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誉为“美食天堂”的上海,有关美食的话题不断,可能很多不熟悉这座城市的人们,只看到了它光芒璀璨的一面,却想不到在这浓郁的商业气息下,还有着那么一抹让人沉醉的温情,尤其是异域他乡的外来群体,更是能够凭着几道美食感受到家的温暖,不得不说,美食的力量真得无穷大,很多食客对待美食如对待恋人,初初相遇再见倾心!
Top1:蟹壳黄
在很多上海人的记忆里,早年上海滩的茶楼老虎灶边上都有一个烘缸,边做边卖的正是“蟹壳黄”。排队买上几只,一口一个,满嘴酥香,因而有人这样称赞: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时至今日,这种怀旧的酥香味道已然在这里传承。
蟹壳黄因其黄橙橙圆呼呼的外形似蟹壳而得名,蟹壳黄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先制成扁又圆的小饼,外面沾上一层芝麻,贴在烘炉壁上烘烤而成。饼的味道咸甜适口,皮酥香脆;蟹壳黄的馅心有咸、甜两种。咸味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品种。
Top2:三丝眉毛酥
绿波廊招牌的招牌点心,外形纤巧犹如一道弯弯的秀眉,外层酥皮层次清晰,轻脆细致,内馅有猪肉丝、香菇丝、冬笋丝,一口咬下去,松脆的酥皮与鲜美的馅料在口中交融。三丝眉毛酥的面皮用精面粉制成面团,擀成0.7厘米厚的长方形面片,折成3层,再擀成0.3厘米厚的长方形薄片,卷成直径约3.3厘米的圆长条,如此精确到小数点的制作工艺难怪成为大家吃不腻的经典。
Top3:南翔小笼
提起上海美食,很多人会不约而同的想起“南翔小笼”。南翔小笼馒头又叫南翔小笼包,南翔镇的传统名小吃,已经风靡近百年了,如今依旧备受吃货推崇;也因为让南翔闻名于世!该小吃素以皮薄、馅多、卤重、味鲜为特点。蒸熟后的小笼精致,透明晶莹,别急着入口,等稍微凉透之后一口一个满口生津,滋味鲜美。
吃小笼也是一件极其有趣味的事儿。吃小笼包,要有些“筷子功”,轻轻地夹在小笼包的顶部,轻轻地提起,夹得太轻提不起,提得太重又易破,浪费汤汁,所以非要有耐心的吃货,才能享受到此美味。
Top4:双酿团
双酿团,是上海的传统小吃,以糯米面团包裹黑洋酥和豆沙两种馅料,具有层叠效果,故称为双酿团。糯米皮薄而软糯、双酿馅料丰富,是一只优质双酿团的关键。爱吃点心是上海人的一大爱好,所以几乎每条街都有糕团店,每家糕团点都能找到双酿团的身影,薄皮的双酿团最是可人,透过白色的外皮隐约看见咖啡色的豆沙和黑色的黑洋酥;吃口甜糯,十分美味!
Top5:金腿小粽子
与普通的糯米肉粽不同,迷你粽子里并没有包裹鲜肉,而是在糯米表面附上了一片金华火腿。粽子虽小,但包裹的方式和精细程度,丝毫不输给大粽子。拆开粽叶,一口塞进嘴里,糯米和火腿的味道交织在一起,丰盈了味蕾,满满的浓香晕染了舌尖,鲜香味很好地融为一体,多了一份关于美味的回忆。
这些点心可以说是老上海人内心最深处的记忆,无论你来自何方,有机会的话不妨品一品尝一尝,自有一番风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