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晴悦
陪你一起在路上
和你成长背景相似,经历相似
但是终究要去往哪里
大家目标并未一致
早上好
我是晴悦
最近,白百何现身机场,被记者拍到了甜蜜聊语音照片,然后拿无名指上的戒指大做文章。
后来有媒体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将近,白百何无名指上一直有戴戒指,是为了隐藏和陈羽凡在一起时候,无名指上的纹身,当年由于陈羽凡没有准备戒指仓促求婚,年轻气盛的他们去纹身店纹了一个戒指。
然后评论纷纷嘲笑这个如今离婚的女生,说打脸也好,说都离婚了为什么她还这么火也罢。
我对于白百何没有任何或好或坏的评价。
只是突然想到了,我们好像始终喜欢那些一条路走到底的桥段,喜欢那些白头到老的爱情。
连创业故事,我们都喜欢那些白手起家,在同一个行业打磨几十年最终成功的故事。
对于其他,都充满非议。
但我们又有多少人,就这么幸运,能够嫁给初恋的男生,然后白头到老,能够一毕业就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然后在同一个行业里,创造辉煌。
太少了。
在爱情或者事业的道路上,我们会疲惫,会失望,会迷茫,会焦虑,会彷徨。
其实,我们大多数的人,真的不必和自己较真,不必和世俗观念较真,在judge别人的时候,也需要更加宽容,因为,每一个人都很难做到永远是PlanA走到底,
很多时候,我们其实都需要一个PlanB,去拥抱新的生活。
有一个师妹在纽约生活了很多年。
她在纽约读了金融硕士,很顺利地毕业后找到了华尔街的工作。优渥的薪水,高品质的生活,工作了两年后,她却说,可是华尔街终究是一条很窄的街。
“是你们把它想的太宽了。”
我记得很多年前去纽约旅行的时候,作为游客,当然是要去朝圣一下著名的华尔街。我记得当走到窄窄的街口,看到路牌写着WallStreet的时候,还真是有一点激动。原来这就是电视里经常看到的华尔街。
也是不可免俗地在那头大金牛前留下一张照片。我不炒股,也不盼什么牛市,但是,就是一定会想要和大金牛一起拍一张照片。
所以,当师妹说,华尔街终究是一条很窄的街,我并不能同意。
虽然,现实中,确实是一条窄窄的,仅宽11米的街,但是它是世界经济的中心,直到如今,低位依旧举足轻重。
我对她说,“你在华尔街工作,和世界的中心离得是那样近。”
师妹在华尔街做了两年金融老本行后,赚了一些钱,然后在众人的目瞪口呆中,一掷千金,重回学校。
嗯,大家不过认为,需要一掷千金的学校不过是去读商学院。虽说,有点贵,却也是中规中矩的精英路线。
但师妹的千金掷到了纽约电影学院。
周围所有人都说,你是做金融的,和创意毫无关系,甚至不客气点讲,你压根儿就没有电影人的脑回路。你和数字打交道,而在二十几岁的尾巴,你说你要转行做电影。
且不说,你放弃金融,放弃华尔街的工作是否值得,就没好好想想,做电影,你行么。
师妹不闻不问,办好了离职手续,租了布鲁克林更便宜的公寓,铁了心和过去时不时在曼哈顿的酒吧里小酌一杯的生活告别。
后来,我们看到她朋友圈里分享着一部又一部的冷门电影,看着她和满脸大胡子的中东导演合影,把她衬得越发娇小,看着她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冷门博物馆的常客。
她常常在我们的群里兴致勃勃地说着如今的生活,好像华尔街上班永远只穿黑白灰的她,突然在一瞬间里被抹上了色彩。
我们问她,所以,这个决定是为什么?
师妹说,在25岁之前,好与不好,几乎都有个明确标准。而我们则是一张白纸,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
“我们25岁以前,大多数女生是朝着相同价值观,或者说相同的政治正确的道路前行的,拿投行offer,赚高薪,住豪宅,嫁给高富帅。
但人生不可能永远是这样的PlanA。
你要走过很多路,见过很多人才知道,其实也可以有一个PlanB,放下执念,便是新的生活。”
师妹说,这么多年,她最喜欢纽约的一点,就是这里有很多很酷的人。
纽约和所有大城市一样,人与人之间保持着适当,甚至冷漠的距离。毕竟纽约客不介意你到底是在研究外星人,还是想要拍一个耶路撒冷最偏僻村庄的纪录片。
大家步履匆匆,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互相不打扰,不靠近,但你身在其中,会发现,这里看似冷漠的每一个姑娘,其实都迷人极了。
“曾经在一个openoffice的日本女生,普林斯顿毕业,就是突然有一天对大家说,她要辞职了,farewellparty上喝得微醺,告诉大家自己要去东南亚,去偏僻的乡村,做一个口述历史的研究。”
“我永远记得,那个日本女生突然告诉我们这个消息的样子,她是我们同一级分析师里最聪明,情商最高的一个,所有人都很看好她,然而,她就是这样突然潇洒地和我们告别了。”
没有婆婆妈妈担忧以后怎么样,没有找任何人商量这个决定是否有风险,没有来絮絮叨叨和我们说未来要做的项目是多么有前景,或者她多么热爱。就是一句farewell,摆摆手,后会有期了。
每一个很酷的女孩,都有PlanB,她们手里永远握有选择的资本和底气。
女生有很大的性别劣势,我们天生就会婆婆妈妈,瞻前顾后,其实我们自己心里都明白,过了25岁,自己想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和他人已经毫无关系了。
父母们也很难给出类似应该上哪个高中,这种绝对正确的建议了。
因为时代的大环境在变,我们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在燃烧,而这一切父母,并不能感同身受。
那么我们身边的朋友们呢。
其实,我们换哪个工作,究竟要嫁给谁,有哪一项是真正听从了朋友的建议。
说到底,朋友闺蜜,也不是你,她们也许和你成长背景相似,经历相似,但是终究要去往哪里,大家目标并未一致。
内心深处藏着的PlanB也绝非相同。
25岁以后,我们要做的决定越来越多,也一个比一个重要。
可以给你出主意的人,却真的越来越少。
因为世事好坏已经没有同一个标准,大家各自的成长背景,境遇,经历,眼界也是如此不同。
要不要向前一步,要不要冒更大的风险,没有人可以给你一个完全准确的答案。
靠近又疏离,这是成年人的友谊,很长时间之前我已经不再给闺蜜出主意了,因为很多事情无法言说,无法评论,一说就错,你又不是她,如何知道她怎么样才能真正安乐自在。
越长大,就会发现,没有绝对的正确了,也没有确保无虞的康庄大道了,每种生活,都有代价。
可以给我们出主意的人越少,我们自己就越要有担当。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是因为真正快乐的那个一二,就藏在女友和大胡子中东导演的合影里,藏在日本女生抛开一切去研究东南亚口述历史里,
也藏在你终于有机会去到了远方,发现加勒比的海水比大西洋的还要澄绿,看到加拉帕戈斯的海鸥飞翔起来有着最优美的线条,
人生永远都不只有一种活法,
而每种生活,都有代价。
我一直说,
“我想要一个自由自在的人生,不是要随时随地可以出去旅游,不是要上班不受领导约束,而是在每一个我想要改变,想要尝试一种不同的生活,想要再往前走一步的时候,我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利和能力。”
愿你做个勇敢的姑娘,手里永远握有选择PlanB的资本和自由,然后我们一起不顾一切地闯荡。
PS:
这个月非常非常忙
有很多合作要谈
有明年的计划要做
签售还剩下最后一站
昨天已经辞职的编辑小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