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时,“薄相”是指此人面相不好,命薄,好吃懒做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薄相渐渐被误解成“白相”,也就是单纯的“玩”的意思;
白相人,是从旧上海传承而来的石库门文化,在时局革新的新上海,依然保持着经典传统文化,在新旧交替的契合点上磨合。
上海话口舌直,白相人嫂嫂中的“白相”,最初是由“薄相”演变而来,上海话的薄相,与白相几乎一个发音。那时,“薄相”是指此人面相不好,命薄,好吃懒做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薄相渐渐被误解成“白相”,也就是单纯的“玩”的意思,有意思的是,如今的上海人,又将单纯的玩乐,视为命好的意思。由此看来,上海人是越活越“单纯”,生活境界也越来越高了。石库门文化由精深博大,到简单易懂,甚至扭曲了原意。然而,虽变了味儿,但依然是传统文化的延续。
白相人嫂嫂无所不能,搓麻将、打纸牌,做小吃、嚼舌根,样样无师自通。旧上海与新上海,毕竟经历了百年的历久弥新,连“白相人嫂嫂”的观念都彻底改观了。以前的白相人,被认为是好吃懒做、没出息的小混混;如今的白相人,被视为生活条件好了,有闲心娱乐的闲人;可见,上海人从命不好,到命好,算是熬出头了。
在石库门,甚至上海其他地方,我亲身领教过白相人嫂嫂们玩牌的兴致,一些郊区、麻将馆里,白相人嫂嫂比上班族都起的早,睡的晚,而且兴致高昂,即使通宵达旦,也精神抖擞。白相人嫂嫂好像永远都那么欢乐,她们以玩乐为主业,吃的非常“随意”,一碗咸菜,一点泡饭,能凑合着吃个一两天。如果你以为她们生活的很拮据,那你就错了。他们只是不愿在吃的方面花太多时间,而耽误玩乐的功夫……
如今,女人的地位提高了,白相人嫂嫂也多了起来。比起我们这些朝九晚五,累的跟牛一样的人,白相人嫂嫂不免让人心生羡慕。如今的白相人嫂嫂,多数都有退休工资、社保,不靠儿女供养,自给自足,政府偶尔还表示点关怀,给点爱心体恤补贴,让白相人嫂嫂在经济猛增的时代,依然能优雅的搓搓麻将,吃吃小泡饭;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搓小麻将,就是这般似神似仙的境界了。
上海是个优雅又奢靡的城市,白相人嫂嫂,自然是优雅的一种体现;也是上海人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良好心态的呈现。相比于社会人的高压,白相人嫂嫂,简直是大隐于市的最幸福的人群了。
白相人嫂嫂,被扭曲了原意,却带给社会更深的思考,和殊途同归的城市印象。与白相人嫂嫂不同的是,二房东的延续却持续至今,并且被逐渐扩大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