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近年来,白城市国税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氛围愈发浓厚,文明之风逐步形成,并在文明创建的过程中结出了丰硕果实。日前,白城市国税局机关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这已经是该局连续第三次获得此项殊荣。几年来,白城市国税局风雨满路载誉满途,文明之花遍地开放,系统11个单位均获得省级以上文明单位,市局机关先后被评为“省级模范集体”、“全省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
立足党建引领,指引文明方向。
白城市国税局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把“政治立税、党建强税”贯穿到税收工作始终,把“传递党的声音、构建从严治党格局”作为文明创建工作的灵魂工程。
梳理完善党建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机关委员会议事规则》、《“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学习活动日制度》等10多项制度办法,使各项党建工作及党内组织生活不跑偏方向、不脱离正轨。
深入打造“税徽映党旗”党建工作品牌,全面实施“基层党建规范年、推进年、提升年”三年规划,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被省局“”工程确定为省级党建示范点培树对象,党建工作在市直机关85个部门年度考评中位列第一。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构建起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廉政惩防体系,政治生态得到进一步净化;将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在重要时间节点及时发通知、出禁令,严把廉政关,织密“防护网”。
抓实队伍建设,筑牢文明根基。
抓班子。白城市国税局以建设“六型班子”为抓手,不断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年市局党组成员主讲专题党课7次,深入基层开展十九大宣讲7次,组织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10次,开展党员干部理论学习29期,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道德素养进一步提高,切实发挥了领导班子“领头雁”的表率作用;建立科学规范的后备干部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班子科级后备干部管理,培养造就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堪当重任、有发展潜力的后备干部队伍。
抓思想。该局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税务干部理想信念得到进一步坚定。
抓道德。定期举办道德讲堂活动,大力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组织干部职工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场所,培育干部职工文明、向上、向善、向廉的道德情操,倡导忠于职守、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抓业务。按需开展针对性、点单式培训,年度,市局共组织各类培训班55期,培训干部多人次。坚持以考促训、以赛促学,连续举办两届“税收业务知识竞赛”,积极参加省局组织的“业务大比武”和“”专业人才培养工程,被省局评为优秀组织奖,税务干部岗位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抓未来。高度重视青年干部的培养,与共青团白城市委员会联合在全市国税系统青年干部中实施以“助力成长、助推发展”为主题的“双助”工程,通过“打样子、树立标杆,搭台子、施展才华,结对子、传承共进,压担子、磨砺心智”四个载体,为青年干部搭建成长进步平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使广大青年干部切实凝聚心力、提升能力、激发活力,为青年干部扎根国税、建功立业注入了不竭动力,此项工作被《中国税务报》头版报道。
坚持文化润税,凝聚文明之魂。
文明创建,文化先行。白城市国税局始终将文化建设作为促进文明创建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将文化建设渗透于各项税收工作之中,根据工作实际提炼出白城国税“实”文化品牌,以“实”为内核,以“实”为引领,努力建设实心国税、实在国税、实干国税和实绩国税。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系统内组织开展“白城国税榜样”和“四好家庭”、“十佳青年税官”评选活动,加大“最美国税人”宣传推介力度,号召全市国税干部“学最美、明职责、做奉献”,系统有5名干部入选“白城好人”,1名干部入选“吉林好人”,营造了“学习榜样、比照先进、查找不足、争先赶超”的浓厚氛围。
丰富活动载体,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组织红色党性锤炼教育、“七一”演讲比赛、“羽税同行”迎十一羽毛球赛、“品书香、常悦读”等文体活动,丰富干部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凝聚力量。
打造优美环境,完善图书室、健身房等基础设施,对办公楼进行维修改造,为干部职工营造了优美、整洁、有序的办公环境。
履行社会责任,传播文明风尚。
白城国税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奉献爱心,传递正能量,弘扬文明新风尚。
组建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义务植树、无偿献血、看望儿童福利院孤儿、关爱空巢老人、为社区困难群众“点亮微心愿”、为吉林永吉受灾群众捐款等活动,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在各办税服务厅开展“一杯热水温暖一个冬季”爱心公益活动,免费为环卫工人提供休息场所和热水,以一个微笑拉近距离,以一处小屋抵御风寒,以一杯热水温暖心灵,让环卫工人在这个冬季温暖起来。
开展精准扶贫,坚持扶贫先扶智,派遣骨干人员驻包保村通榆县开通镇路杨村进行项目指导,为包保村捐建了电教室,建立无线广播电台,宣传扶贫政策和惠农措施,举办畜牧养殖技术知识培训,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与省、市两级电业部门沟通协调农网改造工程,通过扎实有效的帮扶措施和包保村群众的双手努力,路杨村已作为第一批脱贫村脱贫摘帽。
推进便民办税,遍吹文明春风。
白城国税将文明创建工作融入到了纳税服务过程中,坚持服务与文明并行,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持续优化纳税服务水平,用国税人的努力换纳税人的满意。
不断深化国、地税合作,积极探索、拓展服务渠道和内容,通过联合办税持续疏通服务上的“末梢堵塞”和“关节痛点”,切实解决纳税人“来回跑”“两头跑”等问题,让纳税人“走进一个厅、来到一个窗、办理两家事”。
通过大力推行首问责任制、“一站式”“一窗式”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同城通办等便利纳税人的服务措施,进一步推进了纳税服务便民化,减轻了纳税人负担。
探索社会化办税服务新路子,携手地税局和邮政公司联合共建便民办税服务站,打造“互联网+税务+邮政”服务品牌,为纳税人建立“家门口的税务局”,办税模式实现多元化。三方共建便民办税服务站的做法大大便利了纳税人,得到了省局主要领导的肯定批示,在吉林省国税局年度创新项目评审中获评优秀创新项目,被《吉林日报》、搜狐网、吉网等各大媒体纷纷报道。
为了让纳税人“多走网路、少走马路”,在全市范围内推出发票“网上申领,邮政寄递”,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完成发票申领,大大节省了纳税人的时间。
坚持大局导向、服务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出台40条加强税收软环境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作措施,以制度确保软环境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使纳税人的获得感、信任感、满足感、荣誉感和权利感持续增强。该局税收软环境建设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的普遍认可,被白城市软环境办、督查指挥中心多次通报表扬,并被吉林省国税局评为税收软环境建设标兵单位。
和谐税收新气象,文明花开耀税徽。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白城国税人跋滩涉险、上下求索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他们正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和勇往直前的豪迈之情,乘着文明创建的东风,让文明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郝凤山王鹏蔺敬帅)
文明吉林风采∣文明就在您身边长按,识别白癜风专家刘云涛北京哪个医院是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