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旭,在白城铁路工作,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还有另外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白城市洮北区草根足球的创始人、洮北区足球协会秘书长。可以说,正是我带领洮北区草根足球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乃至于促使洮北区足球协会成立。但使我记忆犹新的是,20年前我组织了白城市第一届“星联杯”足球赛。回首当年,往事依然历历在目。
我组织的年白城市第一届“星联杯”足球赛,是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振兴白城足球,从我星联做起”作为核心理念,并致力于改善民间足球发展的尴尬现状,不仅是想为民间足球搭建一个正规、健康、阳光的竞技平台,更是想要为民间足球开辟出一条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说起当时的训练和比赛条件,可以说是相当艰苦。当时的比赛训练场地还都是砂石地。球员一不小心摔倒,身上就会被砂子擦伤。而且一到夏季,满体育场都会长满荒草。记得年6月6日,我组织星联队员到白城市人民体育场开始筹备这届“星联杯”足球赛,当我们从一个小门走进去后看到,煤渣铺垫的米跑道破旧开裂,足球场上长满一二米高的灌木丛,显得十分荒凉。废弃的沙坑上和看台边缘种着芹菜、小白菜等蔬菜,连足球门都没有。当时我们面对的是没有赞助商,也没有体育部门拨款的草根足球赛事。但这些困难,并没有动摇我们热爱足球的心。我们先是借来了剪草坪的剪草机,组织星联队员用剪草机除草平整足球场地。我们头顶着烈日,剪了3天草,虽然大家身体累瘦了,皮肤也晒黑了,但大家丝毫没有退缩。为了平整场地,我又联系市政部门买来六卡车土,每车50吨重的三合一土,借轧道机平整了5天场地。在废品收购站购买了废旧钢管,借来电焊机焊了两个足球门。没有球门网,我在建筑工地借来了防护网,组织球员编制成球门网,挂在了球门上。用借来的消防梯,登上顶,到主席台上部粘贴了当时纸质横幅“白城市第一届‘星联’杯足球赛”。
清晰地记得,那是年7月18日至28日,白城市第一届“星联杯”足球赛在白城市人民体育场举行,一共有32支球队参加,数万名球迷争先恐后目睹了这场足球盛宴。“星联”杯足球赛不收取报名费,我组织所有报名球队参与销售门票,当时门票定价1元,一张球票可以看1天。我组织球员画了近千张海报,在白城市大街小巷张贴广为宣传,又让所有参加比赛的近千球员售票,到每所学校联系体育教师,当时每张票给球员和全市体育教师的价格是0.5元。据不完全统计,最后售出门票2万余张。这种运作模式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功。本次比赛有社会组12个队,青少年组8个队,娃娃组8个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合小学、白铁二小、林海小学、朝阳小学还出了青少年女子组。最终本次比赛星联二队3:1战胜星联一队,夺得白城市首届星联杯;星联青少年队8:0战胜白城三中队,获得青少年组第一名;白铁二小青少年女子组1:0战胜林海小学和娃娃组2:1战胜朝阳小学获得两项冠军。
白城市星联足球俱乐部全方位参加了本赛赛会,从公平执法的裁判员、斩将夺旗的足球运动员到拾遗补缺的志愿者有多人。他们为白城市基础体育素质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从年自愿组织白城市足球联赛开始,20年间在这里自愿组织了上万场足球比赛,他们造就了白城市人民体育场的辉煌,见证了在这里训练成长的白城市足球队获得吉林省年第十三届全省运动会铜牌,年在多个县、区足球冠军联赛赛区中在白城市人民体育场承办的加油中国冠军联赛白城市赛区被评为全国16强赛区,获得年中国足球民间争霸赛“我爱足球”吉林省总决赛十一人制和五人制第三名、个人秀花式足球冠军;加油中国冠军联赛全国总决赛第五名。
“曾为圣露架金桥,甘做浪花写春秋”。我没有激情澎湃的豪言壮语,却坚守信念,用满腔热血履行着自己的责任,诠释着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的岗位无私奉献与草根足球情怀。
文章来源:《白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即《传承记忆老白城》(下)
作者:陈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