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政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东北区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百姓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白城地处东北三省一区的地理中心位置,是科尔沁草原、松嫩平原和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过渡带,对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做好生态建设工作,是白城的重大使命。一是着眼破解瓶颈,做活“水”文章。抓住吉林省“大水网”建设契机,实施河湖连通达标等重大水利工程,破解“水瓶颈”。重点实施引嫩济洮工程,洮儿河流域地下水库、蛟流河流域治理、查干湖治理保护等水利工程,构建嫩江与洮儿河双向互补共通的大循环格局,重构嫩江和洮儿河水系干支关系,修复流域生态环境。推动引水入城,打造“一河环抱、三湖相拥”的滨水城市,放大河湖连通综合效应。二是统筹生态生产,释放“地”潜力。推进“鹤乡湿地修复”工程,建立湿地长效补水机制,完善并实施湿地水资源调控,有效控制湿地萎缩、功能退化。实施“大美草原保护”工程,推动草原生态地方立法,完善生态法治体系。着眼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突出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中国弱碱地稻米之乡”优势,挖掘地、水、科技三个关键环节,不断推广盐碱地治理新技术,让盐碱地就地“生金”,把“盐碱滩”变成“米粮川”,构建吉林省中西部粮食安全产业带。三是维护生态安全,打造“绿”屏障。白城多种一棵树,长吉图就少落一片沙,绿色屏障不仅是白城的屏障,更是东北地区中西部的屏障。深入开展第三个“十年绿美白城”行动,全面启动林草湿生态连通工程,构建“一区两屏三廊一网”生态安全格局。重点实施“绿树环绕”廊道绿化美化、“绿带交织”农田林网修复、“城乡一体”绿化美化、“绿满山川”荒漠化治理、“绿毯织密”草原保护修复、“水润鹤舞”湿地修复、“精准提升”自然保护地、“生态惠民”产业发展等八大工程。形成林网成格、草地连片、湿地镶嵌、交错互连的高颜值生态连通格局,建立东北中西部防沙带。四是立足区域协调,发挥“联”优势。建设东北地区西部生态经济带,需要三省一区毗邻城市的大联合、大合作。去年,我们在东北三省一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建立了白齐兴两市一盟政协主席联席会议,搭建了交流协商平台。我们还将借助东北三省一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的优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进一步加强与兴安盟、齐齐哈尔等周边城市的合作交流,开展专题协商,推动开展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共同融入东北地区西部生态经济带。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chengshizx.com/bcsxw/105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