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河中学中国最美的学校150周年校庆

巍巍吾校,滋兰树慧;岁月如歌,盛世相约。

  年10月,潞河中学将迎来建校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学校定于10月28日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热忱欢迎海内外校友与社会各界人士聚首美丽的潞园,同庆母校华诞。

  周年,是潞河中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学校开创新辉煌的起点;是彰显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回顾和总结中国近现代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难能可贵的机会。藉庆典之际,诚邀您拔冗出席,共商学校教育发展大计,共创潞河美好明天!

庆祝大会及校友返校日时间、地点安排

  7:30校友及来宾签到(地点:潞河中学东门)

  8:30原校长方田古先生铜像揭幕仪式(地点:卫氏楼南侧草坪)

  9:00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成立仪式(地点:仁之楼一层)

  9:30全国校园文学馆落成典礼(地点:仁之楼三层)

  10:00潞河中学建校周年庆祝大会暨学生素质教育成果展

  (地点:潞友体育馆)

潞河中学坐落在通州,始建于年,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建,始称潞河男塾,后发展为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和一所神学院在内的教育机构,名为潞河书院。年更名为协和书院,设有大学和中斋二部,年更名为华北协和大学。年其大学部迁到北京城内与汇文大学合并组建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前身),中斋部仍在通州原址,始称私立潞河中学。年由人民政府接管,成为公立完全中学。先后历经了通县中学校、通县一中等发展阶段,年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首批市属重点中学,年恢复潞河中学校名,年通过专家组的评估成为北京市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闻名华北地区的、著名的中等学校。其建校时间比北京大学还要早,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人才、学者。

潞河中学校园风景优美、庭院深深;园内湖光山色、曲径通幽;古槐翠柏参天,奇花绿草覆地,碑、亭、湖、山,通衢曲径散落其间。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浓郁的现代学府氛围使潞河中学成为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置身其间,令人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校园整体建筑风格均为民国时期的近代折衷主义风格,灰楼拱窗、庄重典雅,特具典型的传统中国建筑手法,很有特色。校园整体建筑布局、环境园艺,艺术价值较高,校园内至今还保留着两栋始建时期的教学楼与一座图书馆,均为民国时期所建,年被列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漫步校园中仿佛似一幅优美的民国历史画卷。

在占地23万平方米的潞园内,上世纪初建成的风格古朴独特的建筑群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新建的设备先进的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信息中心错落有致,和谐统一,相映生辉。

潞河中学的建筑风格古朴独特,其中以谢氏楼最为重要。年,现存的原教学楼卫氏楼、谢氏楼、文氏楼、潞友楼等具有近代美国折衷主义风格和中国传统手法的建筑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SheffieldHall,解放后改名叫红楼,周年校庆时改回原名谢氏楼。现为校领导的办公楼。

WannerHall,解放后改名叫解放楼,周年校庆时改回原名文氏楼,现为学校举办小型演出,与会议的场所。

WilliamHall,解放后改名叫人民楼,周年校庆时改回原名卫氏楼。现为教师办公室和教研组。

以著名校友侯仁之先生命名。现为图书馆、信息教室、会议室、报告厅和天文台所在综合楼。

由潞河中学校友、中华民国前行政院院长、中华民国前财政部部长孔祥熙先生捐资所建。现为校史馆。

80年前《年潞河中学校年刊》刊登数十幅由师生拍摄的图片选摘,让您见识一下当年的潞河中学。

老镜头:老大门。

老镜头:俯瞰潞河中学。

老镜头:从博唐亭观远处谢氏楼(红楼)。

老镜头:80年了,尉氏楼(今人民楼)楼前这棵树咋样了。

老镜头:文氏楼(解放楼)

老镜头:该图名为一校中枢,想必是当年校长的办公室

老镜头:体育场西南侧的假山池塘。

老镜头:冬天的谢氏楼(红楼)。

一百五十载沧桑砥砺,潞河教育历经百年风云却神采奕奕。这里是无数学子心中的圣殿,是通州家长们心中的“常青藤”,这里有沉淀了一百四十九年的厚重底蕴与人文魅力,这里有源远流长的光荣传统,这里有继往开来的时代精神。

潞园情深,生生不息。那么这座百年名校将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潞河周年校庆LOGO首揭晓

(可点击放大看哟!)

设计元素:包含周年、谢氏楼(红楼)、青山、灯塔及高度

标注由数字“”演变而来,以“谢氏楼(红楼)”建筑外轮廓为参照,以面线相交形式构成。

“谢氏楼(红楼)”被赞誉中西合璧两相宜,标志的设计也是中式对称与西式简洁相结。“”的笔画融入“谢氏楼(红楼)”特征较强的上圆下方的竖长门窗形态。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及关联性。

标志在外形上勾勒出山峰的形态,也寓意着坚定、无畏和敢于追求的精神。

标志文字神似山峰的倒影,映射着“潞河中学周年”背后的历程。

标志中间部分加入灯塔造型,象征希望与方向。

“”象征一片云层,标志中建筑如同穿过云层,与顶部的三角寓意着高度。

橙色系的标准色标志,提取色为鹅嘴橙色部分,标志中由橙红上升渐变至橙黄,寓意兴盛和厚重同时也寓意着活力与朝气。

潞河中学建校周年纪念活动环节抢先看!

8:30原校长方田古先生铜像揭幕仪式

地点:卫氏楼(人民楼)南侧草坪

9:00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成立仪式

地点:仁之楼一层

9:30全国校园文学馆落成典礼

地点:仁之楼三层

10:00潞河中学建校周年庆祝大会暨学生素质教育成果展

地点:潞友体育馆

校庆日当日下午为校友和来宾自由参观时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秋天是北京的最美季节,正如莫言笔下那份传说中的惬意:北京秋季的天是最蓝的,蓝得好似澄澈的海,如果天上有几朵白云,白云就像海上的白帆。而秋天的潞河中学更是美成了一首诗,如果您当天错过也不用遗憾哦,现在我们提前带您图览最美潞园。

校园秋韵,美图开晒喽!

树成风,湖成景,幽静恬适,协和湖湖面如镜,清新淡雅,美不胜收,一群群大白鹅看起来还是那么呆萌,还记得石桥上一起喂过的鱼么?

校史馆的墙上,一株爬山虎被秋霜染上了赤色哦。

跨越三个世纪风,这些老建筑们景观古朴,清新依旧。校园广阔,占地约23万平方米,整体布局疏朗有致。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早期建筑如卫氏楼(人民楼)、谢氏楼(红楼)、文氏楼(解放楼)、潞友楼、饭厅、博唐亭等保存良好,部分还带有中国传统建筑技法,中西合璧,完美和谐。

谢氏楼(红楼)↑

她生于清朝同治六年(),由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建立。随着教会的一步步培养和重视,成为了一所教会大学,改名潞河书院。

卫氏楼(人民楼)侧面↑

年潞河书院在义和团运动中被毁,年与富育女中(现北京市通州区第二中学)一同重建,改名为协和书院,另设中学部协和书斋。

卫氏楼(人民楼)正面↑

她为中国创造了太多第一次,获得了无数殊荣:

她和当时的汇文书院,天津科学学院举办了中国第一次校际体育竞赛;

年与汇文书院举办了中国第一场棒球赛;

年协和书院学生全绍武取得天津第七届联合运动会一英里比赛第一名;

年第八届联合运动会,学生刘明义取得码码高栏第一名;

年刘明义远赴菲律宾代表中国参加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取得一英里第二名;

年,协和书院正式更名华北协和大学;

年在华北运动会上取得各项优异成绩的李如松,白葆和陈昌佑代表中国远赴日本参加第三届远东运动会,此后一直参加华北运动会和远东运动会,并不断取得好成绩……

文氏楼(解放楼)↑

她的历史漫长又历经坎坷,这里曾经走过太多至今听起来依然响当当的大人物...

年,与汇文大学合并为燕京大学,为北京大学前身;

年,陈昌佑当任第一位华人校长;

年,胡适来到潞河中学发表演讲;

年,孔祥熙捐助潞友楼建立;

年,李友珍远赴德国柏林参加第十一届奥运会;

年,孔祥熙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陈昌佑组织潞河中学至西安尊德女中复校;

年,回原址复校。美军陆战队进驻校园;

年,董守义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

这里走出了西部歌王王洛宾,乡土作家刘绍棠,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黄昆,地球物理学家秦馨菱,矿产学家宋叔和,表演艺术家李仁堂,生物化学家曹天钦,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数不清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在这里学习过,生活过,在潞园度过了他们最漫长又是最短暂的青春……

文昭楼↑

年,潞河中学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年被确立为革命遗址;

年,潞河中学原址教学楼建筑群与北京市通州区第二中学富育女学校建筑群,北京市通州区护士学校华美学校原址一同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叔和楼↑

老校门↑

自洛宾道上抬眸望去,日光恬淡,天色湛透,斜枝疏影,红棂灰瓦。潞园的秋日,大概从来是这样,清朗亦蕴了暖意。自百余年起,便如此。

文彬路上见证了多少学子的成长呢?

看着日晷上时光流转,不羁的风抚过心头……

那年,一起爬过的山

博唐亭↓

此亭建于年,是为纪念博晨光先生和唐?欧德夫人的建校功绩而建,故取名为博唐亭。

走到绍棠路的尽头,听红楼钟声悠悠……

潞园,像是一本会说话的老相册。里面有郁郁葱葱的林荫道,斑驳古老的石拱桥,深不见底的协和湖,红楼的钟声,人民楼的走廊,爬山虎的影子,草坪上的阳光,银杏道的落叶......那些从历史走过的时光是她最美的风景......

校友们,10月28日记得返校哦~~~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chengshizx.com/bcsxs/7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