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的散步NO.
X
-猫咪觅食记-
「过年回家的意义之一:
把回忆里的味道再吃一遍。」
估计心细的粉丝有留意到,
今年春节阿布会去广州。
这个曾经带过好多年的地方,
已经让我真“牵肠挂肚”,
怀念的都是好吃的。
只想呼朋唤友地扫街,
把以前的最爱轮着宠幸一遍,
直到瘫在街头动不了。
虽然总有人诟病街头小吃,
不够整洁不够精致,
但在很多人尤其是游子心里,
除了妈妈烧的菜以外,
只有路边熟悉的小店和吃食,
让你一瞬间感觉到,
真的,回家了。
在阿布的逛吃旅行里,传统小吃店可是不能忽视的一环。
他们虽然大多挤在老城区的街头,也许旁边就是垃圾桶,还经常没有位置,可饿起来谁还管什么顾客就是上帝,大家都蹲在路边毫无形象一口接一口。
但,whocare?
对于吃货来说,融入一座城只需一口温热的小吃。
过客在熙攘的人群里假装本地土著那样大快朵颐,归来的游子窝在斑驳的墙角感受久违又纯正的乡音。
氤氲香气里,如果有记者来问:你幸福吗?阿布想,这答案99%是:让我吃完再说。
以及,被外卖折腾了一整年的胃,需要在这个节日里被安慰。
·洞子口张老二凉粉粉和面都是美味·
成都的张老二凉粉总被食客称为不老的神话,他在文殊院对面,已经稳稳当当地开了半个多世纪。
每一个来成都的人都得来这家店吃上一口凉粉或甜水面,这才算是到了成都。而阿布有一位在成都土生土长的盆友,她说,谁说洞子张是游客聚集地了?本姑娘也常常出没好吗。
作为老成都们记忆里的味道,张老二还保持着国营饭店的做派,想吃的人先进店买票(古老的纸片,上面有菜名和价格),然后自己去窗口端。
就连店里忙忙碌碌的老阿姨们,还有面和凉粉摞起来的样子,也带着过去的味道。
但张老二火起来却不是凉粉,而是甜水面。
与我们日常吃到的细面不同,甜水面是粗壮型选手,入口劲道弹牙,甜咸辣三味轮番冲击着味蕾,姜蒜香与红油香简直能把人迷倒。
而面之所以好吃又不坨,除了手工制作,还在于揉面时加一点盐增加筋力,以及面熟出锅后拌上生菜油晾凉。糖、陈醋、红油调制的酱汁是阿布的大爱,因为一碗面量不算多,夏天吃个两碗那都不算啥。
听起来很简单,但每一步的份量都要拿捏正好,如果不是日积月累,谁也不敢夸下海口说自己的甜水面做得好。
如果说甜水面是小吃里的“男子汉”,那凉粉则以细嫩柔滑被夸为小娘子。
白凉粉和黄凉粉的原料都是豌豆。阿布更喜欢黄凉粉,滑滑的也厚实,吃起来有轻微豆香,口感很像奶糕。
其实凉粉本身是没有特别重的味道,全靠后加的酱汁来提味。清淡里夹杂的那股子辣,就是阿布最爱的成都味道。
洞子口张老二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