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地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那些事儿

本文由地理蹊倾情首发编辑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01

考向理解

1.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分析

模式:①在哪里?(区域定位)→②有什么?(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③怎么样?(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及存在的问题)→④怎么办?(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一般从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资源、交通、产业基础、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确定区域产业发展方向。

(2)区域农业特点及其形成因素:区域农业特点的描述一般包括农业区位、农业类型、主要农产品、农业分布区、耕作制度、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

(3)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措施:针对限制性因素或人地关系矛盾,找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人地协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提出措施建议,其分析模式可表达为:

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因地制宜,确定农业发展方向+加快交通建设,加强区际联系+注意生态保护,实现良性循环。

2.区域农业发展问题分析

(1)自然条件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分析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存在的不足。

(2)产生的环境问题:分析区域是否存在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并明确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3)农业结构问题: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是否存在类型不合理、农业结构单一等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3.农业发展方向分析

(1)根据优势定方向:根据当地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发展优势产业。

(2)根据问题定方向:根据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提出整治措施,确定农业调整方向。

(3)根据市场定方向: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4.中国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主要农业区发展条件

(2)我国主要的农业类型分布及其可持续发展

类型

项目

灌溉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水稻种植业

畜牧业

典型地区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东北地区

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四大牧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问题

与不足

水资源短缺;受寒潮和沙尘暴影响;土壤的盐碱化严重等

热量不足;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可持续

发展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生产技术;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农业科技,加大科技投入,改进耕作方式;植树造林,保护生态,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科技,培育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生态

退耕还林还草,保护草原生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加大农牧产品的深加工,提高经济收益

(3)新疆绿洲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①问题: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

②措施:兴修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采用天然气、新能源等作为农村生活能源。

02

技巧点拔

1.农业区位分析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农业区位分析是农业生产类试题中最常见的考查内容。该类试题往往结合区域图、农作物分布图及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叠加图,对农业区位条件进行考查。

(1)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判断图示区域所属的地形类型。在区域定位的基础上判断所属的气候类型,推断气候特征。将地形、气候因素叠加起来,初步确定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或分析某一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自然原因。

(2)通过解读河湖分布、土壤、植被等,整合地形、气候信息对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做出进一步的分析。结合图例获取人口与城市分布、交通运输等信息,从而对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劳动力、交通等)进行评价。

2.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分析思路

(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展特色农业(或建设商品性生产基地)。

(2)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4)科技兴农,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5)推进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6)积极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意识。

(7)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制图:地理蹊

谢皆兵

3.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判定技巧

根据区域特征,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是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如下图所示,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一要根据区域内的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农业;二要形成良性循环系统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统一。

以东北地区为例看农业可持续发展

方向

途径

调整农业结构

和农村经济结构

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03

高考经典

(?新课标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1—3题。

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

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

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向左滑动找答案

BAC1.地铁主要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设置站点,能够及时分散和输送流动人口,而且流动人口数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务和设施越齐全,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越高。故选B。

2.读图分析可知,甲为一级站点,乙、丙为二级站点,综合服务等级较高;甲站点位于市中心附近,人口流动量大,市场广阔;乙、丙位于内环线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因此甲、乙、丙适合中心商务区的分布。故选A。

3.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不是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的、也不是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的;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河流东西两侧都有几个相邻的一级站点集中区,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故选C。

04

典型题例

考法结合材料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题型预测:选择题或综合题)

﹝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二)﹞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觉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和凉爽的气候,耐寒,喜潮荫,忌高温、强光。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种植。

主要生长于我国北方海拔—米的山地林下、林边及灌丛中。党参是我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材,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增强免疫力等作用。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由朝鲜族、满族等36个少数民族组成,是我国党参药材的重要生产基地。白山市种植党参有数百年的历史,到年白山市党参种植园面积达到3.2万亩。为了保护长白山森林,当地政府严格控制伐林发展参园,大力发展林下坡地特色参业,并加强参业技术培训、国内外销售市场引导、政策支持和护林宣传。目前,白山市中药材产业围绕参业发展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了全市农业大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下图为白山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1)简述与白城市相比,白山市党参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

(2)说明白山市山地林下坡地适宜种植党参的主要原因。

(3)分析白山市党参种植业成为全市农业大发展支柱产业的主要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白山市党参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启示。

问题②:请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白山市林下党参种植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分析有利气候条件可从气温、降水、光照三个方面作答。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气候温和凉爽;地处湿润地带,降水充足;森林覆盖率高,光照适中。

(2)林下坡地种植党参可从地形、蒸发量、光照、土壤等方面分析。白山市地势高,坡地天然林多;山坡地带降水较多,林下坡地蒸发量较小;山坡林下树冠遮光性强,阴凉的环境适宜党参生长;山坡林下地带枯木腐枝多,土壤腐殖质含量高。

(3)党参种植业成为白山市农业大发展支柱产业的原因可从种植历史、政府行为、销售市场和种植面积等方面进行分析。党参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政府鼓励农户种植,在技术和销售上大力支持;党参的国内外市场广阔;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等。

(4)开放性试题任选一问作答即可。回答问题①可从产品优势、技术培训、政策力度、资金投入、加工链条等方面作答;回答问题②可从水土流失、森林保护、市场调查等方面作答。

向左滑动找答案

(1)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气候温和凉爽;地处湿润地带,降水充足;森林覆盖率高,光照适中。

(2)白山市地势高,坡地天然林多;山坡地带降水较多,林下坡地蒸发量较小;山坡林下树冠遮光性强,阴凉的环境适宜党参生长;山坡林下地带枯木腐枝多,土壤腐殖质含量高。

(3)党参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政府鼓励农户种植,在技术和销售上大力支持;党参的国内外市场广阔;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等。

(4)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借鉴特色农产品的种植经验,加强种植技术培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减轻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负担;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等。

问题②:山地坡度较大,种植时要避开陡坡,防止水土流失;禁止砍伐森林发展党参种植,保护森林资源;加强市场调查,调整党参种植面积,确保参农增收。

贡菊是指产于安徽黄山地区的菊花,也称“黄山贡菊”“徽州贡菊”,又称徽菊。与杭菊、滁菊、亳菊并称为中国四大名菊。贡菊喜欢温和的气候,充足的光照,适宜在通风透气、地势较高、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坡中生长。采摘季节对雨雪、霜冻等恶劣天气适应能力较差。需要较高的技术进行烘烤,才能做出上等的饮品。贡菊融合着儒家和徽商文化,可食、可蔬、可吸、可枕、可饮,因品质优良,色、香、味、型集于一体,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而闻名中外。每逢收获的季节,家家户户都是昼夜劳作、灯火通明,全国的收购商挤满黄山市的大街小巷,小小的花朵寄托着每一个种花人一年的梦。如今,黄山市以独特的“花朵经济”,占据世界贡菊的制高点。

(1)结合材料比较黄山贡菊和其他名菊生长条件的差异,并分析其成为饮中珍品的原因。

(2)你是否赞成大规模种植贡菊?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3)请你为安徽贡菊以后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根据图示中的分布海拔高度判断,黄山贡菊生长在海拔较高的低山丘陵地区,而其他名菊均分布在平原地区;从生长环境分析,黄山贡菊生长于低山丘陵地区,海拔较高,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茶叶养分积累多;山上气温低,温度适宜且病虫害较少,污染少,茶叶品质好;山上空气湿度大,通风透气性好;山上坡度适当,排水条件好。从生产历史分析,贡菊种植历史悠久,受独特地域文化的影响。所以其成为饮中珍品。

(2)本问为开放性设问,赞成、不赞成均可,但要言之有理。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贡菊是价值很高的植物,规模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带动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利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所以赞成大规模种植。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如果过度种植会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洪涝等次生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所以不赞成大规模种植。

(3)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应结合当地的贡菊生产条件、特点进行分析。材料中家家户户昼夜劳作,说明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今后贡菊发展,要加强贡菊的集约化和专业化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确保贡菊的品质;应实行规模化经营,获得规模效应;开展贡菊产品深加工,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加强贡菊品牌宣传和保护;开发贡菊旅游文化市场,使产业结构多元化。

向左滑动找答案

(1)差异:黄山贡菊生长在海拔较高的低山丘陵地区,而其他名菊均分布在平原地区。

原因:黄山贡菊生长于低山丘陵地区,海拔较高,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山上气温低,温度适宜且病虫害较少,污染少;山上空气湿度大,通风透气性好;山上坡度适当,排水条件好;种植历史悠久,受独特地域文化的影响。

(2)赞成,理由:贡菊是价值很高的植物,规模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或不赞成,理由:如果过度种植会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洪涝等次生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

(3)加强贡菊的集约化和专业化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确保贡菊的品质;规模化经营,获得规模效应;开展贡菊产品深加工,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加强贡菊品牌宣传和保护;开发贡菊旅游文化市场,使产业结构多元化。

(?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1)分析气候的有利条件主要从热量、降水、光照等,结合茉莉的生长习性及横县与苏浙地区的差异进行具体分析即可。与江苏、浙江相比,横县纬度更低,高温期较长;横县水热配合度更契合茉莉的生长需求;茉莉抗寒性差,而横县较苏浙地区受寒潮影响更小。

(2)从题设入手,抓住几个关键点(冲积平原、地势较高、旱地)进行具体分析,处在冲积平原,平坦的地形利于种植,且离河近,灌溉方便,加之冲积平原土壤深厚肥沃疏松;地势较高,利于防涝;旱地则满足茉莉生长的土壤湿度要求。

(3)问题①:根据材料提示,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主要是突出因地制宜,发挥当地农业优势,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②: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则可以从现在产品结构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主要是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形成品牌,实现经营多元化发展。

向左滑动找答案

(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②: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图片来自百度搜图

整理自启迪慧想、地理蹊

如有转载,必须注明

地理蹊

地理爱好者的家园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chengshizx.com/bcsqh/8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