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二六团的崇明岛精神

弘扬二〇六团的崇明岛精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

  年9月的一天,在祖国东北边陲城市佳木斯市四丰山的一所兵营内,气氛庄严肃穆,军歌嘹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军69师团的官兵们,正在此召开总结表彰暨欢送老兵退伍大会,并隆重举行向团队军旗告别仪式。在军歌声中,全体官兵敬礼,注视着在兵营广场上缓缓降下的“八一”军旗。就是这面军旗,见证了团在崇明岛创建到撤销编制60年来的赫赫功勋。

  向军旗告别仪式上,团长卢富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他说:“同志们!今天,奉军区命令,团建制正式撤销,这是我军全面实施强军改革的需要,大家将要离开伴随自己锻炼成长的团队和朝夕相处的战友,但是我请大家记住,你们曾经是一个英勇的军人,你们也永远是一个军人,因为在你们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有着崇明岛血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的热血,我们团虽然退出了解放军的战斗序列,但团的军旗永远飘扬在每个战士的心中!”在场的官兵无不为此热血沸腾,激动流泪。

  这是这支部队自崇明岛诞生60年来最后一次难忘的有着历史意义的全团大会!

  金戈铁马铸军魂

  熟悉崇明历史的人们都不会忘记,79年前的年3月,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被日寇占领,同年9月,爱国青年瞿犊、沈鼎法、蒋煊洲等崇明籍人士建起了一支多人的抗日队伍——崇明县民众抗日自卫总队(以下简称“崇总”),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战斗。这支部队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军69师团的前身。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们锤炼成了一支以“三猛”(猛打、猛冲、猛追)、“三得”(打得、跑得、饿得)著称的英雄劲旅,被粟裕将军称誉为“作风勇猛硬朗,长于攻坚”的军、师主力团。就是在这支英雄团队里走出了20多位省部级干部和共和国将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血与火的考验中培育形成了“对党忠诚、信念坚定,长攻善守、勇猛顽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热爱人民、甘于奉献”的崇明岛精神。

  就是这支英雄团队,在瞿犊、王进、沈鼎法、沈鼎立、茅珵、陈国权、韩念龙、施鼎新、金友祥等带领下,先后数十次粉碎日本侵略者的扫荡进攻,奇袭日伪据点,伏击鬼子,清匪除奸,在崇、启、海地区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名气,让日伪军闻风丧胆,使具有二、三千兵力的侵崇日军和伪军只能龟缩在城、堡等少数据点内不敢下乡扫荡,崇明由此也成为上海市郊三大抗日游击区之一,“崇总”则成为扼在侵崇日军脖子上的一把利剑。

  年9月“崇总”奉中共江苏省委命令北撤苏中,迎接新四军东进。先后改编为新四军崇启海常备旅、新四军一师三旅六团,在著名的掘港保卫战中以余人的兵力击退了国民党顽军徐承德等部0人的进攻,牢牢地守住了阵地。直至陶勇率部回援,将徐承德部全歼于启东海边。掘港保卫战是“崇总”改编后进入新四军战斗序列后的第一仗,也是在岛外扬“崇总”军威的第一仗。

  年“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第九团与南通独立团合编为南通警卫团,战斗力得到提升,先后攻克金沙镇、奇袭海门、围歼石港之敌;年4月至10月,又与汤景延领导的通海自卫团,合演了我军历史上最大的,由粟裕亲自决策,陶勇亲自导演的——“汤团行动”。即新四军整整一个团多人打入敌军内部,在虎穴中与敌巧妙周旋,历时5个月后又在一夜之间从两百里战线上破腹而出,凯旋归来,谱写了八年抗战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光辉篇章。这一行动对粉碎日伪军在苏中、苏北地区的清乡和封锁起到了重要作用。

  年4月,南通警卫团改编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三纵队第8支队,奉命挺进杭嘉湖开辟抗日根据地。为尽快打开局面,全团指战员严格执行群众纪律,不住百姓家而住房檐下,受到粟裕师长的传令嘉奖,被苏浙人民誉为:“秋毫无犯团”。在抗日烽火中,他一步一步成长为一支战无不胜的雄师。

  抗日战争胜利后,年11月,该团又参加了高邮、陇海路东段战役,全团指战员发扬连续作战英勇杀敌的精神,赢得了饿得、打得、走得的“三得作风”美誉。年6月,这支英勇的团队在历时2个月的苏中七战七捷战役中,连续打了6仗,歼敌3千余人。

  年1月,他又参加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战斗打响后,该团一营迅速抢占了高地,多次顽强击退了敌人的疯狂突围。此次战役中团队除大量打伤、俘虏和击毙敌人外,还缴获了敌七十四师中将师长张灵甫的拐杖等随身物品。

  年9月,在淮海战役中,战斗中涌现了李公然、郭玉贵等战斗英雄。李公然英勇牺牲,郭玉贵被评为全军首批英模代表,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后团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23军69师团。在同年4月21日举行的渡江战役中全团仅以43分钟突破敌人长江防线,并向纵深发展,直逼溧阳,全歼守敌,胜利完成渡江战役。同年10月下旬,该团奉命解放舟山群岛,在我军强大军事进攻威慑下,舟山残敌弃岛向台湾逃窜,该团随师进入舟山本岛,俘敌一部,并转入解放台湾的备战训练。在战争中练就了团队英勇顽强、敢打硬仗和善打夜战的光荣传统。仅在解放战争期间,团队涌现出李公然、叶炳荣、郭玉贵等战斗英雄32名。

  在抗美援朝中,团作为第二批志愿军轮战部队,于年9月6日,经丹东过鸭绿江入朝参战。陈毅亲临鸭绿江畔为这支英雄团队所在的23军送行,并勉励他们说:“你们23军是一支老部队,是一支了不起的部队……”团的官兵没有辜负陈老总的期望,赴朝后接替了38军在三八线的正面防御作战任务,参加了石砚洞和丁字山战斗。在战斗中他们主动出击与反击五百多次,歼敌数百人,俘敌64人,缴获大量的枪支、地雷等武器装备。年5月,该团二营营部通讯员张耀义奋不顾身抢救出七名朝鲜妇女、儿童而荣获志愿军二级爱民模范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朝鲜停战后团坚守“三八线”附近,协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年3月29日,团随23军由朝鲜凯旋归国,进驻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榆树屯营区。

  强军征途谱新篇

  团归国后,长期驻防在祖国北部边陲的哈尔滨、齐齐哈尔和佳木斯等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又传承和发扬了崇明岛精神,在强军征程中续写着新的篇章。

  年,全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团也掀起了大练兵和大比武的高潮。为了突出夜间训练,提高全团夜间作战能力和整体作战水平,团在训练科目、训练时间、训练方法、训练器材上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和改革,并以二营为试点单位取得经验后在全团推广。为此,年8月,沈阳军区专门在二营驻地齐齐哈尔碾子山地区召开夜训现场会,四连作了主要科目汇报,受到军区充分肯定。团所创造的夜训经验在全军区进行了推广。年,团根据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需要,积极探索现代战争中夜战的特点和方法,改革了多个夜间训练科目,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年8月沈阳军区在团驻地召开了“军区夜训现场会”,被沈阳军区评为夜训先进团。作为试点的四连被沈阳军区授予“夜训标兵连”的荣誉称号。

  团自年从朝鲜凯旋归国后,一直驻守在寒冷的东北边陲,为适应寒区部队作战的特点,锤炼部队在严寒气候条件下,机械化装备无法施展的情况下,能快速反应,能打仗、能打胜仗的本领,从年冬季起,团开展了滑雪训练,并积累了丰富的雪地训练经验。这一创举引起了集团军、军区的   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推动了新一轮军事革命的浪潮。一系列新的军事技术、作战理论和作战模式得到了实战的检验和进一步完善。团官兵将现代军事理论、先进的信息化、电子对抗等军事技术和作战模式贯彻到作战训练中去,提升了现代化作战能力。在年11月举行的沈阳军区在吉林白城地区组织的“”师进攻演习中,由于团功底扎实,在演习中表现出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六项科目评比中有五项获得第一,被沈阳军区评为“演习先进团”。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团在军事现代化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由单一的步兵团改为摩托化步兵团。为提高摩步团在严寒条件下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夜间作战能力,该团率先在每年滴水成冰大雪纷飞的严寒条件下进行冬训、夜训,使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年12月,沈阳军区又在团驻地佳木斯西格木地区召开了加强摩步团严寒条件下夜间实兵实弹演习现场会,推广了团的经验。沈阳军区给予高度评价:“老一辈用生命鲜血铸就夜战优良传统,新一代汗水浇铸全军‘夜老虎团’”。表扬团在强军征途上迈开了可喜的一步。

  拥政爱民写新章

  在和平年代,崇明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团年轻的军人,他们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始终与驻地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涌现出雷锋式的好干部、好战士。他们积极参与驻地的经济建设、公益事业、抢险抗灾、扶贫帮困、社会维稳等活动,为推动驻地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团在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抢险救灾中,更是危险时刻冲锋在前,奋战在最危险的岗位上,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年2月,该团第二炮兵连的官兵不顾个人安危,在洪水中救出朝鲜族群众44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以《龙凤山下鱼水情》进行报道。年5月,在扑灭大兴安岭森林特大火灾中,全团官兵打灭火头62个,打防火道公里,抢救疏散群众多人。《文汇报》以《山火映照战士风采》为题报道了这支诞生于崇明岛的英雄团队官兵的英雄事迹。

  年,嫩江、松花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沿江两岸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团全体官兵坚决执行抗洪抢险的命令,奔赴抗洪第一线。坚决执行“严防死守,万无一失”的抗洪抢险命令,全团官兵奋战20天,出动4个建制营、19个连队,共人。投放沙袋80万条,加固堤坝25公里,消险68处,完成土方5万立方米,圆满完成抗洪抢险任务,为保卫大庆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大庆油田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中央军委和集团军的表彰。其中二营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险突击营”荣誉称号,二营四连被集团军记集体二等功;全团共有58人分别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

  年9月3日,团从大庆抗洪一线凯旋后,立即奉命按照上级精简整编方案,全团建制被撤销,分别编入师坦克团、侦察营、汽车营和集团军工兵团序列。“这是一支战功赫赫的英雄团队啊!”一些老首长、老领导闻讯赶来向团队军旗作最后的告别,官兵们更是眼含热泪、依依不舍。

  这支英雄部队走过了60年的辉煌历程,向祖国和人民敬上了最后军礼。

  崇明岛精神万岁!(本文由上海市崇明文史研究会供稿)

来源:崇明报文/汤进达

★★★★《23军战友网》★★★★

编辑:红卫一兵

★69师团——夜老虎团、滑雪第一团★祝贺团69年老战友50周年大庆!

★团第二届英模大会全体代表合影

★团江苏常熟战备训练、功臣照片

★23军69师团二连战友团聚会

★雄师劲旅——辉煌史篇团团史(序)★部队(69师团)的最后阶段

★纪念团成立73周年

★23军69师沿革

★23军各部沿革简介

★《23军战友网》征稿启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chengshizx.com/bcsxs/84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