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在《我所理解的生活》中曾写道“KO不了你的也许让你更OK,没让你倒下的也许让你更强大”。
这句话适用于我们人生的很多时候,也同样适用于这个世界。
古代闪米特人的分支希伯来人是犹太人远祖,起源于约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约公元前17世纪,以色列人为躲避饥荒从迦南地到埃及定居。雅各的儿子约瑟在埃及当宰相很受宠,法老就让希伯来人在埃及继续他们的农牧生活,这一过就是年。然而拉美西斯二世征用犹太人为奴隶,大兴土木建宫殿。
大约公元前年,不善言辞的摩西(Moses)推却了耶和华要他带领犹太人回到上帝答应给他们的土地以色列的重任,最终由他的哥哥去做说客,上帝还是跟摩西授意。他带领不堪忍受法老奴役的同胞,几经波折,逃离埃及,在西奈半岛流浪40年,创立了犹太教。最终他的助手约书亚(Joshua),率领以色列人西渡约旦河、历经大小征战,夺回了他们祖先居住的迦南地定居,也奠定了如今以色列的版图基础。
然而苦难史并没有结束,经历过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拜占庭等古国的统治,公元66年后,犹太人被罗马人赶出了故土,散于全球各地,连中国的开封都有犹太教会堂的遗迹。以色列虽是移民国家,但是加入以色列国籍可是难上加难,即便是犹太后裔,男的也很难移民,至今开封的众多犹太后裔中仅有19名女性回归以色列。
浪迹天涯年,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国后,就向散居在全球各地的犹太人发出号召,回到祖国,建设家园。
年以色列迁都第一大城市耶路撒冷,原首都是始建于年4月的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
MarketHouseHotel当时特拉维夫只是繁华海港雅法的郊区,由国外回到以色列的犹太人居住在雅法古城内,有一批犹太移民不想花大价钱住在昂贵的雅法阿拉伯社区,就在北郊NeveShalom和NeveTzedek盖房子。年新城被命名为希伯来语山丘上的春天“特拉维夫”。那时的特拉维夫还仅仅是一个功能简单的睡城,人们在雅法工作,晚上回特拉维夫住。
创建者们受到当代欧洲花园城市运动的影响,给新城设计了宽阔的林荫大道。到了年,花园一般的魅力城市已然成为孕育着无限犹太复国主义梦想的繁荣都市。年希特勒夺取政权后,数十名德国犹太建筑师逃往以色列,其中包括众多著名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学生或毕业生,就是他们把北欧包豪斯设计理念与中东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包豪斯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特拉维夫白城。
大量回到以色列的犹太人和国外移民促进了特拉维夫的迅速发展,年特拉维夫兴建港口时,这世界上第一座犹太人城市,特拉维夫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以阿拉伯裔为主的雅法。年两个城市合二为一,特拉维夫-雅法由此诞生。现在它已成为以色列的国际化经济中心,文化之都,位列年全球城市强榜单第47名。
我们离开加利利地区,来到此行最后一站特拉维夫,第一次来时我住在特拉维夫的北端,海边林立的大酒店中,这一次住在了南端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年历史的雅法古城。
雅法老城有不少家浓厚民族风情的民宿,四五百块就能拿下,不仅漂亮适合拍照片,面积还很大,这点在这个被列为中东生活费用最昂贵的大城市还是挺意外的。当然,背着抱着一边儿沉,如果对服务特别在意,又不想住商务气息浓重的大酒店,那么我们住的这个MarketHouse精品酒店就是最佳选择了。
一座古老的建筑,就建在古城的老地基之上,大堂地上铺的是玻璃,玻璃下正是土黄的古城遗址,几千年的风霜雨雪,在这个时代成为了世界游人的落脚点。我站在上头着实肝儿颤,有的玻璃上还有龟裂纹,生怕大地的一个哆嗦,就和千岁来个你侬我侬。
房间很小,仅有18平米,然而眼前的一切都会夺取你对面积的注意力。从大堂到走廊,到卧室、浴室,每一步都好像在艺术馆里。家具、床品和装饰物的选择及陈列,都显得精致温馨,充满惊喜。这也是以色列的魅力,艺术充斥在每个角落。
小小的阳台可以望见特拉维夫的天际线,抬头遥望现代都市,俯首便回4千年。白天的喧闹变为了夜晚的热闹,夜色好似滤掉了一层背景音,古城夜景很美,越夜越美丽。
它的美不同于现代化大都市的灯火通明,照得再亮也不免眼大无神,古城的建筑多为土黄色,在微微灯光的照耀下更显温暖。楼下咫尺便是跳蚤市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淘换着上下千年。
以色列的物价着实令人一震,队友出门加餐,麦当劳00块人民币一个人没吃饱……所以如果你对食物没有特别高的要求——话说回来,以色列当地餐你也没办法有要求,相当的不好接受——建议你住这个酒店,免费早餐,全天候免费饮品、水果、小食,每晚5-8点的欢乐时光,还提供免费的葡萄酒等饮品及各种小吃。晚饭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在酒店艺术馆般的一层餐厅享受了。
酒店早餐丰富,可以吃到以色列新鲜的、充满风味的本地食材。从煎蛋到各种各样的软硬奶酪,任意调配的沙拉到鲜榨果汁、咖啡。四种鲜榨果汁,其中樱桃汁最好喝。漂亮的餐具和陈列也很有章法。
同时酒店还提供免费自行车,这样就能轻松游荡在古城和大都市之间了。
AtlasBoutiqueHotel-MarketHouse
亮点:供应免费早餐,全天免费饮品、水果、小食;免费自行车、无线网,身处跳蚤市场,离古城特别近,到沙滩和海滨长廊仅米
也可以选择价格更低的民宿
雅法古城JaffaOldCity早餐后,在酒店门口逗逗当地人可爱的大傻狗,就一个人背着相机向这年历史的雅法老城走去。
生活中,以色列人认为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要健康就要运动。在以色列的各个城市,各个时间段,都能看见以各种方式健身的人,特拉维夫尤其多。
长长的海岸线给了人们多种健身方式。太阳很毒,没有人打伞,男女老少沿着地中海长廊跑步、骑车、滑滑板,用一切时间为身体充电,沉醉其中……我在海边还看见了摩拜,价格如当地物价一样高,0谢克尔一小时,合人民币38大约。
以色列人特别注意环保和资源回收瓶子,在城市各处都能见到这种被装饰得像幼儿园游乐设施似的回收站。行人路过随手扔不稀奇,我目睹了一辆车专门停下来,一个姑娘下车特意去扔瓶子。环保与每个人都有关。
坐在白垩纪断崖上的雅法,公元前5年就有人类居住了,公元前年已是地中海岸的著名港口。第一次有文字记载雅法,是在公元前15世纪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图特摩西斯三世统治时期,后来的《旧约》、《新约》中都提及过多次。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注定了是几千年来兵家必争之地,受到古埃及、罗马、希腊、十字军、土耳其及阿拉伯等各国的侵扰,雅法老城命运跌宕起伏。
雅法名字来源主要有两种解释,犹太传统认为,在毁灭万物的大洪水消退后,幸免于难的诺亚的儿子雅弗(Japheth)建立了它,人们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座城,时间长了就演变成了雅法。有人则认为,“雅法”是希伯来语“美丽”一词的谐音,因为这里风景如画。
19世纪,雅法的人口80年暴增六倍,老城容纳不下新增的人口,年代拆除了城墙,在城外兴建规模更大的新市区。
一座始建于年的三层钟楼标志着老城由此展开,它是为纪念奥斯曼帝国苏丹哈米德二世登基5周年建造的。年改建时在塔楼里加入了精美的马赛克窗。现在你可以在钟楼对面的游客中心领到免费地图,有特拉维夫的,还有雅法老城地图,介绍和标注都做得更为详尽。
公元前18-16世纪人类居住的遗迹在雅法天然港上边那座37米高的小丘上被考古学家发现,现在人们可以在遗址上建起的小型展览馆,了解雅法的详细历史和传说。展览馆的上边就是老城的中心凯杜明广场(KedumimSquare)。那座蓝白色地中海风格,装饰着三角梅的房子,是广场旁Abrage餐厅,价格不菲,出品改良阿拉伯菜。著名的1星座喷泉就在它下边。除了喷泉,古城的墙上随处可见蓝色琉璃的星座标志,那是以1星座命名的小巷,还有1星座浮雕的许愿桥。
广场是年为安置犹太人的住宿设施而修建的,年3月7日,拿破仑军队攻陷了雅法。现在还有一个蓝衣白裤戴帽子的拿破仑塑像,一手拿着HISTORICALSITE,一手指向历史遗迹的入口。年,雅法在原有的古老结构中开始改建演变为现在有餐厅、咖啡馆、饰品店、艺术馆的样子。
以色列文化是由犹太教和犹太人数千年来的历史经验交织构成的。来自全世界六大洲上百个国家的移民,让以色列社会呈现出相当丰富而多元的景象,他们的艺术创造力随处可见。以色列政府也鼓励并资助艺术活动。
清晨时间尚早,我沿着古城弯曲错综有如迷宫,却怎么也走不丢的曼妙巷子溜达,古城内的所有商店都没开门。这些房子多为地面层商用,楼上居住使用。一家画廊的老板来了,刚刚打开自己的店门,他的猫早已在门口等他了。最著名的艺术博物馆莫过于伊拉娜古尔(IlanaGoodmuseum)雕塑、家具、画作陈列在城堡一样的工作室兼家里,顶层花园供聚会观景使用。
尽管70年过去,雅法老城也没有过度商业化,反而成了世界各地艺术家的聚集地,艺术工作室、画廊、博物馆,就隐藏在淡黄色堆砌成的古老石头房里。小店的数量和密度恰到好处,需要寻寻觅觅才可知踪迹。这点特别值得国内的古村古镇学习,要知道游客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古城怎么保护,人多了,收门票了,挣钱了,就是保护?可文化没了,气氛没了,建筑人文全破坏,欲哭无泪。
不经意间走出了老巷子,又与那颗悬空树不期而遇。3年,瑞典一位艺术家突发奇想,把一棵橘子树种在了开口的大铁蛋中。它喻意着以色列在自然、社会双重恶劣的夹缝中顽强生存。也有人说那是让以色列人用不要忘记流浪无根的历史。
走到古城的高地,会遇见很多稀奇的古老建筑,一座古炮台昂首备战,一座酷似奥斯陆维格兰雕塑公园的石柱门,人与动物扭叠在一起,它就是信念之门(TheStatueofFaith)。柱上刻的是《圣经》旧约中的故事,一则是亚伯拉罕之孙雅各布梦见了天梯,神应许他土地、后裔及恩宠;一则是犹太始祖亚伯拉罕将儿子以撒献祭,并得到了神应允和替罪羔羊;横梁雕刻着古城杰里科陷落的事。
就在信念之门旁,我偶遇了“胡子大爷旅行团”,他们每个人的胡子造型都不一样,有的大爷还穿着粉色汗衫、背带裤,好像动画片儿里的人物。有的像鱼翅卷起来,有的像彩云飘,有对称的有不对称的……都充满创意。世界各地都有胡须比赛,有的比谁长,德国、美国、英国的比赛则是比谁的造型更怪。世界胡须锦标赛每两年就在德国举办一次。我想大爷们肯定是胡子俱乐部或参赛选手。
大爷们带着老夫人,认真听着导游讲解。朋友看见我发的照片后纷纷说想摸摸,而我只想知道他们怎么喝粥。
雅法古城的建筑风格因几经周转的历史而融合,清真寺的绿色尖顶与教堂并存,阿拉伯混杂地中海。年,奥斯曼帝国时期,苏丹马哈茂德二世命建造的雅法大清真寺,也被称为马哈茂德清真寺(Mahmudiye清真寺),非穆斯林不可入内。
信念门不远处有个被围起来的大坑,坑中也是一个门,我们能从浮雕上明显地分辨出那是古埃及的建筑遗迹,这是考古学家发现的埃及神庙遗址,据说下边还有更多待发掘。
老城中最高达漂亮的新西班牙巴洛克式建筑就是这座圣彼得教堂(St.PetersChurch),年为纪念耶稣的使徒“圣彼得”复活升天而建。17世纪从欧洲去耶路撒冷的朝圣者们乘船来到以色列,就从雅法港上岸,教堂为他们提供食物及医疗服务。18世纪后期,教堂两次被毁又重建,现在的建筑是是年修复的。
那座蓝绿色尖顶和圆顶的Jaamaa-el-BahrSeaMosque,原是雅法港口的老灯塔,后被改为宣礼塔,灯塔改为宣礼塔,格外醒目漂亮。雅法老码头(OldJaffaPort)曾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船舶,《圣经》里写着建设耶路撒冷犹太圣殿的木材便是从这里运往的。现在停泊着的多是私人游艇,每日清晨都会有很多人聚在老港等待着打渔人带回今天最新鲜的海产。
清真寺旁一座建筑被改建为Aladin餐厅,小小的花园式有年代感的建筑,漂亮的颜色,现代的装饰,它比邻大海,是饱览特拉维夫的最佳位置。
雅法老城
交通:特拉维夫时去乘10路公交ShukBishbishim下;或11、18、5、40、4、83、88、14、40路Salama站下,沿MarzukveAzar西边海边方向走5分钟,导航很准。从市内走过来也可以,半个多小时即到,路上皆风景
门票:免费
跳蚤市场以色列全年阳光灿烂,每年平均只有40天左右会下雨,特拉维夫在地中海边,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天漫长,从4月一直持续到10月,7、8月最热可千万别去。秋冬则从11月延续到次年3月,气温最舒爽。南部城市埃拉特将近天都是晴天,是以色列最热的城市。我没有在冬天去过以色列,但从我1月底在约旦的感受来看,即便是最南端紧挨着埃拉特的亚喀巴也一样寒冷,比北京强点儿有限。所以-4月,10-11月是最佳旅行时间。
海岸线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休闲方式,人们在海里游泳、冲浪,在沙滩上晒太阳、遛狗、看夕阳……也许你会好奇为什么有一段海滩叫JerusalemBeach,这就是以色列的有趣之处。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是兄弟城市,耶路撒冷在内陆没有海滩,特拉维夫就给了它一段,真是太逗了。
作为以色列人口最稠密的地区,特拉维夫可玩儿的数不胜数,特色也非常鲜明。既能感受到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气息,也有几千年传统的古老氛围。很多人都喜欢耶路撒冷,我不否认它的美,但是当我见到特拉维夫,就认定它是我最喜欢的国家里最爱的地方。
游览特拉维夫最好的方式,既不累又不贵,那就是弄辆自行车。全市有个Tel-O-Fun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绿色的自行车排列整齐,方便市民和游客取还。这时我们多么怀念国内的摩拜,虽然同一个APP在国内外都能刷开,可划走的钱是哗哗的呀。
介绍几个好去处吧。喜欢吃喝的朋友,可以去EbenGabiroll街,有很多获奖餐厅和酒吧。也可以去位于TrendySaronaComplex大楼内的著名美食广场Sarona,数不清的档口小店。人们在室外的草地上休息,这里还是老军营改建的奥特莱斯。喜欢逛街的就去包豪斯建筑的中心,罗斯柴尔德大道(RothschildBlvd),以及时尚繁华的Dizengoff街,或沿着HenBlvd,一路直到Rabin广场。
喜欢看特色街景就去NeveTzedek街区,低矮的楼群,安静的小巷人很少,偶有几家饰品店、有意思的小铺穿插其间。猫就在古老的房门后望着外面的世界。如果遇到安息日,还会碰见坐在路边送糖水的小朋友,平时卖钱,这天免费。真是感慨,幼儿园的年纪就被教导团队合作,靠自己的劳动挣钱,长大后能不自立不富有么。
接着走不远,就能绕到建于年的火车站Hatakhanastation改成的户外购物广场。年9月6日,耶路撒冷到雅法的第一列火车来此,8年8月14日,随着最后一趟列车驶离耶路撒冷火车站,次日这座10年历史的火车站正式关闭。经过修复后的废弃火车站,保留了以色列古神庙的建筑风格,旧轨道和火车成了历史的见证,年5月重新开放。现在可以在这儿买到很多手工艺品,服装饰品,还有不少家餐厅,感觉很像,好好淘,有物美价廉的宝贝。
要说淘宝贝,雅法老城旁边的跳蚤市场一定不要错过!哪怕不买东西,光拍照片就没有止境。
JaffaFleaMarket售卖很多来自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的老古董,古董五花八门,有大件儿的侉子,也有小玩意儿,百年前的宝贝也不罕见。我在逼仄杂乱的小店里就发现了中国的瓷花瓶,鼻烟壶,胭脂盒……
老大爷忙碌地打理着自己的店铺,宝贝多得无处下脚,房顶都挂满了。从招贴画到旧家具,各式老灯到八手饰品,放眼望去很多东西你不细看都不知道是什么。就在人与物的协调中,着眼之处都是一副绝美的画面。
这里有卖旧物的,也有卖新货的,有家年就开业的家居店,有散落在大片空地廉价的二手衣物、锅碗瓢盆,也有堆积成山的旧家具摆设在露天,我在其中发现了《美女与野兽》中那种带脚的老钟。
市场处处皆风景。游荡中正好碰见几个半裸的肌肉男在拍照,身材极美,估计是练体操的,柔韧度超级好,明目张胆蹭拍了几张,看得瞠目结舌。
当地猫很多,但胖的少。一位老妇人在吃饭,身边三只猫围绕着她,眼巴巴地看着。她不时分给它们一些吃的,孩子们还是会从它手里抢。她也不急不恼,边吃边跟它们说话。老妇人告诉我这是她养的猫。看到人和动物的互动很有爱,真好。
拿着音响的街头艺人表演着行为艺术,感染力让你特别想给他掏钱。特拉维夫的艺术气氛无处不在。特拉维夫夏季在海滩还会举办艺术与啤酒节,开放式电影院和通宵达旦的海滩派对,热闹非凡。
每年6月底至9月底,跳蚤市场每周四晚上都有夏季夜市,除了各色小摊与店铺,还会有音乐、杂技等表演,就像庙会一样异彩纷呈。
跳蚤市场里也有为数不多的一些精品小店,我们住的MarketHouse酒店旁边就有一家买手店,叫PIEGES。老板特别帅,半长发艺术范儿,瘦瘦的熟男,店里卖的货物大都是他周游世界时带回的宝贝。首饰、衣物、家居用品,都特别好看。不过价格特别贵哦,一条裙子至少两三千人民币。
再往东走一点点,一家名为UMA的杂货店里可是宝贝颇多,甚至有来自遥远的中国的画儿,而且还是几十年前大跃进红色时期的,我都没见过。靠在门口的那个有些不羁的帅哥就是老板。
穿梭在这些夹杂着无数宝库的老城之内,缓慢悠闲地走走停停,旅行中过当地人的生活,建筑、人文、历史、购物、休闲,乃至美好的酒店、餐厅,一个无可挑剔的完美旅行地。
跳蚤市场
营业时间:周日-四9:00-18:00,周五因日落开是安息日,所以15:00提早结束。夏天周四晚有夜市
老城餐厅跳蚤市场除安息日外每天开放,即便到了夜晚,到了安息日那些小店都关门了,街区里边的餐厅、酒吧也会一直营业到午夜。你可以在这里寻找到太多漂亮又各具风格的餐厅、咖啡馆,从希腊菜、意大利菜到阿拉伯菜,应有尽有。
傍晚,我们来到跳蚤市场里的Puaa餐厅吃晚饭,据说这是这片区域开的第一家咖啡厅,因为它的生意特别好,已经有0多家餐厅相继模仿它。
餐厅门前的小路有些狭窄,两旁一间挨一间的餐厅坐满了人。正值世界杯期间,男士们喜欢在电视前看球赛喝啤酒,怕热的人们就选择屋里空调旁吹冷气。
Logo是个胖阿姨,导航即到很好找。进到屋子里你就会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家都模仿它,为什么它那么火。波西米亚风格的复古店,环境特别好看。小桌子都铺着小花儿的桌布,杯盘碗盏,光线温馨,俨然一个家。
餐厅出品地道的中东风味以色列菜,当地人吃得是有滋有味儿。我周旋于各种酱糊和炸物之间,只有咖喱拌饭不是以色列菜,味道很棒,好似回了家,啤酒很好喝,其余大都难以接受。
以色列一道非常知名的菜Shakshuka可以在这儿吃到,名字很难念,中国人管它叫北非蛋,阿拉伯语意思是混合。捣碎的西红柿加上彩椒、葱头和辣椒粉、孜然熬成糊,中间打两个鸡蛋就成了,说白了就是西红柿蔬菜煮温泉蛋。这道菜起源于北非突尼斯,后来传到了以色列,当地人非常喜欢吃。因为犹太人遍布全球,就把这道菜传遍了世界各地。
以色列这个神奇的国度,处处都神奇。地儿虽小,历史深远,饮食文化也有三千年之久了。融合了欧洲、亚洲、北非乃至美洲的风格迥异的烹饪技法与饮食习惯,我觉得,除了中国人,哪儿的人都很容易在以色列错综复杂的菜品里找到能吃的东西。中国人也行,费点儿劲。
谈到了吃的,就来说说以色列的饮食吧。他们爱吃各种酱,爱的程度以及难以理解的程度,估计就跟我爱吃酱豆腐一样,不论是北京的王致和,还是贵州的老干妈,咸的辣的臭的都爱吃,拌饭、抹馒头、和在米粥里都好吃,我吃半个馒头就要两块酱豆腐。
以色列人最爱的国民酱料就是Hummus(胡姆斯),会在所有大餐上之前抢尽风头,任何一家以色列餐馆都有。它是用鹰嘴豆煮熟捣烂后,加入不同调料加工而成的,我在约旦安曼的CookingStudio学做了一次胡姆斯,还挺复杂的呢。上边再撒上一点点辣椒粉、一小撮碎西芹和几勺橄榄油,抹到以色列人最爱的Pita饼里,就是他们的人间至味吧。
Pita饼又叫口袋饼,是以色列的当家主食,就跟咱们吃馒头一样,哦不,比吃馒头还厉害。咱们的主食吃米饭就不吃馒头了,吃馒头就不吃别的。但是他们,甭管吃什么,餐厅都先上一盘子Pita饼。你说它像肉夹馍的馍,也不是,更偏向新疆的烤馕。中间是空的,像个口袋,吃的时候依个人喜好,放进肉类、蔬菜、酱料等。最常见的就是放Falafel,一种用鹰嘴豆、葱头、黎麦等食材做成的素丸子,再配上超级多种的新鲜蔬果,像酸黄瓜片、沙拉、西红柿片儿、腌橄榄等,在小档口可以自选这些加料。单独吃素丸子也行。反正,毫无滋味,超级难吃。Pita饼也有不是口袋的,单片儿的也是,光饼,没什么问题,挺好吃,只要不跟素丸子和没味儿的酱料为伍。
他们还爱吃ChallahBread(哈拉面包),一种长得像编小辫儿一样的辫子面包,个儿挺大。三股的象征着Truth(真理)、Peace(和平)和Beauty(美好)。犹太人日常会吃,口感松软,这还是一种犹太传统节日面包,安息日或者过节前必吃。我在耶路撒冷老城的一些店铺门口的篓子里发现了它,那是专门为穷人准备的。
以色列人也吃突尼斯的国菜库斯库斯,就是粒状的意大利面。Couscous好似大点儿的小米儿,用“semolina”的硬质小麦制成,除了当主食吃,还做配菜。肉类这块儿因为犹太教的严格要求,不能吃不会反刍的动物,只有反刍并可分蹄的哺乳动物才可食用,猪肉、马肉、兔肉不允许吃,甲壳类水产,无鳞、鳍的,像螃蟹、虾、蛤蜊、牡蛎等都不会出现在犹太教徒的餐桌。而且肉类不能和牛奶制品一块儿烹饪,可以加鸡蛋。
以色列在《圣经》里被称为“流着奶和蜜的土地”,当地人也特别爱吃甜的东西。像用山羊奶酪、玫瑰酱和蜂蜜糖浆做的Knaffe,齁死你不偿命。
以色列这个神奇的国家,严重缺水,却有着丰富的物产,葡萄种植从北部绵延的丘陵和山区,到南部炎热干旱的内盖夫沙漠地带,孕育出了多个知名葡萄酒产区。
Puaa
营业时间:9点-凌晨1点
特别提示:记得预约!还提供早餐、早午餐,全天皆可来