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看景,晚上走人。”鉴于此景区休闲旅游的短板,如何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来了还想来?凯里市深挖文旅夜游业态,留住游客,吸引游客消费,探索“白+黑“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时过境迁,下司古镇再现昔日“小上海”风采。10月8日,湖南长沙的游客杨先生漫步凯里市下司古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风雨桥,通过古牌坊,穿行鹅卵石铺垫的花街旧巷,静静坐在清水江边古码头的条块青石上,吹吹风,看看景,拍拍照,显得十分惬意。“下司古镇夜景漂亮,挺好看!”杨先生连连称赞,没有过多的商业化,特别幽静,适合慢下来,静下来,慢慢品味。一家叫九溪泊月客栈的店主宇尘告诉记者,去年下司古镇的散客多,今年旅游团队多。他们家的客房早在一个月前就预订完了。“下司古镇好住好玩,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宇尘说,不少游客选择住下来,做几天当地人,观赏“不一样的苗侗风情夜景”。现代光影的照射下,清水江畔的徽派建筑白墙黑瓦,苗侗民族吊脚木楼,古码头,水光山色,回清倒影,时而一阵微风吹拂河面,泛起层层涟漪,美轮美奂。夜色朦胧,飞檐翘角、青石板路、幽深街巷,似乎都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诗意,优美的光影与线条,诉说着下司古镇年的历史故事。下司古镇坐落于清水江畔,清代嘉庆十三年(年)被辟为商埠,民国期间发展为闹市。据史料记载,当时商贾云集,马帮成群结队,商号、货栈、会馆、餐馆遍布街巷,彻夜营业,被誉为“小上海”和“清水江上的明珠”。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下司镇由麻江县划归凯里市管理。于是,凯里市抢抓凯麻同城化建设的历史机遇,依托民族文化和清水江优势资源,重点开发下司古镇旅游景区,总投入超过6亿元,修建古建筑10多座,改造房屋风貌余栋,营造小河湾景观,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实施“夜景亮化”工程。由此,下司古镇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年国庆,下司古镇首次实行封闭式运营。每天接待游客近万人,但往往却留不住游客,滞留时间短、消费低,浪费旅游资源。近年来,凯里市釆取景区扩容,挖掘业态,新增体验游玩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开启灯光秀、音乐节、非遗文化展演等模式,让游客待得住,住得下,玩得好。年,凯里市引进新型高科技数字激光技术建成下司古镇水幕秀、彩色音乐喷泉。至此,共演绎余场。据了解,中国(黔东南)国际民歌合唱节暨国际合唱联盟“世界声音对话”曾在下司古镇晚上连续举办两年,并授予中国凯里市下司古镇“世界民歌合唱小镇”称号。今年“双节”期间,除了贵州畲族阿孟粑糟舞系列文化表演外,凯里市借助“世界一流、亚洲最好、贵州唯一”的国家下司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和“中国龙舟冠军之乡”的贵州省龙舟训练基地两块招牌,打造龙舟、皮划艇以及潜水体验。“国庆,新建的两艘体验龙舟试水,游客很喜欢。”贵州凯里下司清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兴君说,因游客多,全员上岗防控疫情和引导、疏导游客安全工作。“下司古镇核心景区扩展到6平方公里,景点5个,街区10条,游玩时间延长至5小时左右。”从游客到该公司营销员的江西鹰潭美女吴愉愉推介说,10年前,她到下司古镇旅游,下司就像一个社区,有一条河,一些老旧建筑。陈兴君表示,下司古镇的扩容运营方案目前已做好,节后将开始实施。在凯里市民族文化园旅游景区,日间时段,游客兴致观看《银秀》大型歌舞剧,晚上对坐风雨长廊,吃长桌宴,体验和领略苗家“高山流水”敬酒方式的热情和纯朴之美。南花苗寨旅游景区举办乡村音乐会,放映露天电影,让游客观赏民族乐器及苗族歌舞展演,重温和感受那曾经看一场露天电影如同过节一般的小情怀。
凯里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杨仁海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秀商业合作
旅游信息咨询
来,扫我啊~
美文章投稿
扫码咨询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