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到底应该用什么态度看待朋友圈里的白富美”的粉丝问题??
Q
我有个困扰长时间的问题:我家庭条件一般,但是爸妈一直很宠我,吃穿用度都是他们所能提供的最好水平,我也一直很努力,在顶尖学府读研,也有拿的出手的特长,但总感觉身边有很多白富美,她们去过很多地方,见各种朋友,在朋友圈里晒各种见闻,她们的视野是我比不上的。
由此我一直有种自卑的感觉,感觉有些是我努力也达不到的。
我通过什么方式能弥补这种差距呢?或者怎样让自己不那么自卑呢?
A
这种问题我收到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今天必须拿出来好好说说。
一
在我看来,人在27岁以前吧,都容易产生一种顽固性焦虑,这种焦虑的内容往往是:??
1.因低估自己的起点和动能,而感到泄气和失望;
2.因高估自己的未来和梦想,而感到担忧和沮丧。
事实上,你尚在校园象牙塔,人生还没开始,战场都没摸着边儿,辛苦积累的生存技能还没兑现。
你并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几年会走上什么道路,与哪些朋友结识,获得怎样的机会,一切才刚拉开序幕,现在自卑是不是有点早?
二
如果你身边没有这些白富美,你可能也并不会太着急。
但你有没有想过,可能你的父母这一辈人在和“白富美”的父母们的比拼中,就已经落后了,这很正常啊。
上世纪年,王健林就离开体制干房地产去了,王中军年就挣着第一桶金,回国创业了,但你的父母可能还在老老实实地挣着死工资。
他们的境遇、视野,已经拉开了档次,在同样努力的情况下,你的起点自然不如“那些白富美们”。但如果你因为比不上她们的起点而不平,这是不理性且徒劳无功的。
如果人家父母超前的意识、冒的险、受的苦,最终都付之东流没任何收获,也没给孩子创造更高的起点,那才叫不公平。
况且,毕竟还有很多孩子的父母,相比你父母的眼界、经济能力、勤奋程度也要差不少。你能考到国内顶尖学府,说明你父母在经济、精力、用心程度方面,都做的很优秀了。
其实在社会系统中,人和人的攀比是很可笑的,因为个体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复杂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原生家庭、甚至说不清道不明的命运因素共同促成的,这羡慕不来也没必要自卑。
我崇尚的思维方式是:哦,她父母那一辈就已经这么有闯劲有胆识了,厉害,我要向她的父母学习,尽快开创,让我的孩子有更高的格局。
你要比,就和自己的家族比,和你太爷爷的起点比。
如果你太爷爷在深山里,你爷爷走出来到了县城,你爸爸到了省会城市,而你到了北京,这就是巨大的、能够肯定你们几代人付出的成果了,如果盲目和那些太爷爷就是上海银行家的姑娘比,那你一辈子只能折磨自己。
三
社会贫富差距大、阶层相对固化流动性差,可以说是大家都能观测到的事实了。
但大多数人总爱忽略一个更客观的事实:任何人都只能站在相对高的地方,却不可能站在山顶。
如果你总感觉到比不上身边的白富美,那我想告诉你。我也有这种感觉。我身边的白富美也常常透露给我她们羡慕的人。王思聪说不定也有这种感觉。
毕竟,世界首富还常常在变呢,更别提每个“圈子之最”,谁的视野是最大的呢?谁的见闻是最广博呢?各有各的厉害。
你现在看到的只是顶尖学府里的几个佼佼者,你就自卑了,那等进入社会,你会发现,佼佼者遍地都是,让佼佼者们心碎的佼佼者更是遍地都是。你比不完的,难道要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吗。
我朋友圈里几位白富美的生活,也是我难以望其项背的。她们的起点、视野、格局,比我优越的多。
但这并不妨碍我和她们成为朋友,探讨业务和人生感悟,我的生命半径因为和她们的交集,也在扩大。她们成为了我读书、旅行、买东西、培养品位的引导,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
暂不说未来我能不能和她们一样(因为她们个个都非常努力,比我还要努力),就算不能,又如何呢?我的日子过得也很不错啊,我们都不是奉行成功学长大的。
只要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有财务自由的小目标,家里人健康开心,就已经很好了。那些你羡慕的生活背后巨大的折磨和付出,你不一定愿意接受或者接受得了。
我觉得大家只需复方乌龙散北京白癜风医院那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