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谈起北宋的军事,人们口中总离不开“积贫积弱”,“战斗力低下”等词语。确实,自宋太宗两次北伐辽国失败后,北宋便永远失去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机会,加之党项人李元昊在宋仁宗年间脱离北宋的统治,建立西夏,北宋虽然号称经济繁荣,其疆土不仅没能得到扩张,反而越来越小,因此一直受人们诟病。从综合国力的角度来看辽国和西夏,辽国对北宋的威胁显然比西夏大,然而,北宋对西夏却更加敌视。究其原因,北宋在年立国时,辽国已经建立53年,经营幽云十六州也已经24年,更曾在年灭亡后晋,入主中原,其国力十分强大。北宋两次北伐皆败,因此被迫对辽国由攻势转入守势,并最终和辽国在澶渊结盟,放弃了对幽云十六州的领土要求。燕云十六州分布图西夏前身是唐朝末年的定难军,定难军节度使由李元昊的家族世袭担任,并承认历代中原王朝的正统地位(五代和北宋)。年,节度使李继捧由于无法平定家族内乱,只好率领族人入朝,归附北宋,而李继捧的堂兄弟李继迁不愿归附北宋,选择出逃地斤泽,骚扰北宋。从此,李继迁率领党项人反抗北宋的统治,和北宋军队时战时和,并最终在河套地区重新建立割据政权。李继迁死后,其子李德明、孙李元昊采取归附北宋的策略,放弃向东扩张的战略,转而向西扩张势力,吞并那些实力不如北宋的地方政权,以增强自己的实力。北宋对李德明、李元昊父子归附自己颇为满意,便实行羁縻之策,在形式上维持着对河套地区的统治。然而,李元昊是一个野心家,他不甘心永远臣服北宋,于是在实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于年自立为帝,建立西夏,使河套地区彻底摆脱了北宋的统治。李元昊悍然称帝,是对北宋公然的、彻底的背叛,这是北宋不能容忍的。此后,宋仁宗多次出兵征讨李元昊,却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战三败,年,宋仁宗被迫和李元昊谈和,承认了西夏的合法地位。西夏独立不同于北宋收复燕云十六州失败,况且,西夏经常主动进攻北宋边境,挑衅北宋的权威,这让北宋倍感耻辱,于是,如何灭掉西夏,收复河套地区便成了宋仁宗之后历代北宋皇帝的一块心病和重要使命。年,一个叫王韶的书生向朝廷献《平戎策》三篇,给宋神宗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策略:“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则夏人有腹背受敌之忧。”宋神宗对这个建议十分心动,随后面见王韶,并任命王韶为秦凤经略司机宜文字,朝对外扩张迈出了意义非凡的一小步。同年,宋神宗任命知江宁府王安石为翰林学士兼侍讲,朝革新政治迈出了影响深远的一大步。李元昊的影视剧形象王韶出身进士,做过新安主薄、建昌军司理参军之类的小官,后因试制科不中,主动放弃了传统的升迁途经,转而客游陕西,访采边事,搜集了大量有关军事、地理、民族等方面的知识。王韶基于自己的实地考察,写出了令宋神宗心动的《平戎策》,他之所以建议北宋收复河湟地区,是因为河湟地区夹在西夏和北宋之间,一向是两国激烈争夺的焦点。此时,吐蕃人建立的唃厮啰政权正统治着河湟地区,唃厮啰政权自三都谷战败后,便臣服于北宋,和北宋联合对抗西夏。一直以来,北宋都对唃厮啰政权实行羁縻之策,但是自唃厮啰去世后,唃厮啰政权便呈现出四分五裂之势,这就给北宋直接控制河湟地区提供了机会。王韶适时提出收复河湟地区的主张,得到了宋神宗的大力支持。宋神宗志向高远,他任用王安石变法,正是为了富国强兵,以图收复失地,开疆拓土。年,宋神宗正式任命王安石为宰相,开始实施变法,王安石亦支持王韶收复河湟地区,王韶经过充分准备后,在年成功招降吐蕃俞龙珂,使俞龙珂率领十二万口内附。一年后,俞龙珂被宋神宗赐名包顺,远近大小蕃部受此事影响,纷纷归附北宋,前后有二十余万口,北宋所辖疆土由此拓展了一千二百里。年,宋神宗在古渭寨建立通远军,以王韶兼知军。其后,王韶在渭源击败蒙罗觉,又在抹邦山击败抹耳族、水巴族,并攻占武胜。随后,宋神宗在三个月内连升武胜为镇洮军、熙州,以熙、河、洮、岷、通远军为熙河路,任命王韶为熙河经略安抚使兼知熙州。第二年春天,王韶领兵攻克河州,乘胜深入敌境,进入洮州,宋军节节胜利,却没料到木征趁宋军主力离开河州后,又攻占河州,截断了宋军的退路。王韶眼见战局有变,迅速放弃所有城池,重新退回熙州。宋神宗的画像王韶为重新夺回河州,在年夏天改变战术,先占领河州外围地区,对河州形成了包围之势。其后,王韶使用调虎离山之计,佯装领兵进攻洮州,引诱木征出城救援,伺机击败木征主力,再次攻占河州。王韶占领河州后,攻克宕州,迫降岷州,威震远近吐蕃酋长。叠州、洮州的吐蕃酋长自知不敌,纷纷举城投降,至此,王韶收复熙、河、洮、岷、叠、宕六州所有土地,拓地两千多里,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战争目标。年,王韶入朝,木征的父亲董毡趁机派大将青宜结鬼章出兵熙河地区,帮助木征反攻河州。留守河州的景思在踏白城迎战吐蕃军队,结果战败,王韶闻讯,慌忙返回熙河地区,集结溃败的宋军进攻吐蕃军队,击溃青宜结鬼章的主力,迫使木征投降北宋。木征投降后,北宋巩固了对熙河地区的统治,但开发熙河地区的难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熙河虽名一路,而实无租人,军食皆仰给他道”,以至于“自开建熙河,岁费四百万缗”,而开辟熙河路对西夏也没有产生实质上的威胁,反而使北宋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对北宋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进入宋哲宗、宋徽宗时期后,北宋以熙河地区为基地,对唃厮啰政权所在的河湟地区先后展开两次大规模的战争,最终在年占领河湟地区,设立陇右都护府,彻底灭亡了唃厮啰政权。然而北宋对河湟地区的统治更加不稳定,宋徽宗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直到年才完全控制河湟地区,此时,距离北宋灭亡,只有十年的时间了。北宋对河湟地区的扩张路线图自宋神宗以后,北宋在河湟地区不断开疆拓土,它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和丰硕的战果,却加剧了河湟地区的动荡,这不仅没能达到北宋的预期效果,还加快了北宋国势的衰弱。战争从来都有两面性,它既能强国,也能弱国,北宋的熙河开边或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