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真扶贫点点滴滴暖民心市住房公积

专科治疗白癜风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81018/6587729.html

“喂,颜主任,有个事想请您帮帮忙。今天我在工地上摔了一跤,但老板说医药费赔不了多少。我们农村人嘴笨,不知道说话,您看能不能来一趟,帮我跟对方谈一谈。”

“严不严重呀?别急,我明天找时间过来,万一走不开,就请同事过来。”

11月3日下午,正在开会的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公积金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颜军,接到帮扶对象成瑞阳打来的求助电话,上个月对方将地里的谷子收完后,前往韶山打临工补贴家用。没想到,不出一个月便出了意外,向其寻求帮助。“遇到困难,能第一时间想到我们帮扶责任人,这是一份信任,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份责任。”颜军感慨,这是他们帮扶路上最珍贵的收获。

+

湘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颜军到杨梅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与村“两委”同志和驻村工作队同志共同研究当前工作,现场解决“回头看”发现的问题。

自年与湘乡市栗山镇杨梅村结对帮扶后,公积金中心脚踏实地真扶贫,不仅帮助村里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出资出力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在这里有看得见的,又有看不见的。看得见的是,杨梅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看不见的是,扶贫干部已经走进了帮扶对象的心里。杨梅村连续3年荣获湘乡市社会综合治理先进村。

+

湘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颜军走访慰问建档立卡贫困户。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走进杨梅村,5米宽的石河大道,是村民出行的主干道;村部健身广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在外闯荡的村民,回村办起了养殖场,果园的建设也在计划中;山塘有水,土地有产出,村民有事干,生活便有了指望。谁能想到,三年前这里曾是个软弱涣散村。

+

湘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员干部走访慰问建档立卡贫困户。

杨梅村地处栗山镇东北方向,北临国道,年由原金银、杨梅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面积3平方公里,人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45户共人。

“我们刚到村上的时候,石河大道仅4米宽,会车都很困难。”公积金中心干部王鑫被派驻到这里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及第一书记时,对杨梅村的状况印象十分深刻:基础设施薄弱,村务混乱,村民频频上访。

“这里不仅道路不宽,偏远一点的村民用电都有困难,用电饭煲煮饭都煮不熟。”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查,王鑫发现:

1

这里还存在渠道不畅、山塘蓄水能力弱、供电不足、路灯不亮等系列基础设施问题,尤其是农田灌溉问题涉及面较广。

2

以旱地为主的杨梅村,农田灌溉依靠山塘,由于年久未得到有效的清淤,山塘蓄水不足,导致农田常年缺水,亩产不高。

在公积金中心党组的领导下,王鑫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对村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年-年三年驻村工作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是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改造变压器,增建机埠,整修渠道,山塘清淤,广场硬化,耕地平整……对杨梅村来说,每一项都是村民期盼的大事,但每一项都需要一笔不小的投入。

如何解决资金问题?一方面,公积金中心积极与村委会对接,共同努力争取上级资金;另一方面,公积金中心每年列出一定的扶贫专项资金,仅山塘整修这一项,从年开始每年的固定投入就有20万元,加上后盾单位支持,杨梅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提档升级。

年以来,修扩建道路6公里,整修山塘66口,整修南灌溉渠2公里,安装路灯50盏,变压器升级改造,新建南拓机埠,建设文化广场……经过三年的努力,杨梅村基础设施实现了提档升级,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制度规范产业发展

一个村要发展,除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规范内部管理。

+

湘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员干部走访慰问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此,公积金中心驻村工作队从抓制度建设开始,协助指导村支两委全面健全完善村级组织内部管理和议事决策机制,落实村支两委联席会、周例会、值班等工作制度,加强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健全村级“小微权利清单”和岗位目标责任,经济审计“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同时,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制定“四会一约”,即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和村规民约,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比活动,送戏下乡慰问演出,引导村民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了班子团结,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级事务逐渐规范,这些都只是公积金中心在杨梅村开展的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要实现脱贫,必定要发展产业,依靠产业。

杨梅村地理位置较偏远,大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无集体经济,这是劣势;土壤适合种植优质水稻,山塘数量多,夏季山塘水可用于农田灌溉,冬季可发展养殖业,这是优势。如何扬长避短,将比较优势放大,带动村民发展产业?

公积金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颜军多次专题调研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并组织村支两委到湘潭县中路铺镇柳桥村学习产业发展经验,组织邀请公积金中心到雨湖区楠竹山镇挂职干部来杨梅村介绍推广产业扶贫项目。

“我们引导村上致富带头人流转土地,发展家庭农场,新成立了刘家庄珍禽生态养殖繁育场和陈银军家庭农场,规模也越来越大。”颜军说,产业扶持在摸索中前进。

年该村有水稻种植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社、水产养殖合作社4家。他们以点带面,扶持发展水稻、生猪、畜牧水产、鱼苗、蔬菜、油茶等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引导农户和贫困户加入产业化经营,为他们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和农技专家现场指导,从输血扶贫转变到造血扶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根据目前情况来看,杨梅村年村民人均收入预计可达元,相比年可提高一倍。

精准帮扶因人施策

脱贫攻坚,关键是要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精准帮扶。

杨梅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不算多,全村共人45户,不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但精准脱贫一户都不能落下。

+

杨梅村文化健身广场建成。

“他们大多是疾病、意外致残等原因,导致家庭丧失主要劳动力,从而致贫。”公积金中心第一党支部的支部书记毛丰丰说,联点帮扶工作刚开始,党员干部们就一户户走访,针对致贫原因不同,将贫困对象进行梳理分类,建立《脱贫攻坚“一户一策”政策落实表》,在随后的这三年时间里,根据每一户的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地帮助。

30岁出头的彭军,是杨梅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年级较小的一位。年发生在西藏的一场车祸,让这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全身瘫痪。由于发生意外之前,彭军已经离异,独自抚养女儿。出事后,他们两父女,只能靠年迈的父母照顾。顶梁柱一下子塌了,女儿上幼儿园的学费,加上自己还需后续治疗,彭军的家庭不堪重负。

怎样帮扶才能让他和他的家庭实现脱贫,这不仅仅是帮扶责任人一个人的事,公积金中心的党员干部纷纷行动起来。

1

部分人员为他组织网上筹款,部分人员为他申请低保等兜底保障政策,部分人员积极与村委会沟通,为其免费承包了一口山塘,并出资为其购买了元鱼苗。

2

今年9月,彭军的女儿到了上小学的年级,可今后的教育开支,成了压在他心里的石头。公积金中心一支部向支部所有党员发出倡议,公积金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颜军带头捐款,总共筹集善款元用于彭军女儿的学习开支,并计划对彭军女儿从小学到大学的费用进行长期资助。

这只是公积金中心开展精准帮扶的缩影。截至年10月,杨梅村的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群众脱贫内生动力进一步提高,村风民风明显改善,贫困户脱贫成果进一步巩固,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扶贫语录

王鑫

我虽然是栗山镇人,但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机关工作,并无基层工作经验,刚到村上的时候,心情十分忐忑。经过三年的时间,自己也与村民们十分熟络,真心诚意为他们服务,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自身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处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农村是个大舞台,基层是个大课堂,人民是好老师。村容村貌的改变,村民的信任和认可,都是驻村工作的收获。

李乐辉

通过三年的结对帮扶,我和帮扶对象之间建立了感情,每次见到他们,就像见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体会到了“真心换真情”。脱贫攻坚工作,要在充分了解贫困户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另外,计划要灵活调整,让它更贴近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

朱璇磊

杨梅村距离市中心80公里,每次开车过去单程至少1小时30分钟,这个距离说远也不远,说近也不近。通过产业帮扶,我的帮扶对象克服身体疾病,养了鱼、养了羊、喂了猪,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让我深深体会到,勤劳可以致富。我也十分乐意成为他们农产品的“代言人”,时不时帮亲戚朋友代购农产品,看到他家生活条件日渐改善,内心很有成就感。

对比数据

年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元,预计年将达元;

年优质水稻种植面积为亩,亩产仅斤;年种植面积扩大至亩,亩产达斤;

年前民调排名全镇靠后,年—年民调排名全镇前三。

湘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发布与湘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的政策法规、最新资讯、工作动态、热点问题、办事指南等信息,提供住房公积金查询。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chengshizx.com/bcsqh/66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