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端午节的这九大习俗,你要是全知道,算

即将到来的端午节

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小孩说,端午就是吃粽子

少年说,还得纪念屈原

成年人说,就是放假回家

老人们说,端午要看龙舟

端午节只是如此吗

吃粽子、挂香囊、悬菖蒲

三门人的端午,还有下面6种习俗

吃麦焦、吃三黄五白、涂雄黄酒、

饮端午茶、穿虎鞋、贴钟馗像

你确定自己都了解吗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传统食俗。粽子多用于祭祀、祭神。起初为了祭祀爱国诗人屈原,才纳入了端午节的习俗活动中,慢慢演变为端午节的食俗。端午前,三门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繁多。

挂香囊

民间曾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说法。端午节前夕,心灵手巧的女子们,都会为家人缝制一个用五色线缝制的香囊,戴在身上,用来驱赶蚊虫近身。而现在为了减轻那微小的负荷,人们干脆直接用五彩线编一个手绳戴在了手腕上。

悬菖蒲

端午节的时候,三门人常常会在自己家门窗两旁各悬挂一株菖蒲,这个节日预示着夏季气温升高,虫子也增多;而菖蒲曾是民间方士铲除不祥的宝剑,用来插在门口斩邪驱鬼。它的气味和寓意可以帮助胆小的小女生们躲过一劫哦。

吃麦焦

端午节,三门人虽也吃粽子,但更多的则是吃麦焦!端午吃麦焦,这大概在全国是唯一的城市!说起麦焦,三门人的眼睛里几乎都泛着光芒。无论是什么节日或是遇到什么喜事儿,与它沾边或是不沾边的,都能开一桌吃麦焦。

吃五黄三白

端午节,三门人的午饭有五黄三白的习俗,据民间说法,在正午食用五黄三白,可以更好的驱毒避邪。五黄是指雄黄酒、黄鱼(黄鳝)、黄豆芽、黄瓜、黄蛋,三白为大蒜白、茭白、白鲞。它们非常营养健康,是端午节食物的佳品。

涂雄黄酒

“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民间将蒲根切细、晒干,拌上少许雄黄,浸白酒,亦有单独用雄黄浸酒者,故名“雄黄酒”。民间认为雄黄酒可驱妖避邪,所以把它涂抹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角写一“王”字,以威邪魅,不受蛇虫近身。

饮端午茶

端午节,无端午茶,端午粽吃的则不香。过去,家家户户都会置备"五黄酒"宴请客人,并且在餐后还会特意泡一壶浓茶供他们解酒,由此,饮端午茶成为三门人不可缺少的"时令茶",并且世世代代流传开来,相沿成习。

穿虎鞋

端午节,家中的小孩子在这一天的福利非常多,不仅有香喷喷的美食可以饱餐一顿,而且还有别出心裁的新鞋等着他们穿。一般,男孩子要在端午节这一天穿老虎鞋,寓意勇猛,不被邪祟侵身;而女孩子则要穿石榴鞋,寓意多子好命。

贴钟馗像

近日,由杨旭文、杨蓉主演的《钟馗捉妖记》有没有吸引你的眼球呢?其实,在端午节当天,三门人和钟馗也有一段渊源。三门的老人们会在自己家门的两边贴钟馗像,寓意就是阻止一切邪祟闯入自己的私宅,让那些小虫子们闻风丧胆。

关于端午的这些习俗你都知道吗?

要是认输的话

记得自罚三杯端午茶

再来一个端午粽哦

要是你赢了

端午茶、端午粽归团团

团团再自罚去三门这几处美景逛一逛

让这个端午,又能大饱口福又不会增肥

端午佳节·三门之旅蛇蟠岛纳凉

端阳节,艳阳高照,气温加速回升,它宣告着酷暑的真正来临,所以来蛇蟠岛的溶洞中观景纳凉不失为一种消遣端午美好时光的上上之策。

潘家小镇嬉水

喝一杯清凉的端午茶后,沿着小镇的小路散步,一潭碧绿的清水闯入你的视线,端午的酷热不由忘却,不自不觉慢悠悠地踱到水中,在丝丝凉意中打发时间。

千年古樟下乘凉

板樟山最神奇令人向往的是叶氏祠堂旁边长着的一株奇树——千年古樟。樟树下身早已空心成洞,但枝枝叶叶依旧繁盛,为炎炎酷暑制造了一个清凉世界。

双龙溪漂流

皮筏艇随着湍急的水流飞流直下,一路狂奔,一会儿被水抛出水面,一会儿被摔入深潭,跌宕起伏,惊艳刺激。亦可随波逐流,任皮筏艇随水而漂。

我们活得匆忙烦累,

渐渐忘记每个节日都有出处,

如同我们离家太远,

不觉间让家人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希望节日的意义,

和家人的存在一样,

永不改变,

希望我们彼此陪伴,

生活安康,心中永怀希望。

图文来源:三门旅游

-下方可留言-









































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chengshizx.com/bcsxc/24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