽却是底气十足。

他们的底气从何而来?这还要从县内一以贯之的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说起。

“我们县耕地面积虽多,但大多都是盐碱地,产量非常低,不适宜搞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但是我们县光照条件非常好,吉林省气象局曾经做过统计,镇赉县的日照时数、辐射量居吉林省第一位,所以光伏发电成为我们县最具有优势、最有发展前景的希望产业。”镇赉县扶贫办副主任鞠德岩告诉记者。

目前县内已经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1亿元,为每个贫困村建设一个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据测算,每个村年可实现集体收益60万元。通过光伏发电产生的收益主要用于覆盖82个贫困村的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可增收元以上。

同时,在县内“一村一品”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带动下,通过农户自筹加财政补贴的方式,支持县内户贫困户建设日光棚栋,实现户均增收1元,打造了助力脱贫增收的“新引擎”。

“东北的农民家中院子面积都非常大,如果一直闲置非常可惜。”鞠德岩告诉记者,为了充分利用农家的土地,县里鼓励农户将自己的庭院进行合理规划,积极发展庭院经济。目前,全县发展庭院种植业的农户共有户,其中贫困户户;发展庭院养殖业户,其中贫困户户。对于贫困户,按照每平方米补贴一元的标准对其进行补贴。

而李克强总理牵挂的英华村也紧紧跟随着全县脱贫攻坚的总步伐。

“我们村的老百姓都非常淳朴、勤劳,对于我们村的脱贫出列,我很有底气。”县政务服务中心派驻到英华村的第一书记王海军告诉记者。

“年,我们村完成了街道修整工程,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年我们整合资金万元,建成了惠及人的农旺牧业小区扶贫产业项目;年,整合资金96万元建成了君子兰种植项目;整合50万元扶贫资金,投入到村内养鹅合作社;我们积极落实县内光伏扶贫政策,人均可分红元以上……”一个个项目讲下来,王海军的语气里充满了自信。

“总理这么忙还在春节前来看我们,这是对我们基层扶贫干部极大的鼓舞。在座谈时,老百姓发自内心感谢干部们对自己的帮助。我想这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王海军激动地说。

总理的到来,温暖了群众和基层干部的心,相信在勤劳、质朴、务实的镇赉人的共同努力下,镇赉扶贫人将会底气十足地面对之后的脱贫攻坚战,并终将取得胜利!

编辑:王健任张琼文

校对:韩世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chengshizx.com/bcszy/7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