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
厦门是全国文明城市
而志愿者是这座城市的一张闪光名片
出门在外,遇到什么麻烦事
大家都会想到找志愿者
但是!最近却有市民游客发现
竟然有黄牛在街头假冒志愿者
他们假装关心你
其实却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就是假·志愿者↓↓
事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他们打扮成这样是为了什么?
让我们先来看看市民陈先生爆料
据陈先生说,一段时间以来,厦大白城周边路段多了些很“热情”的“志愿者”——他说,这些人穿着志愿者服装、戴着小红帽,四处搭讪过往游客……
但是,就是这样的行为
让陈先生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因为
这些“志愿者”有些过分热情了!
而且他们有的介绍景点
有的干脆拦下共享单车
根本不像是志愿者所为
在随后几天的观察中
陈先生发现
这些所谓的“志愿者”其实另有目的
真相只有一个!
“他们是一起的,有的负责开车,有的负责拉客,负责拉客的往往身穿志愿者服装。”据他观察,这些“志愿者”大多集中在厦门大学海滨1-6号门口、厦大白城公交站以及厦大白城校门,假借志愿者身份与游客套近乎,借机介绍景点拉客。
“他们同时抹黑了厦门旅游和厦门志愿者这两块金字招牌,相关部门应该好好整治一下。”陈先生说。
究竟事情是否如陈先生所说?
接下来一起来看看……
根据陈先生提供的线索,在厦大白城周边,摸清了这些“志愿者”的作息规律:临近中午现身,活动到下午5点左右。骑单车的游客、一家老小前来旅游的游客,都可能成为他们的目标。
“之前天气热,玩累了的老人小孩走不动,很多都中招了,以为是志愿者热情帮忙呢。”附近的店家林先生说。
12月11日,上午10点15分左右,这些“志愿者”现身了,有两名——一名蹲守在厦门大学海滨1-6号小区门口,另一名在厦大白城公交站揽客。
仔细看
以下就是他们的骗人伎俩
大家如果碰到类似的说辞就要小心了↓↓
当记者骑行共享单车经过时。车行至厦门大学海滨1-6号小区门口时,一名身穿志愿者衣服,头戴志愿者帽子的男子拦住记者去路:“停下,前面没有单车道,不能骑车。”停下单车后,男子上前搭话,询问旅游计划。得知将准备前往沙坡尾时,男子开始推荐景点并询问是否要打车:“沙坡尾、中山路周边景点都是夜市,适合傍晚玩。来厦门就要去国家海洋公园,玩完刚好傍晚再回到沙坡尾、中山路。”
期间注意到,男子所穿的志愿者红马甲和帽子上都印有“平安志愿者”字样。该男子自称是这里的社区志愿者,负责督导交通。虽然之前说“不能骑车”,但见记者对国家海洋公园不感兴趣,男子便不再多说,任凭骑单车过去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
事情并没那么简单!
骑行至厦大白城公交站附近,另一名帽子上写有“平安志愿者”的小红帽出现。他又拦下去路,开启了同样的套路——说前面不能骑单车,进而推荐起景点。同样的,他也说沙坡尾和中山路适合晚上游玩,并推荐起国家海洋公园。
而与此前的那名“志愿者”不同,厦大白城公交站附近的“小红帽”,不单单负责拦截骑车的游客,只要是问路的游客,都有可能被“套路”。通过观察还发现,该男子蹲守在公交站牌附近,一看到游客查询公交站点,他就上前介绍景点。
事实上,
白城社区的志愿者也发现了这一情况
李逵遇上李鬼
社区志愿者还发现了诸多破绽
白城社区的工作人员述说到,社区的志愿者一般都会拿着工具,捡拾垃圾,有游客问路才会提供服务,不会主动上前。而这些“志愿者”不仅主动上前,还向游客推荐景点。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表述,他们所穿的志愿者服装也与社区志愿者的红马甲有所不同。
真·志愿者(资料图)
该工作人员说,这些“志愿者”很狡猾,一般都与社区志愿者的工作时间错开,所以很难被发现。“我们一般是上午8点到12点出来进行志愿服务,而他们一般是12点之后才出现。”
据了解,12月10日,曾厝垵边防派出所在胡里山炮台附近控制了一名疑似假冒志愿者的男子。询问过程中,该男子虽拒不承认自己是冒充志愿者,却始终无法对自己志愿者的身份进行确认——一会说自己是滨海街道的志愿者,一会又说自己是前埔社区的。最终,曾厝垵边防派出所官兵对他进行了口头教育。
这些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真的是社区志愿者吗?先后将拍摄到的所谓“志愿者”的照片提供给滨海街道和厦港街道,工作人员均表示这些人不是他们下属社区的志愿者。
相关部门近期已加强巡逻
派出所也定点巡查
但大家还是要注意
如果碰到有以上的情况
请立即拨打报警!
目前,滨海街道已经组织曾厝垵边防派出所等相关单位进行联合执法,加强对周边区域的巡逻。
曾厝垵边防派出所表示,近期,他们已经加大了巡查力量,并通过勤务指挥室实时查看等方式,对白城附近等风景旅游区的黑导游、黄牛拉客违法行为进行检测预警。接下来,他们还将进行定点巡查,对“志愿者黄牛”进行劝导。此外,边防官兵也提醒市民游客,如有发现类似情况,要做好取证,并拨打报警。
那么,对于冒充志愿者这一行为
是否有相关法律对其进行约束呢?
福建金海湾律师事务所律师郑志宁描述,对于志愿者的管理,目前只有团中央出台的《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但该办法对于未注册人员应承担什么责任,并没有做出明确界定。
郑志宁律师也指出:“这种利用志愿者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可以根据行为人的行为并结合其他的法律规定进行处理。”比如,如果有人冒充志愿者进行诈骗,可以诈骗追究其行政责任,若构成犯罪的,还可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以下是相关投诉
物价投诉:-;
消费者投诉热线(工商):-;
厦门市旅游质量管理监督所(提供导游、旅行社、酒店、景区服务问题咨询):-
国际游轮中心:-;
的士投诉:-;
卫生投诉:-;
赶紧提醒身边的小伙伴
千万别被忽悠啦!
(综合整理自:厦门日报)
厦门旅游新媒体矩阵厦门旅发委visitxm厦门胡里山炮台xmhlspt厦门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zjs_xmtravel厦门旅游培训中心xmttc-cn思明旅游siminglvyou乐游湖里leyouhuli集美旅游jmtravel海沧旅游xmhcta厦门市同安区旅游局xiamentonganlvyou翔安旅游xianganlvyou厦门旅游集散服务中心xmlytsc厦门旅游通xmlyyzt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